-
1 # 松風閣書法日講
-
2 # 書揚文化
眾所周知,書法的產生起源於中國,書法的審美也是在漢字的基礎上才產生的,這就與世界其他任何一種文字不同,只有書法在以漢字為基礎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書法藝術。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鼎盛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種巨大的影響也對周邊的許多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自遣唐使東渡之後,大量的書法墨跡被帶到中國,再加上宋代時期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的頻繁,使得外在東邊的日本很好的保留了中國唐宋時期的書風,比如當時的小野道風、三筆三跡等等,都是中國書法的一種在外域的發展。
唐宋之後另一個重要的中日書法交流的黃金時期就是清代,像趙之謙、吳昌碩等大量的書法作品被日本人收購,也成為了當今拍賣迴流的新寵。
當然畢竟日本不以漢字為主要文字,日本在傳承中國書法的過程中也帶有了很多自己民族的色彩,但我們還是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到日本書法的發展,肯定他們的成就,但也不能對他們的成就全盤接受。
-
3 # 不二齋
1、書法起源於中國,後來傳到日本、北韓。
2、歷史上日本書法一直步中國後塵,但也出現瞭如三筆三跡等大家。
3、八九十年代,日本少數字派和現代書法對中國書法影響很大,因為他們融入西方藝術觀念,在訓練方法、書寫方式上進行了創新,直到現在仍然受其影響。
4、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一種藝術,書法這種中國本土藝術,一旦離開了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就失去了它的藝術根基,註定成不了參天大樹。
-
4 # 藝術家視界
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用毛筆抄錄經書,中國的書法也隨之在日本展開。聖德太子抄錄的「法華經義疏」,就是受中國六朝時代書法風格影響的代表作。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和尚從中國返國時,帶回了東晉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並將之推廣。
小野道風摹仿中國王羲之字型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秀氣”風格,為“和(日)樣”書法的創始人,在日本書法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其書法真跡《智證大師諡號敕書》、《屏風草稿》、《三體千字文》等被視為國寶。其墨跡稱為“野跡”,與書法家藤原佐理的墨跡(佐跡),藤原行成的墨跡(權跡),譽稱“三跡”。
道風的作品,雄渾豐富且豔麗,典雅出色,草書寫的豪爽絕妙,可以說,小野道風是以專業書道家的身份了此一生的,其書風風靡一世,走紅醍醐、村上、朱雀三朝。小野道風的書風正是在強調國風化的熱浪中產生的。他作為“三跡”傑出的代表,其書風標誌著“和樣”書法的確立。他接受王羲之書法字型中堅實的構築美,以求格調高古;運用蜿蜒豐潤的筆致,重筆和淡墨的參差變化,以增強節奏韻律的跳躍,形成了區別於他人的獨特書風。
平安時期的書法家佐理繼承了小野道風開創的和樣書風,併發揚光大,使草書的線條更加洗練柔潤且富有彈性,頗似假名那樣連綿遊絲的筆法穿梭其間,顯得格外生動且變化莫測。有意思的是,佐理是一位性格懈怠,因常喝酒致爛醉,故有“如泥人”的綽號。從當時的公卿日記及實錄來看,這也是時人對他的普遍評價。因此,我們在他的書信中幾乎都可以看到他自責、致歉、謝罪的陳述。因嗜酒成癖,飲酒後又醉如泥人,耽誤了許多要事,所以酒醒後往往要做一番檢討,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
這是日本現存最古的詩懷紙。日本懷紙的書式和中國的冊頁差不多,是詩人在詩會或歌會中將自詠詩書寫在短冊或卷軸上,所謂“懷紙”也許就有不能忘懷這一美好時光的含意。這篇詩懷紙有佐理的署名“右近權少將佐理”,可知書寫時間是在康保三年(966)正月至安和二年(969)十月之間。據《日本紀略》安和二年三月十四日條記載:“太政大臣移座花下,賦一絕,隔水花光合。”此篇第一行清楚地寫著:“暮春,同賦隔水花光合,應教一首。”詩歌會的主持者即是他的祖父藤原實賴,詩會上漢詩和和歌可以自由選擇,佐理選擇了漢詩。由此可以斷定此卷是佐理二十六歲時在特定的場合下書寫的作品。通幅氣韻生動,筆法精熟,其間也可窺出學習道風的痕跡。
-
5 # 復旦大學徐靜波
書法,一般可理解為文字書寫的藝術,嚴格而言,並不僅僅侷限於漢字,西方文字或其他文字也有各種書寫法。不過依據華人的理解,大抵是指漢字的書寫藝術。如此說來,日本的書法是否也就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了呢?也不盡然。這裡要稍微說一下中日文化的交流歷史。
中國大約在3500年前開始出現文字,安陽的考古中發現了甲骨文,以後又在青銅器上發現了金文,之後逐漸演變為篆書體文字、隸書體文字,一直髮展成楷書,稍後,出現了行書和草書,至遲在東晉王羲之的時代,中國的書法藝術已經相當成熟。反觀日本,其早期文明的基盤大抵是由大陸文化奠定的,大約在2300年前,自中國大陸(或經北韓半島)傳入了農耕文明和金屬文明,以後飾有漢字紋樣的銅鏡銅鐸等相繼傳入日本,與此同時,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大陸移民或直接或經由北韓半島來到日本列島(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日本”一詞),帶來了中國的先進文化,這些人,在日本歷史的敘述上被稱為“渡來人” 。據中國的《後漢書》記載,公元57年,光武帝劉秀曾賜“漢委奴國王”的金印給來朝貢的日本使者,金印的文字使用隸書略帶魏碑體的漢字篆刻的。據日本《古事記》記載,實際上大約在五世紀末一位名曰王仁的五經博士自北韓半島的百濟來到日本,帶來了十部《論語》和一部《千字文》,這也許是日本人第一次正式看到漢字的文獻,由此,漢字的書寫法也傳到了日本。六世紀末七世紀初的聖德太子,據說儒學和佛學的功夫都不錯,也曾抄錄過儒家和佛教的經典,但未有確鑿的文獻留下來。他曾派遣過使者來隋朝的中國訪問,唐朝時,日本遣唐使的數量和次數就更多了,唐朝是中國書法藝術相當燦爛的時期,歐陽詢、諸遂良等的書法作品乃至王羲之作品的摹本都有傳到日本,日本也在平安初期(大約8世紀末到9世紀)出現了諸如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勢三位書法出色的所謂“三筆”,那時日本假名還沒有誕生,所謂書法,自然都是漢字。以後又出現了“世尊寺流”、“持明院流”等在朝野影響甚大的書法流派。我曾看到過成書於720年的《日本書紀》(均用漢字漢文書寫)的抄本,楷書,具有相當的水準。假名出現後,也有了漢字與假名混寫的作品。江戶時代(17-19世紀中葉)也曾出現過本阿彌悅、近衛信尹、松花堂昭乘三人的所謂“寬永三筆”。17世紀中葉自中國過去的隱元和尚的書法在日本也備受推崇。近代以前,日本都是將中國書法家的作品奉為圭臬,當然日本本土的書法作品也有不少可觀者。我曾在日本下關的日清媾和紀念館內看到掛著的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書寫的條幅,都渾厚遒勁,各有特色。我有一位朋友,收藏了許多日本近代的書法作品,經常在微信朋友圈裡曬出來,也有相當好的水準。
我想,我們主要是欣賞藝術,優秀的作品都要激賞,其次才是考慮到它的國別。就漢字的書法藝術而言,中國是源,日本是流,日本的書法首先是沿承了中國的血脈,然後在島國獲得了發揚和演變。文化和藝術在交流中才會獲取彼此的營養,各自得到提高和昇華。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是應該遭到擯棄的。
-
6 # 書法影響力
日本書法好不好,我覺得這個問題還要從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日本書法起源於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無論二國文化發展到什麼地步,中國文化永遠都是日本書法文化的起源。我具體列出以下幾點說一下日本書法。
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用毛筆抄錄經書,中國的書法也隨之在日本展開。聖德太子抄錄的「法華經義疏」,就是受中國六朝時代書法風格影響的代表作。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和尚從中國返國時,帶回了東晉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並將之推廣。
古代日本的書法由抄經開始,慢慢的發展成為書法藝術,這個時間段要比中國書法的發展快一些,必經中國書法的成果對日本影響之大。日本當時的書風,主要是臨摹六朝的書體,但是卻有一種民族化風格,這可能也是時代精神的原因吧。但是其水平離形成一代書風,還是與中國相差甚遠的。
到了奈良與平安時期,日本書法受到隋唐文化的影響,開始飛速發展。這個時期,王羲之備受尊崇,且流行唐代書風。奈良時代主要以詩卷書法為最優秀,其次是寫經。在其次是金石文字。平安前期的最著名者是所謂“三筆:空海、嶄峨天皇、橘逸勢,空海和逸勢人唐後還馳名中國。所以,按照當時的書法水平來說,日本書法雖然無法完成超越中國,但是其發展速度和前景還是值得一提的。
下面我說一些個人看法,就說現代書法藝術吧。現代各藝術門類的發展,也為書法藝術增添了無限的情趣,各類藝術的相互融合也是一種趨勢。日本書法在經歷了古代的飛速發展後,也迎合了新時代的發展契機。現代日本書法基本脫離了古代中國傳統書法的風格套路,越來越向純正的視覺藝術發展,更大部分的趨向於美學範疇。漸漸弱化線條為主體的特徵,以點線面互相結合為主發掘出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我們看一下日本現代書法藝術作品,名為崩壞。如下:
如果從藝術角度來說,這一點日本已經開始超越我們,因為他們瞭解了書畫同源的深刻道理,更理解了藝術發展的時尚趨勢。而我們停留的階段,仍然是古代書法思維,只是勉強做到了繼承和發揚。至於創新,沒有誰敢背這個黑鍋。因為你一旦背起來了,就註定一生背譴責和謾罵。
如果還返回到傳統書法藝術來說,日本古代沒有超越我們,現代更是沒有超越我們。必經現在的日本書法發展趨向於美術藝術,完全脫離了書法的本質,從繼承文化的角度來說,我們不提倡,走我們的路沒有錯。這一點,日本永遠無法超越。
-
7 # 湘平古珍郵館
日本的書法好不好,不好評說,但畢竟日本的片假名是從中國草書中學到的,還是頗具草書的的美感。下面我以現代曰本書法郵票來展示給大家欣賞。
不過日本近代以前書法全部以中國楷書作為書寫方式,再請看下面1905年日本人在南滿大石橋守備寄往京都府的明信片。
一個普通侵略中國的日本軍官能寫出如此書法出來,可見近代日本人對中文書寫之熟練。
回覆列表
日本書法在近代以前,還算是比較中規中矩,學習中國傳統書法,也算是比較可以看的,但是,轉折點在於近代民族抗戰後,日本心態明顯變化了,開始拋棄中國傳統書法,胡亂的創造一些醜書惡札,對於書法是一種戕害,也是一種傷害。
日本歷史上有幾位得到的高僧,書法比較出眾,比方說空海和尚等。
但是現代的日本書法實在是不能看,醜的一塌糊塗,不明白日本人是咋想的,怎麼會這樣糟蹋這樣好的藝術,實在是令人心痛。
然而更令人氣憤的是,還有一些華人學習模仿日本人的醜書惡札,實在是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