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物聯網應用生物感測提高了自動化
2
回覆列表
  • 1 # 許永碩

    本次分享是第四講,為大家介紹物聯網發展趨勢。

    物聯網發展趨勢分三講,本次是第二講,主要是透過使用者門檻變化趨勢來判斷物聯網發展趨勢。

    介紹之前,首先澄清一個概念,中國有圈子文化,圈子有高階圈子與普通圈子的差別。不同的人,對高階有不同的定義:

    1、如果你看中技術能力,那麼在你眼中,技術水平高的人的圈子在你眼裡就是高階圈子;

    2、如果你看中的是發展潛力,那麼能力很強、還沒有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但有很大增長潛力的人才圈子,在你眼裡就是高階圈子;

    3、如果你看中的是資產水平,那麼富人的圈子,在你眼裡就是高階圈子;

    等等。

    每個人關注的點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眼中高階的圈子也是不同的;但只要人可以區分出高階圈子與普通圈子,他眼中高階圈子內流行的就是這個人期望擁有的,就會有向普通圈子蔓延的趨勢。

    所以大部分的流行的趨勢,都是從高階向普通流行;隨著社會多元化,不同的高階圈子流行趨勢也是多元化。但從高階向普通流行的趨勢是不變的。

    所以在物聯網發展領域,也可以這樣理解,高階圈子流行過的,也就是在高階圈子普及的,未來在普通圈子也會普及。

    比如,SKF是全球最領先的軸承企業,SKF開始使用物聯網技術,將SKF生產的高階軸承聯網,當這些軸承運轉的時候,會將軸承的執行資料上傳到SKF的資料中心,SKF透過這些資料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都知道SKF是高階軸承供應商,那麼未來更多的軸承供應商會學習SKF,所以未來會有更多的軸承企業,開始使用物聯網技術,將高階軸承裝置執行資料上傳到資料中心。

    SKF現在只是高階軸承才聯網,未來會有相對高階軸承裝置、普通軸承裝置聯網的趨勢。

    智慧家居最開始是比爾蓋茨在自己的別墅使用的,當時僅有像比爾蓋茨這樣的富豪才能夠有經濟能力使用智慧家居產品。

    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智慧家居的成本逐漸降低,很多別墅擁有者開始使用智慧家居產品,國外很多別墅中都使用了智慧家居產品。

    當無線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智慧家居的成本進一步降低,將來有希望讓普通住家使用者可以使用智慧家居產品,這個趨勢是不變的。

    所以看發展趨勢,產品從高階圈子,向普通圈子流行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看物聯網發展機會的時候,那些在高階圈子流行過,在普通圈子還沒有流行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的成功率會高一些。

    比如在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早期,很多企業不需要創新,只要看美國發展什麼產品,在中國學習一下就好了,比如百度學谷歌,微博學twitter,QQ學ICQ,淘寶學亞馬遜。因為美國的科技比中國先進,而且在美國驗證過,那麼進入中國通唱會出現類似的產品,也就是同樣的產品,驗證過的成功機率遠遠高於那些沒有驗證過的產品。

    隨著中國的進步,中國企業距離國外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於美國了,學習先進國家經驗的方式逐漸會不適用,但高階圈子普及,而普通圈子沒有普及的產品,就會是中國創業者,投資者最好的機會。

    但是高階圈子普及,普通圈子未普及的產品什麼時候介入比較好呢?這就要看這個產品的使用門檻了。如下圖:

    橫座標是使用者數量,縱座標是使用者使用的門檻。一個產品在高階流行,那麼因為使用門檻的限制,導致這個產品不能大規模普及。但趨勢是產品的使用門檻在不斷的降低,當這個使用門檻降低到一個促發點(奇點)時,使用者數量會大規模爆發,在奇點介入這個產品,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曾經用這個原理分析小米手機,很多人都認為小米早期取得成功,是因為網際網路思維。但我認為小米取得成功是因為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門檻。

    在智慧手機發展早期,智慧手機是高階商務人士非常流行普及的一款機型,一部手機6000元左右。但商務人士,多是因為智慧機的流行而購買,但相當一部分人,只是用了智慧手機的電話功能,而沒有使用智慧那部分。

    但更多的對智慧手機喜歡的屌絲(大學生、或者大學剛畢業,對軟體、刷機有強烈愛好的人),卻因為價格因素不能使用智慧手機。

    所以在智慧手機發展早期,積累了對智慧手機的需求的趨勢(產品從高階使用者向普通使用者普及的趨勢);而這個時候對智慧手機需求的門檻是智慧手機的價格,當智慧手機的價格從6000元降到2000元的時候,使用者數會急劇增長。而小米手機,提供了高性價比的智慧手機,將智慧機的價格[使用者門檻是價格]降到了奇點以下,從而引爆了智慧手機爆發點。

    而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早期發燒友,藉助小米手機快速形成了智慧手機的使用趨勢。而更多的使用者是沒有電腦使用經驗,他們即便買了智慧手機,很多功能也使用不起來,所以智慧手機的普及又遇到了新的門檻,即使用者使用的能力門檻。

    這個時候,OPPO,VIVO手機的完善的渠道網路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OPPO,VIVO的渠道不僅承擔起了手機銷售的任務,還承擔起了手機服務的職責。當用戶購買智慧手機的時候,OPPO,VIVO手機門店的服務人員將智慧手機的各項功能都配置後,並教育使用者使用智慧手機,這個時候,OPPO,VIVO的線下渠道,承擔起了降低智慧手機使用者的技能門檻,從而帶來了智慧手機的第二輪銷售增長,所以OPPO, VIVO的銷量增長超過小米,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去中間環節的小米,也開始建線下體驗店了。

    用我的這個降低使用者門檻的理論,分析了智慧手機的發展歷史,我們在來分析這個理論應用於物聯網發展趨勢。

    其實,判斷物聯網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即便沒有物聯網的概念,很多高階裝置已經聯網了。

    比如安捷倫的分析儀器,在2006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聯網。安捷倫提供分析裝置儀器,而很多化工分析儀器的操作,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基本都需要分析化學博士的學歷),所以很多研究機構,購買了安捷倫的分析儀器,也需要派專家到現場,所以安捷倫的專家都非常辛苦。安捷倫在那個時候就藉助於網際網路,將遠端的分析儀器的資料傳到安捷倫公司,安捷倫公司的專家,可以透過這些資料,提出下一步的操作方案。(這個就是Axeda)提供的功能。

    高階的裝置已經有聯網的實踐,並且帶來了巨大的價值。未來會有更多的裝置聯網,那麼這個趨勢是必然的。但什麼時候,裝置聯網的門檻降低到奇點,啟用物聯網市場呢?

    我曾經在一次演講《NB-IOT啟用物聯網市場》的演講中曾經介紹過,NB-IOT是專門為物聯網設計的通訊協議,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覆蓋廣,NB-IoT的覆蓋比傳統GSM網路高。如果按照覆蓋面積計算,一個基站可以提供10倍的面積覆蓋;

    2、海量聯接,200KHz頻率下面,藉助NB-IoT一個基站可以提供10萬個連線;

    3、功耗低,NB-IoT通訊模組電池可以十年獨立工作,而不需要充電;

    4、成本低,NB-IoT模組的成本,目標小於5美金,可以利用現有蜂窩網路平滑過渡。

    從NB-IOT以上的幾個特點看,NB-IOT針對的是物聯網的長尾連線裝置。主要是那些,不是特別重要,可以聯網也可以不聯網的裝置;這些裝置連線了可以創造一定的價值,但不連線也可以使用,而連線的成本要高於連線的價值。那麼這些裝置,就處於奇點之上,現在都沒有聯網的必要。

    但是,如果這些裝置要聯網,就需要降低以下的門檻:

    1、連線的組網成本[運營商組網成本];

    2、連線的應用的開發成本[應用開發商開發成本];

    3、連線的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使用者使用網路成本];

    4、連線的維護成本[電池的使用週期,是否需要更換電池];

    5、連線的使用門檻[使用者是否需要自己組網]。

    所以NB-IOT商用化之後,可以大大降低物聯網使用門檻,從而促進連線數量的增加,並進一步降低使用門檻,啟用物聯網市場。不但促進NB-IOT的通訊方式,還會促進其他的物聯網通訊方式的使用。

    連線成本降低,會讓連線裝置數量增加;而連線裝置增加之後,會促進單個連線成本進一步降低。

    同樣道理,連線價值增加,會讓連線裝置數量增加;而連線裝置增加之後,會促進裝置連線價值的增加。

    物聯網應用更加豐富,會讓連線裝置數量增加;而連線裝置增加之後,會促進開發商開發更多的應用。

    產業鏈更加完善,會讓連線裝置數量增加;而連線裝置增加之後,會進一步完善物聯網產業鏈。

    應用更加貼近使用者需求,會讓連線裝置數量增加;而連線裝置增加之後,會進一步瞭解使用者的需求,並開發出適合的應用。

    所以我推斷NB-IOT會啟用物聯網的發展,既然激活了物聯網的發展,那麼很快將會迎來物聯網的一個爆發發展期。

    而根據NB-IOT實踐的部署看,大規模的商用最早也要到18年,而NB-IOT的爆發點應該與NB-IOT的普及程度有關係。所以預測物聯網行業會在18、19年大規模爆發。

    而在大規模爆發的時候,NB-IOT產業鏈,物聯網平臺、物聯網的大資料服務企業都會有一個快速增長點。

  • 2 # 旁眼觀科技

    其實物聯網不是一個全新的行業,因為在很早以前大家都在探討關於物聯網裝置連線這個點,我們理解物聯網真正是和各個傳統行業連線在一起,甚至包括製造業甚至隔壁的零售行業,其實物聯網會滲透到一些行業裡面,所有的細枝末節這一些裝置、感測能夠將這一些資料連線到雲端上,並且基於雲端全新的模式和價值,包括我們雲智易今天所做的事情,已經不純粹是連線,從六七年前開始單點開始做,一直到今天當裝置連線上來以後,它的資料包括今天早上探討的關於AI在物聯這領域如何去應用,這是物聯網未來真正在各個行業裡面所能賦能.

    福布斯將物聯網描述為連線任何具有開啟和關閉功能的裝置(和/或彼此)的概念。這就是說,只要裝置具有開關,就可能將其配置為物聯網的一部分。

    想象“智慧家居”裝置,如智慧鎖,當它檢測到你的手機在附近時,就自動解鎖;或者在檢測到有移動時,自動開燈。

    在2016年,我們看到來自許多具有類似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的新突破。在2017年,這些供應商中的一些將戰勝另一些,這意味著市場上只留下少數供應商。隨著供應商的減少,我們預計監管和標準化也將發揮更大作用。與此同時,安全問題也將日益凸顯,早在去年,烏克蘭西部的一個電網就遭到了來自IoT網路的攻擊破壞;關於無人駕駛汽車遭遇駭客的研究也引發了關注,所以2017年,物聯網領域的安全問題可能有新動向和突破。

    我們預測,兩個主要領域的應用可能將成為物聯網的焦點,即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居。在智慧家居部分,由於頻寬是任何IoT技術工作的先決條件,預計今年網路管理網格或類似網狀產品將有簡易化的趨勢。

    這正是非營利藍芽特別興趣小組品牌和開發商營銷副QuattroporteErrett Kroeter所希望的,“目前網格劃分的其他一些標準是難以設立的。我們的目標是保持網狀網路簡單,以便人們真正想要使用它們。”

    物聯網的發展,並與其他產生大量資料的裝置和系統相結合,正在加速讓人工智慧成為現實,讓人們得以真正從海量資訊中創造出意義和價值。

  • 3 # 超級愚樂

    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到底什麼關係,看完你就知道是不是物聯網的天下了!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到底什麼關係!

    “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技術”,是在網際網路技術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一種網路技術;其使用者端延伸和擴充套件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因此,物聯網技術的定義是:透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鐳射掃描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線,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技術叫做物聯網技術。

    基本定義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將無處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裝置(Devices)和設施(Facilities),包括具備“內在智慧”的感測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數控系統、家庭智慧設施、影片監控系統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Assets)、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智慧化物件或動物”或“智慧塵埃”(Mote),透過各種無線和/或有線的長距離和/或短距離通訊網路實現互聯互通(M2M)、應用大整合(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於雲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在內網(Intranet)、專網(Extranet)、和/或網際網路(Internet)環境下,採用適當的資訊保安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線上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排程指揮、預案管理、遠端控制、安全防範、遠端維保、線上升級、統計報表、決策支援、領導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務功能,實現對“萬物”的“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控、營”一體化。技術概述

    把 網路技術 運用於 萬物,組成“物聯網”如把 感應器 嵌入 裝備 到 油網、電網、路網、水網、建築、大壩、等 物體中 然後將“物聯網”與“網際網路”整合起來,實現 人類社會 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超級計算機群 對“整合網”的 人員、機器裝置、基礎設施 實施 實時管理控制 以精細動態方式 管理生產生活,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關係。

    關鍵技術

    簡單講,物聯網是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資訊傳遞與控制。在物聯網應用中有三項關鍵技術。

    1、感測器技術,這也是計算機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大家都知道,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計算機處理的都是數字訊號。自從有計算機以來就需要感測器把模擬訊號轉換成數字訊號計算機才能處理。

    2、RFID標籤也是一種感測器技術,RFID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技術,RFID在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3、政府應該加大對產業的投入,這個投入可以不是資金,而是給企業更多的政策,特別是在作業系統、開發工具、IC設計等產業鏈中高階領域上從政策到資金都要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引入重大資金投向問責制,對長期投入資金不能市場化、產業化的專案,定期論證評估,不能達標的關停並轉甚至要追究責任。

    4、減少盲目引進專案,在嵌入式與物聯網的發展中,核心技術堅持鼓勵中國產化,從資金上、稅收上加大力度向自主研發產品傾斜。杜絕盲目引進產業鏈的中高階技術,特別是不能出現像其他行業一樣,重複引進同一個外國品牌多條生產線的狀況。

    5、《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二維碼作為物聯網的一個核心應用,物聯網終於從“概念”走向“實質”。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佈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資料符號資訊的;在程式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位元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位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資訊,透過圖象輸入裝置或光電掃描裝置自動識讀以實現資訊自動處理:二維條碼/二維碼能夠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位同時表達資訊,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積內表達大量的資訊。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IT產業的新興熱點。在物聯網時代,人類在資訊與通訊的世界中將獲得一個新的溝通維度,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連線,擴充套件到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和連線。所以,訊息君敢斷定網際網路之後一定是物聯網的天下。並且,訊息君給你們透露一個秘密,訊息君本人就是物聯網專業學生。(訊息時報原創)

  • 4 # 美國矽谷生活

    物聯網這個詞,真不知道是哪個天才發明的,但是太超前了,超前世界起碼有10年。

    我不能說以後不會有物聯網,但是恐怕短期內,或者說10年以內恐怕不太可能現實。

    原因如下:

    在我的理解,萬物互聯的成本太高,不太可能有實現條件。

    1. 電

    (要互聯的物品必須是有電能,譬如說大多數的門,是物理開關,要電子開關,才能實現物聯)

    2. 小型電腦化

    (譬如說,如果門通上電了,如果簡單的開門關門,固定模式,就很容易實現,但是如果真正的智慧物聯,門必須好像小型的電腦一樣,才能現實真正的智慧化)

    3. 軟體系統化

    (如果1,2都做到了,3倒不是很難,關鍵是2太難了)

    所以說,如果現在做物聯網,99.99%註定都會失敗,物聯網這個概念太超前了,在目前的情況下,沒有可實現性。現在看見的所謂物聯網產品,其實都是一些低階,沒有系統化的,非智慧產品。使用性不大,不具備產生爆點,普及化的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賽季歐冠1/8決賽巴黎被皇馬雙殺,對此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