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竹韻在心
-
2 # FLES柔軟的陽光
以下用一個例子、分三個層次來說明。
假如子女回家被父母催婚,一般子女都會覺得很煩,會很容易對父母發火。
第一個層次,子女首先要看清哪些是自己的問題,自己為自己的這一部分負責,而不是遷怒於父母。父母催婚,子女之所以發火,往往是觸動了子女心中的一根導火索,把子女心中對於自己終身大事的焦慮、擔憂、煩躁、感覺自己不夠好的感覺引了出來,然後把這些發洩在父母身上。所以,孝順父母的第一層次,自己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不要讓父母負責。
第二層次,看到並滿足父母內心的需要。不管父母的表達方式如何,她們的本意是希望看到子女生活得好,希望自己的晚年安穩、幸福。可能對父母說:“我知道你們擔心我以後的生活,你們放心,我自己其實也在努力,只是這個需要一點時間。不管怎麼樣,我保證讓你們能夠開開心心安享晚年!”父母聽到這樣的話,就已經很開心了;日常生活再多關心、多陪伴,以反哺的心態來包容他們,都是很好的孝順父母的方式。
第三層次,孝順不等於盲從。有的父母會說:“你再不結婚我就去跳樓!”有的父母雖不跳樓,卻有很多別的方法來控制孩子對他們言聽計從。子女要意識到,父母對子女的過度控制是不正常的,對整個家庭沒有好處,無論如何子女都要努力做一個意識上獨立於父母的人。現實生活中有的局面很難纏,不妨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總之,孝順父母,就是先調整好自己,再去滿足父母的需要,但是注意不要盲從於父母。
-
3 # 最是光陰化浮沫cui
我覺得孝敬父母其實蠻簡單的但又很複雜,簡單到打個電話,多聊聊天,多回家看看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卻又很難。對於我這個沒什麼大本事,掙錢不多,天天上班打卡雙休的人來說來說就是溝通,父母不奢求什麼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何教育孩子那個就是實際行動吧,孩子眼睛裡能看到很多東西,來自於生傳身教
-
4 # 醫理園
孝不孝順父母,父毌心裡很清楚,父毋心裡有桿秤,父母非常滿意你,說明你非常孝順。反之,就是不孝順父母。對自己的兒女也要加強教育,以身作責,言教不如身教,作出良好的榜樣,把古老的孝道文化發揚光大,樹美德,講文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和諧,孝道文化。
越來越迷茫了,現在的人為了掙錢都很少回家看望父母,還會埋怨父母不給看孩子,埋怨父母偏心,兄弟姐妹之間為了爭老人的家產或者照顧老人總是鬥得不可開交,我們的傳統美德在哪裡呢?如何才能避免這些事的發生,讓我們的每個家庭都充滿溫馨?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隨著社會變遷,這個傳統的表現形式也會有所變化,過去的孩子孝敬父母以順為孝,父母說什麼就聽什麼,因為那時候社會資訊的傳播是靠口述,眼見為實,親身經歷了才知道社會的變化,所以年輕人走的路沒有老人過的橋多,因此老人的經驗是年輕人值得學習和借鑑的。現在的社會,資訊科技現代化,一個事情的發生,幾秒之後就會遍佈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老人的經驗教訓可能就會與時代脫節。在去完全聽老人的話,就是愚孝。目前雖然我們還是要尊重父母,但是受西方文化的衝擊,在家庭裡也要求民主,這樣的話,父母的控制能力就會覺得下降,感覺有一些危機,就會把自己的財產安全當作自己的大事,因此孩子們會因為老人把住自己的財產而有怨言,因為他們需要父母的支援,再加上父母對孩子沒有做到公平合理的話就會引起家庭糾紛。所以目前的孝不是一味的聽父母的話,而是尊重理解父母,為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陪陪父母,就是孝敬了。怎樣教育孩子有孝心,首先是自己是不是孝敬父母了,有句老話說:孝敬人還生孝敬子,無義人還生無義郎。說明想教育孩子孝敬,你先用實際行動來孝敬你的父母,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