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爺去世那天我真的不知道,家裡都沒有人告訴我。後來聽爸爸說害怕影響工作和情緒。記得回家過年,媽媽腿不好,我問爸爸,他沒有說。我去問鄰居才知道老爺去世媽媽腿擰傷了,1個月過去了還沒有好。我回家看著媽媽特別的傷心,那一刻我卻為媽媽擔心身體。而內心卻對老爺去世並沒有那麼的傷心。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樣,我並不是心硬的人。也許我小時候特別害怕他,都不願意去老爺家的原因吧。一年,二年過去了,有時候突然就想起老爺,心裡就開始難受了,比他去世更難受,真的感覺老爺得了癌症不容易。唉,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的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經歷?
15
回覆列表
  • 1 # 燕南飛52306305

    我父母去世時我還年輕,整個人都懵了,不知所措,屋裡屋外都是人忙著,突然覺得自己被拋棄了,也不知道哭,就坐在那發愣,不知過了多久有人讓我吃飯,才知道哭不出來喉嚨憋的連水都咽不下去,渾渾噩噩幾天過去了,才回過神來:看著家裡熟悉都一切,就是沒有了父母音容笑貌,我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我永遠失去了他們,那種痛沒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都是啊

  • 2 # 二月悲雨涼

    因為習慣不是說變就變的,當你接觸到那些東西,彷彿就像是那存放著記憶的門被開啟,而現在中跟你一起儲存記憶的已經不在,你就會感覺到原來我已經失去她了!

  • 3 # 鴨梨心理

    親人去世的那天哭的不傷心,過段時間看到曾經的東西就傷心,這不是因為自己親情意識淡薄,也不是說明鐵石心腸。其實,這種應對方式在心理學中是很常見的,比如有的孩子在父親去世時不哭,而且表現出非常淡定的態度,但是過了幾天或者幾個月,看到與父親有關的東西或者回想起父親的情景,就會哭的非常嚴重。

    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防禦機制,對突發性或者強刺激事件的一種應對方式,採用迴避、逃避、否定的方式來應對事件,假裝事情沒有發生,甚至有的人在親人去世當天,正常去上班上學,就像什麼事情沒有發生一樣,這是一種消極的防禦方式,在當時可能會使自身處於一種“正常”的狀態,但是壓抑到潛意識裡的情緒在一段時間過後就會以病態的心理透過生活中無意的刺激展現出來,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看到與過世親人有關的物品或者回想到親人的畫面就會難受。

    昇華作為心理學中一種非常良好的防禦機制,指的是在受到嚴重事件刺激時,採取的應對方式是建設性的,比如說在司馬遷受到宮刑這一重大事件的刺激時,採用的應對方式是在監獄裡創作出《史記》,這是一種對強刺激的昇華應對方式。當沉浸在親人去世的悲痛情景中時,不妨寫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去找其他發洩情緒的方式,聽音樂、做運動等,雖然不一定能夠昇華,但是對緩解不良情緒還是有很大的好處。

  • 4 # 背井人在信陽

    觸景生情,睹物思人,分別的時候悲傷,但睹物思人的時候更悲傷。

    親人去世,是死亡,死亡是萬物的終結,渺小的人類更逃不過去,有些時候,安逸的死亡反而能給家人一種釋懷。

    死亡的分別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每當看到親人生前所用的物品,就會想起相關發生的種種事情歷歷在目,母親用了很久捨不得扔的一塊抹布,父親每晚都要帶上看看報紙的老花鏡等等等等,物品還在,但使用它們的人已經不在了。

    母親生前經常嘮叨,打電話也是囑託要吃的健康,不要熬夜,衣服勤洗多曬,內衣褲多用手洗,不要用xxx牌的洗衣液不然過敏,看到手機裡天冷的時候母親那一句句注意保暖,多穿衣服等等這些曾經覺得不耐其煩的簡訊,多希望現在還能再聽到哪怕是親人的一句嘮叨,多懷念耳邊喋喋不休的小孩子都聽得不耐煩的日常囑託,但以後再也不會有了,此生再也不會有了。

    很多失獨的父母看到孩子以前經常玩的電腦,看到孩子小時候追前追後吵吵要買的玩具,看到孩子不好好學習時候那畫的亂七八糟的教科書,經常會傷心欲絕,淚如雨下。

    親人的離開,最令你悲痛的並不僅僅是懷念這個人,也不止是讓你想到他們生前的喜怒哀樂,而是看到他們的遺物,想到親人生前使用他們的情景,又想到使用它們的人再也不會回來了。

    真的很難受。

  • 5 # 武麗萍6

    我經歷了父親去世兩個多月母親也走了現在己經過去半年多看見他們用過的物品就會難過那種痛那種傷心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別人是不知道的真正是愛有多深痛就有多深那種疼叫人難以忍受所以有父母在的好好盡孝盡孝要趕早好好的愛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讓意中人喜歡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