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般而言,父母都會教育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或者妹妹,這樣的方式有道理嗎?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樣的呢?
13
回覆列表
  • 1 # 像風一樣吹過4

    點開這個問題是因為感同身受,有一個比我小4歲的親弟弟,我學心理,但看完了很多人的答案,我突然不想從教養方式對人的影響這個方面來講這件事了,而是突然很有衝動講一下我跟他之間的“愛恨情仇”。按道理來說,發生4歲的事情,現在能想起來的都應該是模糊而不真實的樣子。但是,我真的很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他第一次踏進家門,全家都圍著他打轉。他怕光,拉開窗簾就會閉上眼睛,拉上窗簾就睜大眼睛。當時大家都想要看他睜開眼睛,所以把窗簾得嚴實。不知為何,我卻偏要把窗簾拉開,大人們把窗簾拉上了,我又拉開,還一直吵著太黑了!幾次之後,爺爺終於生氣了,罵我不懂事,我哭了,卻沒人理我,大家都顧著去逗他玩兒。嗯,這是我跟他的第一次較量,他贏得徹底。我上學了,他在家無所事事,童心中曾被我視若珍寶的東西,一一慘死在他手上,我不是沒鬧過,可就因為他比我小了4歲,就註定了我理應是個要理解、體諒、包容他所有無理行為的角色。我五年級的時候他終於要上一年級了,我倆同一學校,但即使一起出了門,我也會想辦法甩掉他。我對他,只有怨念、排斥和討厭。我上初中,他上小學。我出門了,他沒起床,我下晚修了,他睡了。我們兩個的衝突從單純的打鬧,搶東西,上升到了各種各樣的比較:他的成績一直不錯,我的成績一直一般;他上小學,很聽話,我上初中,剛好是叛逆期;給他的東西都是最好的,給我的東西很隨意。我跟他的衝突激化了我與家裡的矛盾,那時候就是覺得這個家已經沒有我的位置,所以能在外面的時間,就絕不回家:上網咖,早戀,晚歸……再加上弟弟愛添油加醋,說看到我在外面鬼混,徹底把我媽惹怒,而一直以來被“姐姐要讓著弟弟”魔咒禁錮的我也終於爆發,和家裡大小老少對峙:你們有弟弟就夠了,還管我幹嘛?我死活都不關你們的事!接下來就是幾個星期的冷戰,夠鍾了就上學,回家了該幹嘛幹嘛,一句話也不多說,別人叫裝作聽不到,家裡也懶得理我,覺得小孩子鬧彆扭一下子就過去了,反而是罪魁禍首的他,一看到我就見縫插針找我聊天,像個沒事人一樣。一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爸爸媽媽都出去了,弟弟比我早放學,我回到家裡的時候,他正在下面條,我覺得他一定不會給我弄,在我回房間準備直接睡午覺的時候,他卻端著一碗大面條,很高興地說:“姐,吃麵條。”他在麵條裡面放了蝦米,放了雞蛋,放了青菜,真的巨好吃。也許舌頭的記憶力比腦子要強大,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記得,那碗麵,巨好吃。後來我自己嘗試,同樣的材料卻永遠找不到同樣的味道。我第一次發現,好像一直以來都是我在跟他計較,他其實是挺懂事的孩子。我初三那年面臨升學,而他不知莫名跟奧數死磕上了,他偶爾會拿一些題目來問我,而我常常會不理他,但是他依然像小尾巴一樣甩都甩不掉。有一次剛好被媽媽看到了,媽媽又是對我一陣劈頭蓋臉的罵:你教一下他又怎麼樣呢,即使不會你耐心呢!我的怨念蹭蹭往上飆,誰規定的我一定要教他,然後更加變本加厲不想理他。吃了他的無數虧,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跟他從明刀明槍對碰的方式轉化為冷戰的方式,但這個在這個冷戰中我永遠是不說話,不理睬那一方,他永遠是像個沒事人一樣該幹嘛就幹嘛,依然會時不時打一下小報告,會時不時嬉皮笑臉,會時不時破壞我的“寶貝”,會時不時犯些小錯卻總能推到我身上……同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改變的還有我們悄無聲息的成長。我高一,他六年級。因為考得不好,我去了一個離家比較遠的高中,出門更早,回家更晚;他面臨升學,性格也開始變得內向,話變得很少,也很少出去玩。因為他很害怕考不上重點初中,天天都因為刷題很晚才睡,很多時候我下晚修回到家他依然還在做題。其實他的成績不錯,尤其是數學,很喜歡奧數,空閒的時間都願意耗在奧數上,他的文科相對弱,我的文科好,其實那時我挺想幫他的,但他卻沒再像小時候那樣賴著我了,而我雖然想幫他卻沒主動開口。他很害怕考不上重點初中,但是:怕什麼,來什麼!小升初考試那兩天他發燒了,考完語文就開哭,中午沒睡下午的數學也沒考好,又哭了一晚上,誰勸都勸不住,還亂摔東西,鬧到很晚,結果第二天的英語也考砸了,考完的時候一直很低落,一個勁和媽媽說完蛋了,考不上了,不想讀書了之類的話。我心裡想不就是場考試嗎,至於這樣嗎。但是這一次我卻沒有像以前那樣,他犯了錯就馬上冷嘲熱諷或者以前輩的身份說教,因為我知道他真的很努力了,我開始心疼這個弟弟。小升初的時候雖然考得不好,但是他如願考上了最好的中學,他的數學很好,基本都是滿分,媽媽去開家長會回來,覺得倍兒面子,逢人就說他很厲害,在重點中學都能考第一,家裡人也更加溺愛這個弟弟,而我在眾親戚眼中也自然成了綠葉,只能偶爾能沾一下弟弟的光,而我也覺得無所謂了,可能早已經習慣了,隨他們說。相反的,我在學校卻能風生水起,雖然成績不拔尖,但是其它方面卻很優秀,班長、團支書、記者團、全校晚會主持、領操員,也很精彩。當自我膨脹的翅膀日益豐沛時,對於我,同學們由欣賞與認可變為敬而遠之,說我很強勢,勝負欲極強,自己說一不二,不顧他人感受。閨蜜和我當時日記跟我說,我表面上和別人有說有笑,有商有量,骨子的孤僻與固執藏也藏不住。後來想想爭強好勝也許是因為在家裡不被重視讓我必須要很努力爭取自己要的,不然就捱打落後,備受冷落;固執也許是因為我從心底認為我自己一點也不差,但憑什麼那些沒經努力的人卻可以輕鬆獲得認可,例如:我弟弟。多年以後,讀心理學的我終於明白:自傲是因為自卑,那時我並不知道或者不肯承認我有多羨慕他,羨慕到即使自己拼命想去否認,也否認不了。我是內心孤僻,弟弟卻是從裡到外都成了一個孤僻的孩子。在我的眼中,他的初中是這樣的:初一,吃飯,睡覺,刷奧數;初二,吃飯,睡覺,刷物理;初三,吃飯,睡覺,刷化學。這個真心不誇張,例如:1、只有他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電話響再久,他也不會去接的,有人敲門,他也不會去開門的。2、週末在家從不出去玩,不去網咖,不打遊戲。3、他的開銷基本都是買書、買筆,那些奧林匹克競賽資料,隔幾周就一本,堆成教科書的即視感。4、暑假寒假我們兩姐弟會去鄉下的外公家過,他什麼時候都是滿滿一袋子的書,我去抓魚,爬樹,插秧,種菜……他去刷!題!媽媽依然常常說弟弟怎麼勤奮,怎麼用功,說我很懶。直到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們全家開始害怕:某天晚上三更半夜,弟弟突然大笑得不能自拔,全家都被他吵醒,媽媽以為他瘋了。問他笑什麼,他來了一句:我終於想到那題怎麼做了!那一夜我真的失眠了,一直在想他不會真的瘋了吧,他瘋了我怎麼辦,千萬不要瘋了啊,對於這個陪伴了我一路成長的小男孩,我竟然如此不捨。幸好,後來沒事,媽媽開始趕他出去玩,不讓他呆在家裡了,他死活不出去,即使出去,也是去離家不遠的小公園做題,後來到了一種程度:一聽到有人來立刻像看十八禁小說要被抓包那樣立馬彈起來收起刷題資料藏起來,也試過幾次做題太入迷沒發現媽媽來被撕了資料;他中午不睡覺,媽媽把他的書和草稿全都沒收了,讓他必須躺在床上,看著他在床上挺安靜的,以為睡了。過了幾天媽媽幫他洗席子,一掀開席子,床板上密密麻麻全是數與公式。媽媽罰他在家門口洗乾淨那塊床板,他一邊洗一邊哭,我中午回家看到了主動幫他,還跑去和媽媽理論:你能不能別逼他,他喜歡就讓他做。媽媽的理由是:他這樣子下去整個人就廢了,不能妥協。雖然交涉沒什麼卵用,但是弟弟卻開始和我變得親近,週末的時候,我用他打掩護出去玩:把他送到學校做題,吃飯時間就去接他然後一起回家吃飯。統一口供:我們一起出去玩。再後來,我對這個弟弟開始佩服:我在家整理東西的時候,總會無意發現好多他到處亂扔的獎狀:全國數學競賽*等獎,全國物理競賽*等獎,全省什麼競賽什麼獎等等的一大堆,但是無一倖免全部被他拿來打草稿了。他從來沒跟別人說過他有多厲害,他沉默寡言,不愛說話,在他的觀念裡,獎狀只是一張紙,紙就應該拿來算數,興許他只是單純喜歡理科而已,覺得題做出來,他就高興,就有成就感。對於這個從小就搶走了我無數東西,還害我遭到無數打罵的男孩,我慢慢地開始接受、認可、佩服,和保護。他初二那一年,我高三。因為要備戰高考,我住校了,每週的星期天下午回一次家。每一次回家的時候,不愛說話的他就會變小話嘮:姐,你準備得怎麼樣了?能考好嗎?能上大學嗎?緊張嗎?我和他開玩笑:不然你去替我考吧,你成績那麼好。他會特別認真地告訴我:你努力也能考好。他一直是一個特別認真的孩子,從不懂得開玩笑。每週回家短短的六個小時,不愛出門的他會陪我去買這一週裡我在學校要吃的餅乾、牛奶、水果等。報考志願的時候我報了心理學,不可否認一半以上是因為他,我想為他做點什麼。我們都開始為對方著想,跟家裡的關係也開始緩和。他初三那一年,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小升初給他留下了陰影,他開始進入非常緊張的狀態:晚上睡不著,早上睡不醒,成績開始下滑,特別是英語,基本是倒數的狀態,老師說了,只要正常發揮絕對沒問題!但是他就是天天戰戰兢兢,沒胃口,還頻繁生病,感冒,發燒,肚子痛……他明明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因為一直處在很高的水平,受到了老師、同學、家長的太高期望,不懂怎樣去抗壓與排解,他怕考差了會讓別人失望,所以覺得輸不起。有時我倒是希望他能自私一點,別為別人想太多。我不斷安慰他,做心理輔導,但是沒什麼效果,結果他還是考差了,這一次沒那麼幸運,沒考上本校的高中部,去了其它的高中。他說他討厭大考,每次都考不好。他上高中,我上大學,我基本是一年回兩次家,寒假和暑假。我和媽媽打電話基本都是在聊他,從電話裡,我知道他交了幾個朋友;他喜歡上踢足球,經常受傷,傷沒好又要去踢;有女孩子給他傳紙條夾在書裡沒看,亂扔在家裡被媽媽撿到;經常和同學交換課本,因為他的筆記比較多,他也願意和別人換;學校的LED屏天天在放的喜報都有他的名字,他的同學喜歡找他問問題;還是狂熱地喜歡理數化,人卻開朗很多了……每年他放暑假寒假了就會給我打一個電話,姐姐,你什麼時候回來?他高考那一年因為常常熬夜,又挑食,常常沒胃口,身體被徹底被搞垮了……考完以後他打電話跟我說:姐,完蛋了,可能又考砸了。我說沒事,你過來我學校找我,考完了就好好放鬆一下,姐姐帶你裝逼帶你飛。他過來了,住在我師弟的宿舍,我師弟那幾天回家了,剛好床鋪讓他睡。那幾天,他說很開心,但是我發現他的身體變得很差很差,玩一會就要歇一下。後來他回家了,我師弟回來後跟我說,枕頭有血,一攤,應該是弟弟留下的,讓我注意一下他。我當時就蒙了:下意識否認說不可能的,師弟拍了照片發我。我真的好害怕,立刻打電話給媽媽叫她帶弟弟去醫院檢查。後來檢查出來了說沒什麼事,可能太累了,流鼻血自己都不知道。媽媽和我說,考高考那兩天,他沒合過眼,硬撐了兩天。我真的好怕他出什麼事。後來他回去復讀了,住校。我為他收集了很多祝福,貼在他的房間裡,為他翻遍了考試焦慮症的資料,我敢保證,當時在班裡我是研究考試焦慮症最透徹的一個。讓他跑步,讓他加菜,讓他和別人多交流,讓他看看課外書。他買了一張電話卡,偶爾會給我打電話,我都不記得他說過什麼了,只記得他一打電話給我就拼命地說說說,他就在電話那頭嗯嗯嗯……那一年,我把微博名改為:“某某(我的名字)願把好運氣都給弟弟”。他沒微博,但他一定知道我有多愛他。 大學的時候,很多人說我給人的感覺像親姐姐,霸氣但是也很溫柔,特別有安全感,特別懂得照顧別人,很萬能,很溫暖,所以很多人願意和我在一起,特別是師弟師妹,都是直接叫我“姐”。有個弟弟對自己性格有沒有影響?當然有,他讓我學會競爭更懂得謙讓,學會獨立更懂得照顧,學會爭取更懂得付出,學會領導更懂得協助。很久以前,我覺得他的存在阻礙了我的成長,後來我發現也許是我和他攜手成長,一直到現在我終於懂得是他讓我的成長更加完整;以前,我以為他是上天派來懲罰我的惡魔,現在終於明白他是此生上天給我最棒的禮物;感謝這個連名字的讀音都和我相似的男孩。

  • 2 # 藍藍湖

    我就是家有兩寶,我認為這個要區別對待。1、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大,那麼就應該體現公平合理,而不是大的讓著小的。平時要制定一些規則,比如玩具誰先拿到誰先玩,另一個要協商而不能爭搶。都要看一本書,可以石頭剪子布或者其他方式決定誰先。這樣才能讓孩子有規則意識,家長也不用整天調解矛盾。如果始終要大的讓小的,大的會越來越軟弱,不敢爭取自己的權益。而小的會越來越跋扈,不遵章守紀。

    2、兩個小孩年齡相差很大,超過3歲以上。那麼在最初小的不懂事之前,要求大的讓小的,因為力量相差太懸殊了。等小的大些,也要慢慢建立起規則。

  • 3 # 育兒奶爸

    最近,胡可帶著兩個兒子安吉和小魚兒參加“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安吉和小魚兒的懂事和可愛贏得了觀眾的廣泛關注。

    大家紛紛向胡可取經,問她是怎麼樣教出兩個這樣禮貌又懂事的兒子。

    胡可說,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他們要一視同仁,並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經常和孩子溝通。

    安吉和小魚兒搶玩具的時候,胡可並沒有像大多數父母一樣,要安吉把玩具讓給弟弟小魚兒,而是平等的和他們溝通,讓誰先玩這個玩具。

    胡可接安吉放學遲到了,也會跟安吉道歉解釋

    胡可帶著兩個兒子逛超市,小魚兒非要開啟恐龍蛋,但是胡可明確的表示要付過錢之後才可以開啟。

    小魚兒突然就情緒失控,在地上哭鬧起來。

    相信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都聚誒的很丟臉,要麼就是不理孩子,要麼就是一把拉起孩子就走。

    但是胡可靜靜的看著孩子,也不覺得丟臉,等小魚兒哭完冷靜下來,情緒發洩完之後,再跟他講道理。

    “一視同仁”這四個字,相信很多父母都做不到,很多父母都是端著自己父母的架子,為了維護自己的“威嚴”,覺得孩子什麼都要聽父母的。

    或者是覺得大一點的孩子一定要讓著小的,不然就要受到父母的苛責。

  • 4 # 小獅子媽咪

    沒有道理,這個教育方式是我們之前流傳的比較多的理念,我之前也覺得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還有助於培養哥哥/姐姐的責任意識,然而現實總是打臉的。一直被教育要讓著妹妹的哥哥,因為妹妹總是無理取鬧,而家長卻讓自己忍讓,不公平無處訴說而變得更容易義憤填膺,而總是被讓著的妹妹,不知道真正的對與錯,變得更加人性,很明顯這個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

    這種謙讓方式讓弟弟妹妹無法分辨自己是否做錯了,而倚仗自己小躲過了懲罰,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只會更加惡劣,步入社會沒有人讓著的時候,受到打擊難以恢復,說嚴重了對一輩子都有影響。而謙讓的哥哥姐姐只能將委屈憋在心裡,對父母的意見隱藏在心中,心事重重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而在他們心中已經沒有公平而言了。

    對於父母,這種方式簡單粗暴,但後果嚴重,對於孩子要公平對待,無論孩子大小,這樣給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步入社會也能更順暢。

  • 5 # 做老師的二孩兒媽媽

    而我覺得這個問題呢要理解這個讓這是什麼意思?

    我作為老大,因為他在兄弟姐妹中的位置,肯定是年齡最大的,那麼,在心智發展上也會比其他的孩子要成熟許多,對於兒童來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對於同情心和愛心到成長和建立,兩歲以上的孩子能夠漸漸建立起來的概念。所以說對於老大來說,關愛二寶,給予弟弟妹妹一定的呵護,是孩子心理和智力健康發展的重要標誌。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那麼大寶就是應該讓著二寶的,如果說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能不能表現出對弟弟妹妹的關愛和同情,那麼就需要家長,來給予他們幫助,告訴他們如何去關心他人。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有的家庭會把這個籤讓搞的沒有原則,而讓大寶一味的去謙讓弟弟妹妹。比如說二寶去搶大寶的,玩具,或者是毀掉大寶做的一些作品,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說大寶有了怨言,其實這是完全正常的,要挨批評的應該是二寶,不應該以謙讓的名義來而剝奪大寶應有的權利。

    對於二胎家庭來說,對於兩個孩子的要求應該是把他們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實際上來講,作為兩個孩子,不過是他們有年齡的差距,那麼實際上其他的方面,並不會因為他是老大或者老二,有的時候之所以需要不同的對待,是因為不同的年齡要做不同的事,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認知。

  • 6 # 三寶快樂成長號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會說會教育說,哥哥應該讓著弟弟或妹妹,但是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是不對的,不是一定要讓著弟弟妹妹。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不是說大的一定要讓小的,我那大的一定讓著小的話,大的孩子肯定會覺得不公平。我們家實行的就是公平公正,所有的事情應該是講道理的。

    我會教育我的孩子,你們要相親相愛,有東西要跟弟弟妹妹哥哥姐姐要互相分享,我覺得這樣才是更正確的教育方式。

    當他們發生矛盾的時候,也不能是大的,一定要讓著小的,有的時候確實就是小的沒有道理,所以說還是誰有道理支援誰!

  • 7 # 子謙媽媽育兒經

    那天去朋友家玩,在我的聊天的時候,忽然聽到孩子歇斯底里的大喊,朋友趕忙跑過去看,原來是兩個孩子因為一個玩具吵架了。姐姐說,她想玩,弟弟就是不讓,死死的拽著,不讓姐姐拿走。

    朋友看一個玩具,倆孩子都要玩,就讓姐姐讓給弟弟,姐姐嘟著嘴想說什麼,可最後什麼都沒說,幽怨的看了媽媽一眼,把玩具給了弟弟。

    生活中這樣的教育方式隨處可見,我們總以為大的讓小的天經地義,其實毫無道理可言,就因為她小,就要毫無原則的去讓著他,讓大寶覺得爸爸媽媽很不公平,感覺自己是多餘的那個人。

    不要打著“謙讓”的旗號來傷害大寶,這對大寶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會讓大寶在家裡毫無歸屬感,討好爸媽,不惹爸媽生氣,看似很乖,很懂事,其實是委曲求全,不感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未來的職場生涯中,唯唯諾諾,過的很辛苦。

  • 8 # 佩弦教育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弟弟妹妹加之父母的寵溺,他們就會覺得所有的好東西都是他的,反之他則會想我應該給弟弟妹妹留一些。開始可能是父母強迫他們分享,慢慢的就變成一種習慣,一種享受。習慣分享好東西,也習慣分享帶來的快樂。

    當然不可忽視光強調照顧弟弟妹妹造成的一些問題,比如每次犯錯每次有問題板子都落在哥哥姐姐身上,長時間下去是會影響姊妹兄弟團結的。我覺得《家的N次方》有個好的示例,獨生子薛洋由開始的唯我獨尊封閉到開啟心扉學會分享都是因為宋丹丹演的母親智慧。方法很簡單,有錯誤一起承擔 ,讓他們抱成團有問題一起承擔,這樣才有利於兄弟姊妹的團結。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學習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收到offer,離職後卻被告知崗位取消,可以索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