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月4日,《華爾街日報》發表名為《華為和騰訊陷入使用者資料之爭 後者要求政府介入》的報道,稱華為正在透過其榮耀Magic智慧手機收集使用者活動資訊,以打造其人工智慧功能,例如使手機能夠基於使用者的簡訊內容推薦餐廳。其收集的資訊包括熱門社交應用微信的聊天資訊。微信的所有者騰訊認為,華為的上述做法實際上奪取了騰訊的資料,並侵犯了微信使用者的隱私。知情人士稱,騰訊已要求工信部介入此事。但一位知情人士說,工信部暗示希望騰訊與華為自行磋商解決。
7
回覆列表
  • 1 # 獨孤菜青蟲

    這個事情容易讓人聯想到蘋果收費事件,共同點是兩者硬體供應商與軟體供應商之間的矛盾,不同點是一個是為了錢,一個是為了資料。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誰掌握了資料誰就能把握先機,而硬體供應商與軟體供應商之間誰是資料的擁有者的法律問題,需要一次判決來釐清。在這方面個人傾向於騰訊,但最終結果需要法律的權威解釋。

  • 2 # 足芷伴侶

    騰訊和華為便因為這其中使用者資料問題在近日產生了巨大分歧。

    想做到智慧最佳化,必須透過收集和積累大量的個人資料來做處理分析。即使不做智慧產品,企業也需要使用者資料來最佳化調配自身業務。而恰恰華為就是這麼做的。

    在這種大趨勢下,誰掌握了更多資料誰便佔優。而在這些大公司們搶奪資料時,被牽扯的,其實還是使用者。

    舉個例子先前沃爾瑪就曾提交一項關於物聯網的新專利申請,想透過收集使用者的產品使用頻率、當天使用時間鍛、以及產品在家中位置等資訊,來預測客戶需求並實現定製化廣告等。

    試想一下我買個某私人用品,都要被超市知道了自己放在哪、什麼時間用,想想的確是有些可怕,使用者的隱私就這樣被商家掌握了。

    所以說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騰訊的這一做法!你收集大資料,但前提是你必順尊重使用者的隱私!

  • 3 # 六爺

    先來看看現有的事實。

    華為宣告:否認侵犯使用者隱私,僅在使用者透過手機設定予以授權的情況下收集使用者活動資訊。

    再來講講道理。

    Magic 釋出的時候我在現場,釋出會後結束後,我寫道:

    軟體才是今天的重點,幾乎佔據了釋出會三分之二的時間。為了突出榮耀 Magic 的智慧,趙明假設了很多種使用場景。

    由此可以看出,華為對Magic Live的重視。為什麼?

    硬體生意太不性感了,再加上小米、樂視這樣的對手,說手機廠商在硬體上盈利這事,屬於“操白粉心,賺白菜錢”並不過分。

    其次,“人工智慧”甚囂塵上,手機作為最核心的互動終端,廠商似乎也沒理由作壁上觀。有利益就有博弈,華為、騰訊的核心矛盾是什麼呢?舉個極端例子就能看明白。

    這時候,華為的兩點就值得玩味了。

    首先,使用者授權。關於這點,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很火的“人民日報換頭像”,事後被發現有惡意軟體。它經過使用者授權了麼?當然,並且每個人都是親手將自己照片交出去的。問題其實出在知情權,選擇的背後有沒有隱瞞資訊,華為自己最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慢性咽炎和感冒咽喉痛如何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