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DJ九月

    米高揚設計局研製採用部分隱身設計的雙發單座戰鬥機,為俄羅斯第五代(相當於西方的第四代)。該機採用非常規的三角翼、雙垂尾的鴨式氣動佈局和可調式S型進氣道,機體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和可降低紅外特徵的技術,機身表面和進氣道內也採用了吸波塗層。

    氣動設計

    米格-1.44戰鬥機是俄羅斯為與美國競爭第五代戰鬥機而研發的。米格1.44戰鬥機採用後四代水準的近距耦合鴨翼、無尾三角翼、機腹多波系可調進氣道、雙發、雙垂尾的氣動設計;主翼前緣後掠52°,有前緣機動襟翼,後緣平直,佈置有襟翼和副翼;鴨翼前緣後掠58°,後緣後掠23°,鴨翼前緣根部設計有鋸齒;帶有垂直安定面的雙垂尾外傾15°,安裝在主翼向後延伸的尾撐上;尾撐末端和腹鰭都存在可動偏轉翼面。分得很開的雙垂尾向外傾斜,既有利於隱身,也有利於避開鴨翼和邊條引起的渦流。注意垂尾和發動機噴口之間的水平控制面,這可以用在在特別大迎角時依然保持橫滾控制,上面的垂尾和下面的腹鰭可以把氣流"兜"住,加強這兩個控制面的作用。腹鰭的後半部是活動的控制面,也用來在特別大迎角時控制偏航。

    隱身設計

    其機體大量採用複合材料和綜合紅外特徵控制技術,暴露在機腹的進氣道採用獨特的設計和吸波塗層。由於其機尾採用V形垂尾,垂直安定面外傾角大、面積小,提高了垂直尾翼的效能和隱身效能。此外,其機載武器可全部掛在機腹彈艙內,降低了回波面積。米格-1.44戰鬥機的座艙蓋略顯暗黃,採用了金屬鍍膜處理,用於遮擋住雷達波,使其不能進入座艙內。

    動力設計

    米格-1.44戰鬥機採用前蘇聯留裡卡-土星公司在AL-31F和AL-37發動機基礎上研製的AL-41F發動機。該發動機可以保證米格-1.44戰鬥機做不加力長時間超音速巡航飛行,整機推重比高達11,最大加力推力175千牛,燃燒室出口溫度達到了1910K,而且發控融合了推力向量控制系統,採用俯仰偏轉幅度-15°-15°、航向偏轉範圍-8°-8°的三維軸對稱向量推力噴管。其高空最大巡航速度達2.6馬赫(2500公里/時),超音速航程達2000公里,亞音速航程超過4000公里。

    武裝設計

    米格-1.44戰鬥機可掛載包括射程400公里的KS-172高超音速超遠端反預警機導彈和射程80公里的R-77M中程攔截導彈在內的俄軍機載武器。在其艙內裝滿武器的同時,機上還保留一門30毫米機炮和12~14個外掛點,必要時可增大戰鬥載荷量,擔負空中截擊和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機上裝有後視自衛雷達,與R-73後射型空空導彈配合使用,可對後方敵機實施導彈攻擊。同時配備了"塔康"衛星導航系統,並配備了新型N-014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搜尋距離達250-400千米。可同時跟蹤20多個目標,並保證對6個以上目標同時進行超視距攻擊,由此米格-1.44戰鬥機可充當空戰指揮機,為其他戰鬥機指示目標,並對它們發射的導彈進行制導。

    裝置不足

    氣動複雜

    米格-1.44戰鬥機是一型典型的複雜氣動、簡單飛控的驗證原型機。全機可動翼面多達18處,尤其是腹鰭和尾撐都設計了可調舵面,限制了矢推航向控制和矢推俯仰控制能力。顯示出米格-1.44戰鬥機的主翼俯仰控制能力不足,並且垂尾航向控制能力有限,尤其是大迎角機動時必須依賴腹鰭進行航向控制。後機身兩臺發動機窄間距佈置,噴管彼此相鄰很緊,而且噴管外側緊挨著尾撐,導致了發動機的三維矢推無法在航向方向偏轉上發揮作用。

    鴨翼上的鋸齒也是一種落後的氣動手段,主要用於改善鴨翼渦流的非線性特性,降低飛控控制律的編寫難度。

    隱身能力有限

    雷達艙、座艙和進氣道是隱身設計關鍵。

    米格-1.44戰鬥機作為驗證原型機並未設計雷達艙,無法達到五代機的隱身設計要求;座艙隱身採用覆膜;進氣道採用的是帶有可調唇口的多波系可調進氣道,相當於四代機的設計水平,幾乎無隱身效果。

    整機的雷達回波設計中沒有采用平行法則,如鴨翼前緣、後緣,機翼的前緣、後緣以及垂尾的前緣、後緣,沒有一個角度是彼此平行的,加之鴨翼鋸齒、尾撐舵面和腹鰭舵面的存在,整機存在多達十幾個波瓣,雷達回波面積與三代機一樣。

    該機迎頭RCS(雷達散射截面)大致在2m-5m左右(F/A-22迎頭RCS是0.001m數量級),周向RCS則和與無掛載的四代機一樣。

  • 2 # 麥田軍事觀察

    米格1.44戰鬥機沒法打過F-22的,這是先天問題,因為前者根本按作戰飛機設計,而是做為技術試驗機研發,主要用於氣動佈設方面的設計。

    從技術角度說,該機應有新技術非常多,氣動設計也相當有水平:非常規的無尾三角翼、雙垂尾,機腹多波系可調進氣道、近距耦合鴨式氣動佈局,同時,也是俄方採用複合材料最多有戰機之一。

    但是它的問題也相當多,別看已採用了一些隱身化的設計,比如:表面的隱身塗層等,但是整體設計依然達到不到五代機的隱身標準。

    航電方面也存在問題,只有基本的航電,甚至缺少一款合格機載火控雷達,因為它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方面的東西,後來加上去也更象是一個預想而不是已實現的。它的武器系統也相當成問題。

    俄方只能把它造出,做為技術試驗機,故而沒有成為戰鬥機的可能性,先天設計上基本沒有考慮,後天也沒有重點改進,俄方一直將這個型號做為技術試驗機使用,整個專案進展也相當緩慢。如今這個型號已完成了任務,基本停用了,根本談不上與F22交手的問題,也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

    F22則做為作戰飛機來設計,也許在某些效能上不及米格1.44戰鬥機,但是勝在非常的專業,故而先天上佔據優勢了!其實米格1.44也沒有發展下去的可能性,最終俄羅斯選擇研發的T50,米格1.44也就算完成了自已的任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吐血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