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仙農周小凡
-
2 # 鄉村小廣
只要是種植水果的農戶都知道,每家種植的面積都不是一兩畝的,一般的都有十來畝,甚至更多。水果成熟後,都有一定的成熟期,例如,CROWN梨,隨隨便便每家就能套5,6萬以上的的梨袋,在成熟的一個月期間,必須賣掉,否則就會自己成熟過度,落下了,爛掉。還有葡萄,葡萄到了成熟期,也必須儘快的賣掉,否則也容易出現病害。
假如我們農民自己吧水果拉到城裡去賣,主要原因還是找不到銷售地點,有的地方城管不讓賣,有的地方有別的小販在賣,而且很多的小商販都打著“自產自銷”的招牌在賣水果,咱一個陌生人,人不生,地不熟的,拉著自己種的水果去賣,雖說也能掛著“自產自銷”的招牌,但是很多的消費者根本不認可,寧可去買小商販的冒牌的也不會買咱這真正的。這樣一來就可能會出現滯銷。
農村都有很多的水果代收點,他們會聯絡一些外地的水果收購商,只要談好價錢,收購商一車就能拉上萬斤,一下就能解決掉農民水果的銷售難的問題(雖然價格比較低)。及時不賣給水果收購商,村裡都有很多的水果儲藏冷庫,可以把水果放在冷庫裡面慢慢的賣。
農民為什麼不去城裡賣水果的原因還有很多,寧可便宜點賣給水果收購商,也不能去城裡自己銷售,萬一賣不出去,出現“賣一半,爛一半”,那就得不償失了!
-
3 # 壯鄉阿濤
農民為什麼不進城來賣自家種的水果?其實農村大面積種植的農戶不算多,但種同樣水果的很多,如果大家都豐收,而且沒有人來收購,只拉去當地也賣不出去多少,很多農村都是實行趕集的市場,平常沒有多少人在街上,所以光靠自己賣比較難。
拉去城裡不現實,其實在家種地的都是年齡稍大的人,進城也不便,很多不懂的地方,首先要有車,有車也要算來回運費,油費,路橋費,如果一車拉的不多,而且價格賣不起,那可能就虧損了。沒車的請人拉貨那就更貴了,有些水果還不好儲存,一路上震動就壞掉很多,所以農民基本只會在當地賣賣,或有收購商來收。
-
4 # 維度整合吳俊
如果賣不上價賣不掉的話,還不夠人工費和交通費呢。我們老家就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寧可讓它掉在地裡爛掉,也不願意去把它摘回來。就是因為人工成本太高,賣也賣不出什麼價格。
如果還要到城裡去賣,不但要花時間,還要花交通費。現在很多地方不能擺攤,進城賣個菜,沒有攤位,被城管攆過來攆過去了,不但賺不到錢還受氣。
現在很多水果其實也是供給過剩,尤其是前些年農民自己種的那些果樹,現在都面臨著一個品種落後的問題,果像不好也賣不上什麼價格。
如果不是專業的果園,大多數的農戶種點果樹也是自己吃,給親戚朋友一些。要賣的話也就在附近的農村集市上賣一下,這樣省心省力,能賺點就行了。
小農經濟這種業態現在正在大規模的破滅 ,以後的發展趨勢是專業化的合作社。農民現在種地,如果就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效益的,活都活不下去。
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家裡面的果樹基本上沒人打理,結出來的果子也不好吃,自己都覺得不好吃的東西,幹嘛還要出去賣呢?反正也賣不了。
-
5 # WOODROOT
問這個問題的人想法是好的,可是沒有任何實際經驗和經歷,屬於空想派!分工是社會發展造成的,農民賣東西在附近可以,但是遠了各方面成本太高,往往需求地很遠,需求量也不同!對農民來說,要包車,要面對交警,蔬菜保鮮,顧客挑剔,產品單一!顧客嫌棄不是淨菜,壞的多,怕被吃稱,便宜了還要便宜!還有就城管,市容,交警等維護部門!所以呢,每個行業存在都有他的必然行,你想要乾淨衛生那自己弄,可是你不可能全能,那麼分工是必然的,各個分工都得有利潤這才是合適的!便宜沒有出路的!只是應該有高低,好東西就應該貴,便宜又好不可能!
-
6 # 夜冷清有誰共鳴
這個問題就複雜了,這也是農民的艱難之處。農民自己種的水果要麼就是很多,要麼就不是很多,一般都是十噸幾噸的佔大多數,有幾十噸以上的屬於大型的果園,你太少了都不夠一車,太多了你要分幾次運送。你在當地離自己家裡不遠的縣城,或者城市裡面賣,你想到了別人也想到了,一下子城裡面全是水果,價格自然就便宜了,因為水果它是有時間性的,時間太久會爛掉,所以你不得不便宜處理掉,比留在樹上等人來收還要便宜,更不划算。
這樣你很自然的就會想到去更遠的大城巿裡賣,首先你就要解決運輸的問題,如何裝貨運輸這也是要有點技術的。不是隨隨便便裝上車上就可以的,運輸的過程中會拋來拋去水果很容易破皮,影響水果的外觀,會影響你銷售。這樣你就要買籮筐之類的裝水果,這也是個不少的開支。裝上車你還要會放,你放得不好,沒到半路水果發熱就會全部爛掉,你不但虧掉運費連本錢都虧掉。你要是用帶有冷氣的貨車來運輸,這個價錢更高,但裝貨又少,這種只有專業做批發的人,才會這樣做的,你只賣自己種的水果,必然是能省就省。如此一來運輸風險自然就高。
水果這東西含水份多很容易發燒,一發燒整車貨物都在冒煙,你這車水果基本上就報廢了。你搞水果也有一點點學問的,淋水後的水果,在這幾天是不能摘的,因為水果含水份太多,不能長途運輸,會發燒。由其是這段時間下雨,水果更不能長途運輸,否則賠到你要死,基本上都爛掉,只有有經驗的人才知道怎麼做,一般的你根本就不懂。
好,以上的問題你解決了,就到銷售。去銷售必須要有一個點,在那銷售,大城市要搞文明城市,到處都不準亂擺亂賣,你沒辦法了,唯一的只能去批發市場了。可是批發市場裡面的擋口都給別人租去了,你只能跟這些擋主租,那麼這個租金一定是很高的,因為這是有限資源。這麼大的城市也不過區區幾家而已,你能來,別人一樣能來,價格自然就高了。你不租擋主他自己也是做這一行的,根本就不求你租。
你租好擋口後把水果放進去賣,你要是租一間擋口位置好的,租金會很貴,只怕你負擔不起,自然你就會找個便宜一點的,便宜就是沒那麼好的,這樣自然就會影響銷量,你既沒有銷售經驗,更沒有熟客,加上競爭激烈自然就不好賣,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價格,只求快點賣出去,當你在賣的過程中又不善於算計,那些小商小販是善於算計之人,說你不夠稱又會拿多你1、2斤,小數怕長計,算下來你又少了1、2百斤,等你賣得差不多了,剩下1千幾百斤的時候,你就不敢等了,每天的租金你都吃不消,你只好便宜的賣給其他的擋口老闆。這次的教訓告訴你自己,下一次我再也不這樣幹了!就算爛在地裡我也不這樣幹了,白辛苦一場。你始終想不通為什麼這麼貴的水果我居然虧錢?
所以,農民不敢把自己種的水果拿去城裡賣了!這就是他們無奈之處!前幾年農民的水果能夠賣得去,那是因為有很多的小商小販,這些小商小販都是亂擺亂賣為主,都是打游擊,直接去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小區,熱鬧的街道,所以他們的銷量很好,價錢又便宜,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都是直接跑去地裡收購的,這樣子就少了中間價,少了批發的這個環節,所以他們賣得便宜,這樣一來就起到衝擊市場的效果,巿場上的水果自然就便宜了,現在不準亂擺亂賣了小商小販也就沒了,那麼批發巿場就得那麼幾個,它不是壟斷卻成為自然壟斷,超巿,商場,有擋口的小商小販去那裡進貨,自然就貴了,這就形成了一邊賣不出去爛在地裡,一邊就貴到要死吃不起!
-
7 # 炸管能手
渠道渠道,渠道很重要!
農民不進城來賣自家的水果,原因其實有這麼幾點。
所以說,不是農民不想進城,而是想進不能進。最終農民的水果低價賣給了二道販子,城裡的居民卻越來越吃不起越來越貴的水果。
-
8 # 格格生活錄
第一:農民自己種水果不是不想去城裡賣,是不知道在城裡哪個地方擺攤,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城管,還有就是城市裡不讓拖拉機進城。
-
9 # 襄小滿
1、運輸成本和售賣能力
一般到了水果成熟的季節,當地幾乎都是那幾種水果,本地人的需求量基本不大,想賣的話就要去更遠的城市,但是中間的裝車運輸和卸貨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人力物力付出倒是沒關係,關鍵是去了不一定能賣完,這就讓一部分人犯難了。
2、時間成本和交通工具
像我們這邊的水果為了保證新鮮基本都是早上五點起床摘的,然後大概天剛亮就要去排隊賣,如果要去遠處賣的話拖拉機肯定就不行了,交通工具要換,而且來回運輸的時間肯定要算進去的,每天都是這樣的操作,就會有困難了。
3、城管和到哪裡售賣
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有城管巡邏,想要找一個地方賣水果也是很難辦的。水果上市後果量都是非常大的,零售有時候解決不了問題,價格雖然上去了,但是量上不去,水果耽誤了不新鮮了,就只能丟掉了。
-
10 # 風吹過清風429
過去用摩托車拉荔枝到城裡賣,交警攔車,多少農村的交通工具不是摩托車多半沒有完整手續,……還有就是城管四處追趕跑幾條街……所以久而久之就沒有農民進城賣了,而且現在一些果農都會下鄉收購,雖然可能價格會低一點,但是如果能一次性賣完的話,也可以降低消耗成本
回覆列表
我說一下真實的情況,我有一個表叔去城裡賣菜,他只敢在偏僻的地方擺攤,不是拍城管,也不是菜不好,而是害怕城裡人趕他走。
一到賣菜的季節他很早就得起床,然後挑著菜走六七里路,到了城裡以後不敢進菜市場,只敢在離菜市場很遠的地方擺攤,哪怕就算如此,城裡人還會開車過來叫他別在這裡擺攤,以後也不許。
有一次我去城裡玩,看到表叔在大橋邊賣菜,本想去大聲招呼,卻見一個陌生的男子突然衝到表叔攤位前,一腳把菜籃子踢翻,怒罵道你還敢來。當時,讓我難以置信的是表叔居然沒有憤怒而是帶著討好的笑容攔住陌生的男子的腿,一邊說著大兄弟我馬上就走。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生活不易,雖然現在惡人少了,但是並不是沒有,農村人來城裡賣菜賣水果,如果沒有關係人脈,還是會被城裡人驅趕。
農民不怕苦,可是也有尊嚴,我讀書的時候,週末我和一個長輩賣過甘蔗,下午去地裡把甘蔗砍好裝車,然後第二天早上天沒亮就要起來拉著甘蔗去趕集,一開始我那個長輩家裡用的是人力板車,他在前面拉,我在後面推,上坡的時候最累,下坡最危險。
平常,都是他一個人去賣甘蔗,我都無法想象他是怎麼堅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