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皇帝的寢宮要選在養心殿?
6
回覆列表
  • 1 # 南牆蹲在牆角下

    紫禁城有房屋近9000 間,參照“天子居中”“前朝後寢”的秩序,位於中軸線北部的乾清宮,才是設計中皇帝的正式寢宮。但從雍正開始,8 位清代皇帝卻選擇了偏居西側的養心殿作為“勤政燕寢”的所在。  這裡既缺乏宏大的殿宇,也沒有精緻的園林,甚至不夠寬敞。這些皇帝出於什麼原因,在富有四海的前提下放棄華麗宏偉的乾清宮,選擇擠進不起眼的“養心殿”呢?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最早的記載出自《明宮史》,其中描述了殿名、方位和佈局,卻並未談及功能,只知道包含膳房和司禮監秉筆太監的值房,偶爾還在南邊的無樑殿煉煉仙丹。似乎與皇帝的日常生活聯絡緊密。但自嘉靖到崇禎,並沒有誰真在養心殿久住。  到了康熙年間,養心殿不但不是皇帝的正寢,反而是宮廷造辦處所在地。張誠日記中所涉及的畫匠、雕刻匠、油漆匠、漆畫匠、木匠、金匠、銅匠、裱糊匠等,工作地點應不限於養心殿東次間,可能還包括養心殿東西兩廡,甚至後殿。  但1722 年冬天,康熙皇帝駕崩,養心殿卻展開了逆襲。  先是新皇帝雍正將它作為服喪的倚廬,而且在27 天喪期結束後,繼續賴在其中,遲遲不肯搬入正寢乾清宮。  此外,在雍正猶豫是否入住乾清宮之前,那裡已經停放過順治、康熙兩位皇帝的遺體並舉行祭奠。深受漢文化影響的雍正皇帝顯然對此事有一定心結,他描述的遷宮理由,似乎委婉的表述了這個意思。  當然,最重要的理由是:養心殿比起乾清宮來,實在方便太多。  最重要的,是養心殿的院落佈局足夠緊湊。如果說養心殿前殿是一座複雜的起居室,那後殿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兩居。後殿中間是30 多 的中廳,兩側各有一組60 多 帶衛生間(淨房)的套間臥室。皇帝在紫禁城的絕大多數夜晚,會在其中的一個安睡,皇帝在紫禁城裡的性生活也在此進行。拿它和現在100 多 的三居室戶型進行比照,會發現皇帝真實的居住空間和現代城市中產家庭差不了太多。  對於工作強度遠高於明代皇帝的清代皇帝來說,養心殿的生活的確高效許多。乾清宮做正寢的時代,皇帝起居在1400 的大殿中,日常活動還要和10000 廊院中的諸多房間發生聯絡。而養心殿時代,這一切都在這座別墅大小的工字殿內解決了。  清朝皇帝將寢宮從乾清宮遷往養心殿,與其說是臨時起意,不如說是新的宮廷生活方式將他們逼出了大而無當的乾清宮。

  • 2 # 談史論新

    2016 年 9 月底,一場有關紫禁城皇帝寢宮養心殿的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展覽背後,是養心殿長達 5 年的封閉維修。這片紫禁城最神秘的區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淡出人們的視野。

    ▍2016 年,6 月 11 日,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的將養心殿內文物包裝運出,迎接百年來最大規模的封閉修繕

    ▍9 月 27 日,參觀者在首博“走進養心殿”展覽上用手機拍攝用養心殿文物還原的寢宮場景

    紫禁城有房屋近 9000 間,參照“天子居中”、“前朝後寢”的秩序,位於中軸線北部的乾清宮,才是是設計中皇帝的正式寢宮。但從雍正開始,8 位清代皇帝卻選擇了偏居西側的養心殿作為“勤政燕寢”的所在。

    ▍養心殿與乾清宮在紫禁城中的位置

    ▍養心殿區俯瞰,近處單層歇山頂帶抱廈殿堂為養心殿,右上角重簷廡殿頂建築為乾清宮

    這裡既缺乏宏大的殿宇,也沒有精緻的園林,甚至不夠寬敞。這些皇帝出於什麼原因,在富有四海的前提下放棄華麗宏偉的乾清宮,選擇擠進不起眼的“養心殿”呢?

    一座手工作坊的逆襲

    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最早的記載出自《明宮史》,其中描述了殿名、方位和佈局,卻並未談及功能,只知道包含膳房和司禮監秉筆太監的值房,偶爾還在南邊的無樑殿煉煉仙丹。似乎與皇帝的日常生活聯絡緊密。但自嘉靖到崇禎,並沒有誰真在養心殿久住。

    ▍養心殿的締造者嘉靖皇帝,這位出身藩邸的皇帝一生都在不斷挑戰舊禮制和規範,他對紫禁城和皇城進行了許多改建

    它第二次被詳細描述,已經是 1690 年(康熙二十九年)。一位叫做張誠的法國傳教士寫道:“它(養心殿)包括當中的正殿和兩翼的配殿。正殿朝南,有一大廳和兩大間耳房,一邊一間。正廳前留有約十五呎寬的走廊,僅有粗大木柱承頂,木工精細,雕樑畫棟……”

    ▍養心殿正殿外觀,與張誠 17 世紀的描述基本相符

    後面張誠筆鋒一轉,“我們進入左手一間,看見裡面滿是畫匠、雕刻匠、油漆匠。此處也有許多大櫃,放著許多書籍。”最後張誠描述到:“這座宮殿的一部分屋宇是供工匠們使用的,專作紙紮玩器,其製作之精巧令人驚奇不已。”

    此時的養心殿,不但不是皇帝的正寢,反而是宮廷造辦處所在地。張誠日記中所涉及的畫匠、雕刻匠、油漆匠、漆畫匠、木匠、金匠、銅匠、裱糊匠等,工作地點應不限於養心殿東次間,可能還包括養心殿東西兩廡,甚至後殿。

    ▍清康熙造辦處銅灑金瑞獸尊,這件銅器的設計和一部分加工很可能是在養心殿內進行的

    除了人來人往的造辦處,張誠的日記還記錄:1690 年 1 月到 4 月間,他曾 7 次在養心殿與康熙皇帝交流數學、哲學、醫學和機械製造的問題。不單是他,徐日昇、安多、白晉等西方傳教士都是這裡的常客。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66 歲的皇帝還在養心殿接見了羅馬教皇的使臣嘉樂。

    ▍盧浮宮所藏掛毯,其中描繪著西方傳教士向康熙皇帝講解天文學的場景,它們多數發生在當時的養心殿

    雖然張誠提到“(養心殿)另一間耳房是皇上臨幸此殿時晏息之處。”但此時,康熙皇帝的正式住所顯然是一街之隔的乾清宮。

    如果將養心殿與乾清宮比較,就會發現它似乎先天就不具備帝王正寢的樣子。

    ▍養心殿與乾清宮對比(作者自繪)

    養心殿遠離中軸線,前部也沒有像樣的廣場,主要入口是個朝東的偏門。進入宮院,除了被附屬用房包圍的外院,就是一個擠得滿當當的內院。正殿看似 9 個開間,其實是用三開間再分隔的。宮殿雖然有兩進,距離卻近的要命,穿堂兩側的空間還沒老百姓家的院子寬敞。

    且不說比乾清宮,就算從東西六宮中拎出一個來比較,也沒有明顯優勢。

    但 1722 年冬天,康熙皇帝駕崩,養心殿卻展開了逆襲。

    先是新皇帝雍正將它作為服喪的倚廬,而且在 27 天喪期結束後,繼續賴在其中,遲遲不肯搬入正寢乾清宮。

    ▍這位穿西裝戴假髮逗弄老虎的男子,就是雍正皇帝,雖然這個場景也許從未發生過,但追尋時髦挑戰成規,的確是雍正皇帝的特點

    對於這個變化,雍正皇帝的解釋是“……朕持服二十七日後,應居乾清宮。朕思乾清宮乃皇考六十餘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實不忍。朕意欲居於月華門外養心殿,著將殿內略為葺理,務令素樸。朕居養心殿內,守孝二十七月,以盡朕心。”

    如此看來,“於心不忍”“務令素樸”似乎是主因,但這一住可不止 27 個月,而是雍正的整個餘生。他之後,所有的清朝皇帝都不約而同選擇在養心殿常住,成為定製。

    這僅僅是雍正皇帝偶然決策的結果麼?

    為什麼是養心殿

    天子居住在乾清宮,是明朝的規矩,但並非每個皇帝都遵守。比如嘉靖皇帝就在 1542 年一次未遂的宮廷刺殺後就逃離了乾清宮,躲到西苑度過餘生。明清易代,乾清宮被毀,第一位住進紫禁城的順治皇帝,其實長住在位育宮(今保和殿)。所以算起來常駐乾清宮的清代皇帝只有康熙一位,還談不到嚴格的定製。

    ▍乾清宮現狀,主體為清嘉慶朝重修

    此外,在雍正猶豫是否入駐乾清宮之前,那裡已經停放過順治、康熙兩位皇帝的遺體並舉行祭奠。深受漢文化影響的雍正皇帝顯然對此事有一定心結,他描述的遷宮理由,似乎委婉的表述了這個意思。

    當然,最重要的理由是:養心殿比起乾清宮來,實在方便太多。

    ▍養心殿與周邊殿堂關係(作者自繪)

    養心殿位於內廷區南緣西側,北與西六宮相連,南側緊鄰御膳房、庫房,東面隔街就是通往乾清宮的月華門,向南出內右門就是橫貫紫禁城東西的乾清門外橫街。與前朝、慈寧宮和後來建設的寧壽宮緊密聯通,來去方便。

    而且雍正還把掌管樞密要政的軍機處設在養心殿南側的內右門外,商討軍國事務近在咫尺。

    但最重要的,是養心殿的院落佈局足夠緊湊。

    ▍養心殿區功能佈局(作者自繪)

    跨入養心殿東南的遵義門,很難感受到這是一片 5000 多㎡的院落。兩組院落東西長,南北窄,進出流線都足夠簡短。除了外院 C 型的侍從值房、內院東西對稱的兩組佛堂外,皇帝日常生活的工字殿和圍房緊密的佈置在宮院的北側,穿行其中,顯然比乾清宮那用於典禮的大院方便許多。

    工字殿總面積 620㎡,是養心殿的核心建築,也是皇帝名副其實的家。它分為前後兩殿,中間由穿堂連線。歷經雍正、乾隆兩朝的改建,這座建築已與康熙年間的“手工作坊”大不相同。

    ▍養心殿工字殿區現狀室內佈置(作者自繪)

    前殿中部為明間,大約 150㎡,安設華麗的寶座和藻井,中央高懸雍正皇帝手書“中正仁和”匾,是養心殿最氣派的大廳。但皇帝日常的朝會,還是會選一旁更舒適的東暖閣,它不但是“垂簾聽政”的發生地,更是雍正之後皇帝最常用的餐廳。

    ▍養心殿明間

    ▍養心殿東暖閣,現狀按照同治朝兩宮垂簾聽政狀態佈置

    東暖閣北部有三個隔間,類似休息室,它們偶爾會作為皇帝休息或齋戒的場所。

    ▍勤政親賢

    它西面的套間,是乾隆皇帝創造的三希堂,這幾乎是養心殿內最小的房間,靠窗的小隔間只有 4.8㎡,乾隆帝把自己最喜愛的三幅書法和無數文房珍玩收藏在這裡。為了強化這個小世界的奇妙,他將 18 世紀中國最新奇的室內裝修技術——落地鏡、通景油畫等悉數引入。

    ▍三希堂

    三希堂向北,連線一區複雜的 2 層中庭,是皇帝的私人禮佛室,庭中放著 4 米多高的紫檀木佛塔、47 張唐卡和 56 尊佛像。中庭西邊有個小房間,存留著這裡最初的名稱——“長春書屋”

    ▍養心殿佛堂

    “長春書屋”再向西是 1774 年(乾隆三十九年)添建的一座 20 多㎡的小室,名叫“梅塢”,可透過西窗看到幾株樹木,大約是養心殿中唯一有些園林意趣的所在。

    如果說養心殿前殿是一座複雜的起居室,那後殿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兩居。後殿中間是 30 多㎡的中廳,兩側各有一組 60 多㎡帶衛生間(淨房)的套間臥室。皇帝在紫禁城的絕大多數夜晚,會在其中的一個安睡,皇帝在紫禁城裡的性生活也在此進行。拿它和現在 100 多㎡的三居室戶型進行比照,會發現皇帝真實的居住空間和現代城市中產家庭差不了太多。

    ▍養心殿後殿與現代三居室住宅(120㎡)的同比例比較(作者自繪)

    ▍養心殿後殿寢宮龍床“又日新”

    後殿兩側,東有體順堂,西有燕禧堂,各 100㎡,分別是皇后與妃嬪侍寢前後的休息室,周圍還有28間圍房,每間面積不過 10 多㎡,應當也是妃嬪隨侍的房間。同治年間,慈禧和慈安兩位太后曾暫居體順堂和燕禧堂垂簾聽政。兩宮太后與皇帝同住在這麼侷促的空間中,當時的養心殿真有點大雜院的味道。

    其實,與清以前史籍中描寫的皇帝居所相比,養心殿算不上豪華,大多數房間的牆面都是用紙裱糊,乾隆時期的旨意甚至提到“(養心殿)後殿五間頂槅不必糊蠟花紙,糊平常白紙。”即使一些看似花費巨大的區域性裝修,比如同治大婚時對後殿東耳房“同和殿”的裝修(體順堂前身),雖雲耗費白銀 1.9 萬兩,也並未達到倦勤齋或樂壽堂的豪華程度。

    ▍遠離養心殿的寧壽宮倦勤齋,大量空間被通景畫覆蓋,其餘遍佈精細的竹木雕刻和玉石鑲嵌,被認為是紫禁城裝飾最豪華的房間之一

    如廁等日常活動也沒有想象中方便,雍正朝很長一段時間,在西圍房隨侍妃嬪的“便器”,都暫置在後院簡易的“板棚淨房”之中,取拿都頗費周章,舒適度還趕不上普通的大戶人家。

    但對於工作強度遠高於明代皇帝的清代皇帝來說,養心殿的生活的確高效許多。乾清宮做正寢的時代,皇帝起居在 1400㎡的大殿中,日常活動還要和 10000㎡廊院中的諸多房間發生聯絡。而養心殿時代,這一切都在這座別墅大小的工字殿內解決了。

    清朝皇帝將寢宮從乾清宮遷往養心殿,與其說是臨時起意,不如說是新的宮廷生活方式將他們逼出了大而無當的乾清宮。

    一直被模仿

    養心殿剛被選為皇帝的正寢,它高效的空間模型就成為皇家建築的樣板。

    才登基的雍正皇帝,很快就在圓明園中仿造了一座“養心殿”。這座複製品叫保合太和殿,處於圓明園的勤政親賢景區。它的南明間抱廈、前後殿穿堂連線的格局,都在刻意模擬著養心殿。

    ▍圓明園四十景圖中的“保合太和殿”

    雖然保合太和殿並非圓明園內的主要寢宮,但絲毫不影響皇帝們對它的喜愛。嘉慶皇帝曾寫道“勤政殿東為保合太和,軒庭宏敞,行樹幽深,長夏清晨,每於茲庭中披閱奏摺,境界清涼,不覺炎暑……”在保合太和享受清涼的嘉慶皇帝,或許感受到不少養心殿的熟悉氣息。

    模仿養心殿的極致作品誕生在乾隆晚年。當時,這位 70 多歲的皇帝正動用巨大的財富修建自己歸政後的養老宮殿——寧壽宮。

    ▍紫禁城寧壽宮(作者自繪)

    乾隆把一生中最中意的殿堂園林在這座未來的太上皇宮內一一寫仿,從保和殿到建福宮花園,從淳化軒到同樂園戲臺,各種模仿秀爭奇鬥豔,當然也包括他住了多半輩子的養心殿。

    這座養心殿的仿品,名稱只改了一個字,叫做“養性殿”

    乾隆帝自稱,“予構築養性殿於寧壽宮,以為倦勤後寢興之所”。

    如果說保合太和殿的模仿,還偏向寫意,那麼養性殿,幾乎從名稱到內容完整把養心殿正殿“copy”了一遍。兩殿平立面都極為相似,連殿前偏西的抱廈都幾乎原樣複製。乾隆還下旨“養心殿西佛堂現供之佛,將來聯移居寧壽宮之養性殿時, 應移於養性殿之西配殿。”

    ▍養性殿,與養心殿外形幾乎沒有分別

    有趣的是,相較於養心殿所處的紫禁城偏西位置,養性殿被安置到寧壽宮的中軸線上。這似乎表現出乾隆皇帝心中天子居所應有的位置。

    即便坐擁如此逼似的仿品,乾隆依然捨不得告別養心殿的真身,很多證據表明。這位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也沒有搬出那座他住了 59 年的院子。

    ▍乾隆帝晚年朝服像,他是在養心殿居住時間最久的皇帝

    長期以來,養心殿都是紫禁城裡新鮮玩意兒的試驗田。雍正年間,它第一個安裝了進口玻璃窗。乾隆元年(1736 年)一年內,郎世寧等為養心殿的 6 個位置繪製了 8 幅西洋風格的通景油畫。1921 年,養心殿安裝了紫禁城第一部外線電話,15 歲的溥儀坐在暖閣的炕上,給北京的社會名流挨個打騷擾電話。另外,這裡很早就鋪設了彩繪瓷磚和西式木地板,養心殿隨著帝王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左圖為三希堂外間西牆乾隆時所繪通景畫,與地面瓷磚和外間門洞相得益彰,頗具文藝復興透視畫的特徵。右圖為養心殿後殿華滋堂入口,可見尺度巨大的成對座鐘和屋頂的西式電燈

    ▍1922~1924 年養心殿東暖閣佈置,不但寶座換為西式,背景所繪畫作已帶有明顯西方近代風景畫特徵

    1924 年 11 月 5 日下午,已遜位 12 年的溥儀被命令在 3 小時內離開紫禁城。慌忙出宮的他,連隨身的私人物品都來不及拿全。就在十幾個小時前,他還安安穩穩的睡在養心殿的龍床上。這次匆忙的離開,才算給養心殿與清代皇帝的關係畫上了句號。

    ▍1924 年 11 月,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時養心殿後殿狀況,被褥凌亂,牆上的牆紙已經開裂,照片中間的電話彷彿剛剛結束通話

  • 3 # 老豬的碎碎念

    先糾正一下標題,並不是明清所有的皇帝的寢宮都選在了養心殿。

    作為準確的描述是,自清朝雍正皇帝胤禛開始,養心殿才成為了雍正帝之後皇帝的寢宮。

    養心殿這個地方建造的時間是明代嘉靖年間,在雍正帝以前,養心殿除了順治再此小住過之外,其他時期是作為宮裡的內務府的造辦處的工作單位存在的,主要職責就是讓工匠再次製造宮廷用的物件兒,一般的時候明朝皇帝們都是住在乾清宮,當康熙皇帝龍御歸天之後,就停靈在了乾清宮,所以等工作狂人雍正胤禛上位之後,他心裡對停屍的地方是畏懼的,大晚上睡覺估計相當的不踏實,但又要工作,看一下養心殿的位置,大家就知道為什麼要雍正選在這裡作為辦公和起居的地方了。

    看位置圖得知,養心殿緊緊挨著乾清宮,離白天上朝的地方太近了,既不用搭公交,也不用乘地鐵走兩步就上班了,這樣的工作哪裡找去。所以自雍正後來的皇帝們,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養心殿做為自己寢宮了,到雍正兒子乾隆的時候這裡重新進行了裝修改建,徹底的成為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多功能的小宮殿了,到大清亡了的那天結尾,一共有八個清代皇帝在這裡居住,這裡經歷了太多的歷史事件,發生了太多的愛恨情仇。

    怎麼樣,大家對這裡是不是興趣盎然了?老豬自然不會讓你們失望,我親自去過走進養心殿的超級大展,裡面全盤都是養心殿的故字號文物,來,上眼吧。

    養心殿建築形制是一個工字的殿,一共是面闊7間,通面闊36m,進深3間,通進深12m。

    屋頂是黃色琉璃瓦的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捲棚抱廈。

    養心殿的出處非常值得一講,它是出於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翻譯成現代話就是人要修心養性最好的捷徑是降低自己的慾望。進入養心殿後你會覺得非常亮堂,這是因為養心殿是玻璃採光,玻璃據說都是當年從西域進口的,當年價格不菲。大概說養心殿的結構和佈局,一進門就是中正仁和殿,說是殿,其實很小的,這個殿上面懸掛了雍正親自書寫的《中正仁和》匾,東邊就是清末最為著名的東暖閣,這裡就是慈禧和慈安當年垂簾聽政的地方,現在這裡還陳設這當年的那張龍椅,西邊就是勤政親賢殿,上面也懸掛著《勤政親賢》匾,面積更小,據說是當年和大臣們關門密探的地方,旁邊就是非常有名的三希堂,這裡是乾隆小博物館,在這裡乾隆放置了大量的文物,乾隆這個塗鴉狂魔在這裡親自在各種文物上蓋章寫續,還有小佛堂、梅塢是專為皇帝供佛、休息放鬆的地方。

    養心殿的最後面就是皇帝最最最私密的寢宮了,共有五間,設有床,皇帝就是在這裡臨幸後宮的嬪妃們。給皇族造人添磚加瓦,後殿的規制是有房五間,東五間作為皇帝的正房皇后的勢力範圍,西五間才是其他的女人比較貴妃嬪妃常在等人的臨幸處。在清末同治的時候,兩宮皇太后垂慈安和慈禧分別住在東側的“體順堂”和西側的“燕禧堂”,這樣就可以隨時控制皇帝處理政務,實屬方便。就這樣在這裡統治了大清四十八年,這裡成為了政治的中心。

    最後上2張養心殿最後的當家人,溥儀和皇后婉容在養心殿最後的影像,

    自此之後,天下大同。

  • 4 # 妙樂法林宮

    乾隆皇這怎喜歡蓋章,大概跟后妃辦完事兒也要來一下!右屁蓋上"養心殿寶",左屁屁蓋上"笑納朕御龍精之寶"!可惜價值百億的"龍精之寶"失蹤了!可誏"周公永康百雞精之王寶印"給追美了!

  • 5 # HuiNanHistory

    大家都知道,養心殿自雍正時起開始成為清帝的“寢興常臨之所”。但早在順治、康熙年間,就已有養心殿作為皇帝寢宮的記載。例如,蔣良騏《東華錄》有云:“順治十八年正月丁巳七日夜子刻,章皇帝賓天,先五日壬子,不豫,丙辰,遂大漸,召學士麻勒吉、王熙至養心殿,定上御名,立為皇太子,令草遺照。 ” 這段材料記錄了順治駕崩之地正是養心殿,說明養心殿早在雍正以前就投入使用。

    那麼,雍正帝為何要將養心殿闢為自己的寢宮呢?按照雍正本人的說法,乾清宮是康熙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地方,他若此時立刻入居,則內心有所不忍:

    朕持服二十七日後,應居乾清宮。朕思乾清官乃皇考六十餘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實不忍。朕意欲居於月華門外養心殿。著將殿內略為葺理,務令素樸。朕居養心殿內,守孝二十七月,以盡朕心。

    不過,雍正在釋服以後並未搬至乾清宮,反而繼續居住於養心殿,他對此解釋道:“朕在養心殿辦理政事,坐臥不離此處者三年,而三年內每遇暑天,未有如此殿之涼者。”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養心殿的地理位置十分獨特,可以說是聯絡前朝和後廷的中樞之地,這或許也是雍正擇其為寢宮的原因。

    總而言之,雍正以後的皇帝沿襲了他的傳統,都將養心殿作為自己的寢宮。

    當然,養心殿只是清帝在紫禁城中的寢宮,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五位皇帝更喜歡居住於圓明園。以道光帝為例,他首次駐園的時間是道光三年正月十二日,直到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圓明園駕崩為止,他平均每年要在圓明園中生活260天,而最長的一年則是道光二十九年,駐蹕時間竟然長達355天。皇帝在圓明園中的寢宮有九州清宴、長春仙館等處。

  • 6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養心殿一個被開發為商住兩用住房的是雍正皇帝。明朝這裡只是調理御膳的廚房,清順治在這裡居住並去世。雍正開始成為皇帝起居辦公的生活場所。

    雍正皇帝是很有決斷並敢於擔當的的人。比如,如何安葬孝莊太后,他爸康熙一輩子都沒解決,他說葬也就葬了;清西陵說建也就建了;從皇帝專有住房乾清宮搬到養心殿,說搬也就搬了。

    養心殿與乾清宮比起來格局上有先天的不足,畢竟這裡原計劃也不是給最高領導用的。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封閉就比較好保安,小就不會太空曠,日子過的就會像過日子的日子。不說別的,就是冬季取暖,想來也比四面冷山的乾清宮要容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貓咪的眼睛珠子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