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州禪武
-
2 # 一隻奶糖
不知道題主所謂的隱居是指哪種?
是因為城市壓力大要去山中靜靜心?
還是就此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剛去了武當山回來,答一答關於武當山的話題。,下有渣圖,只是配合文字,武當山美景沒放進來。
來山中靜靜心那可以選擇到道觀清修幾日,學學道法、太極、養生等。武當山的道觀是允許我們這些俗人來清修的,跟著師傅們的作息,聽聽課學一些道家的學問,也算是小隱居幾日。
這是紫霄宮道長們的住所,外面人是不讓進的,我從上面默默的拍了一張……
也可以簡簡單單住在武當山的民宿裡,武當山的民宿基本集中在太子坡停車場、南巖停車場、南巖停車場去金頂的那個路上就是榔梅祠附近,這些地方的賓館就是在山裡,窗外就是武當山的美景,隱居於此,小住幾日,每天都可以出來溜達溜達。
這是我住的民宿窗外的景色,環境還不錯在太子坡那邊,就是蟲子有點多……
就此歸隱不問世事那這個隱居的話,得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吧,可以購買一處穩定的宅院。自耕自足還是有困難,可以每週下山採購……
長期隱居不太現實的,畢竟山中的道長們食物都是自己往上背,也還是挺辛苦的,天天到賓館那裡吃的話……那還是要有經濟基礎。
另外一種歸隱法就是出家了。道家講緣分,需要看是不是與道法有緣,才能決定能不能出家。首先要打雜3年,之後看有沒有師傅願意收你,能堅持下來的人很少,所以,這個隱居方式也挺難的。
其實在武當山裡住也稱不上什麼隱居,哪裡都有人,就算是出家在武當山清修,也是要在景點工作的,每天四五點下班回去休息。問隱居在哪裡,首先應該想清楚隱居的目的是什麼。
-
3 # 泫潤
到景點隱居是隱不下來的(人多吵雜,無法靜心),要想真正隱居要找一個非景點的小宮觀,目前五龍宮尚未作為景點開放,比較適合隱居。武當山周圍區域官山,鹽池河境內可以找到許多適合隱居修煉的地方。
-
4 # 小小星空大夢想
你要去隱居?山上每天比三里屯人都多!多得很!真想隱居,還得往無人區送,無人區加個油都1500,不過可以看節目。武當山是真不行,門票140,大巴100,還就只管一天,山上最差的住宿280一天,睡外邊一天就得凍死。吃飯更貴,超市3塊的泡麵,5塊錢,這是最便宜的了,炒菜能貴到你懷疑人生!如果是出家,那更是要嚴格考核,學歷一本,有道家信仰,還有各種要求,不過可以吃肉結婚,和山下的人生活一樣,該做功課的時候就做功課。升遷不大容易,也不興溜屁拍馬請客送禮那一套。想隱居,還請自重
-
5 # 泡魚兒
想去武當山隱居?你這是想要成仙啊!哈哈,開個玩笑~
要問武當山最適合隱居的地方,找賈爺啊!
賈爺是誰?
武當山上有一百多位道士,姓賈的有三位,但能叫賈爺的卻只有一位。
在紫霄宮背後的展旗峰上,有一個不太被人注意卻又非常重要的地方——太子洞,相信很多遊客都沒有去過這裡。德高望重的賈爺就住在這裡。
太子洞是一個天然洞穴,洞高約10米,寬約15米,深約12米,相傳是淨樂國太子真武大帝修行的地方。在太子洞正中放置著元代的小石殿,殿內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青年時代的塑像。洞前下坡的兩個平緩處有當年張三丰練功時使用過的一大一小兩個八卦形石臺。賈爺就在洞內神像左側的狹小空間搭床睡覺。
見到賈爺時,一位信徒正在他的口述下抄寫經文,賈爺就坐一邊和藹的看著。
告別時,賈爺從殿內拿出一袋山棗,挨個分發到我們手上。
偏僻的太子洞,賈爺四十年如一日虔誠地守護自己那顆平靜的修行之心。
如果您真想去武當山隱居,推薦您去清微道院。
方圓八百里的武當山脈,歷朝歷代修建了無數道教廟觀,進入明代,武當山被朝廷頒旨封為“大嶽”、“治世玄嶽”,一時貴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由此可見這裡是有多麼的吸引人。
從金頂下來,過太和宮皇經堂,經吊鐘臺,再沿著山路往山下走約兩公里——這條路也是武當山的南神道,在妙華巖東面,便是清微宮。
清微宮建於明永樂十年( 1 4 1 2 年) ,是武當山九宮之一,後因年久失修逐漸廢毀。因為這個地方地處陽坡,周圍群峰拱衛,古柏參天,冬暖夏涼,加上游客很少會來到這裡,非常清靜,是武當山年老退隱的道長修養的地方。
如今,這座遠離紅塵,環境古樸,與金頂遙相對望的道院,是張三丰第十四代傳人鍾雲龍道長棲隱修煉、閉門授徒的清修道場。
在清微道院,我們席地而坐,靜心聆聽得道長者談天論地,受益匪淺。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心若靜,何處不是隱居地?
-
6 # 清風影視君
武當山方圓八百里皆是修煉的絕佳之地。
劉師崇道長,號:玄中道人,湖北武當山人,系武當三豐派第十五代玄裔弟子,傳統道家文化探賾者,道家太極修真文化研修實踐者。
回覆列表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閒逸瀟灑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徑去才能體會得到,更高層次隱逸生活是在都市繁華之中,在心靈淨土獨善其身,找到一份寧靜。
在我看來武當山適合隱居嗎?不是,那是旅遊景點,只不過換一個地方,沒人識,偷個懶,心情不好時走進樹林躲一躲,想看人就走到景點看看人流。
其實真正的隱居不在乎城市還是農村,最重要是人心的處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