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羊咩成長
-
2 # 北極星辰2017
幼兒園做作業其實是不合適的,小孩子過早握筆沒有好處。現在很多孩子握筆,讀書姿勢不正確,都是在幼兒園養成的。幼兒園更應該注重的是孩子其他方面的開發,如動手,說話,講衛生等,而不是寫作業。很多幼兒園老師都是臨時的,教的知識也不一定對,孩子一旦錯了以後很難糾正。所以本人覺得幼兒園可以識字,可以拼音但不要過早應試,讓孩子寫各類作業。
-
3 # 油城娟子
據豆媽瞭解的情況是,公立幼兒園在課堂上會教孩子寫字、畫畫、看書、做手工等,課後都沒有佈置家庭作業。但是私立幼兒園都會佈置家庭作業,而且私立幼兒園大班開始佈置的作業以數字、拼音、寫字為主。對於幼兒園的家庭作業說辭很多,豆媽認為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你家娃讀的幼兒園佈置了作業,而且你也不可能轉園的情況下,請以平常心對待,往好的方向看。
從幼小銜接來看,幼兒園裡適當書寫作業是必須的,不然孩子上了小學,會比較吃力,其他小朋友都會寫,就他不會寫,無形中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寫作業也是培養孩子學習好習慣的一種,在幼兒園孩子沒有完成作業,老師也不會怎麼樣,但是等孩子上了小學,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意識和習慣,勢必會影響孩子對知識的積累。
至於家長輔導問題,家長可以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喜歡學習,在快樂中學習的角度出發。這樣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豆媽碎碎念:
1、好習慣從入學開始就養成
2、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
3、讓孩子得到鼓勵和肯定
4、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輔導作業並不是監視或代替。一旦孩子在家長的監視下做作業,就會對作業產生厭惡和排斥的心理,作業當然會越做越慢,越做越差。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家長可以拿一本好書,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安安靜靜地一起學習,也可以拿起沒有完成的工作,和孩子一起完成自己的任務,把孩子當成同伴。
(圖片來自於網路)
-
4 # 南腔北調人
孩子上幼兒園,每天的作業倒並不是很多,但作業都必須需要家長幫助下才能完成而不只是輔導。但是做為孩子的啟蒙階段,適量的作業再家長指導下完成,這是不錯的,為什麼這麼說?主要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1.增進親子關係
孩子上幼兒園,不管是認識的字還是動手能力都還不是很強。佈置適量的作業必須父母指導下完成,這是增進親子關係很好機會。
比如:安全作業,必須念給孩子聽,由孩子判斷對錯,再指引孩子來完成作業。還有很多手工作業,孩子只是打下手,也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在玩中點滴知識慢慢積累。
2.家長能力的提升
作業種類各異,涉及多方面,家長動手能力就必須提升,同時還必須去學習。就比如:幼兒園有個樹葉貼上畫,需要有構思、創意,尋找契合主題的樹葉等等。促使家長與孩子一起成長,在老師的督促下更為用心去學習並培育孩子,還能挖掘出家長的潛能才藝。
3.孩子膽量鍛鍊機會
在幼兒園學到的兒歌、舞蹈,讓孩子大膽的表演,煅煉孩子的膽量與表達能力。
4.為上小學打下基礎
養成放學後做家庭作業的孩子,上小學後,寫家庭作業已經習以為常,會淡然接受,而不會產生抗拒心理。孩子是很樂意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的,往往是家長為了教導孩子作業,減少了看電視、刷手機的時間而不樂意。而且認為上幼兒園不需要寫作業的錯誤觀念影響。
5.瞭解平時老師教學質理
透過孩子對作業的理解,可以瞭解老師教育方式是否得當。對於教育說明知識點是否更利於孩子的成長。就比如:我孩子以前總喜歡吃辣條,但是自從老師充分形象說明辣條的有害性後,我家孩子幾乎再沒買過辣條吃。
-
5 # 蓮霧釋迦
不知道提問主要是說的是哪方面的家庭作業,如果是畫畫呀手工這些,那可能是需要家長進行協作的,但是如果純粹的就是語文數學,寫字計算等方面的,幼兒園確實不應該佈置太多,如果僅僅是但孩子容易適應一年級,那也僅是個學前教育過渡而已,不需要做太多的家庭作業。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個取決於當地的氛圍,和幼兒園的氛圍。
如果同一個幼兒園內的其他老師,都會佈置家庭作業,而且家庭作業也需要家長的輔導才能完成,那作為其中的一個老師,肯定不會搞特殊,和其他老師不一樣。她也會要求家長輔導。
相反,如果同一個幼兒園內的其他老師並不佈置功課,也不要求家長輔導,那某個特定的老師自然也不會對家長輔導有要求。
另外,老師的教學計劃和家庭作業肯定是受到幼兒園的管理層(或者更高一層的老師)的監督的。而管理層的理念,則與當地的教育氛圍息息相關。
如果當地學業競爭激烈,幼兒園的宣傳點很可能就是儘早傳授小孩子小學知識,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那麼,管理層自然要求老師備課的時候著重家長的參與。
而如果當地的氛圍是孩子在幼兒園有個快樂的童年,那管理層的理念很可能是培養孩子各種技巧(畫畫,唱歌等等),並不需要家長的參與。那老師備課時候自然不會吃力不討好,對家長有所要求。
相信很多家長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也有很多家長每天下班回來已經很疲憊了,並不想過早、過多地參與到僅僅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的家庭作業中。
但是,家長需要理解,如果其他家長都在輔導孩子作業,而你沒有,你的孩子便比其他孩子少了一份資源。國內稀缺的優秀的教育資源決定了,孩子必須與同齡人競爭,就必須適應當地的氛圍。當孩子需要高考時,拿美國的培養方法並不能幫他考得更好。當其他老師都在佈置功課、要求家長輔導,而你沒有完成,你的孩子便慢了一步。
所以,從根源來上說,並不是老師怎麼要求,是孩子所生長的環境,決定了他能有怎麼樣的學習生活。有更多資源的父母,可以選擇他們覺得更好的環境。但大多數的家庭,孩子生長的環境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