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化肥人陳輝

    常言說:“兒女再好,不如半路老伴”,其中的道理要早明白。

    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我也是心情沉重,有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但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真實的生活,即是沒有辦法逃避,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現實。人終歸有一天會變老,會喪失了勞動能力,靠別人來贍養。我們傳統的養老方式都“養兒防老”,從古至今,在民間一直遵守著這個不成文的規定。

    然而,常言卻這樣說的:“兒女再好,不如半路老伴”,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老祖宗留下的老話,都是非常有道理的。這些常言都是祖祖輩輩的經驗之談,也是無數個先人的智慧結晶。祖先這樣說,肯定不是空穴來風,都是在生活中的經歷過的。

    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人都知道,一些比較剛強的老人,很少去折騰兒女,兒女養老無非就是給她們做做飯,洗洗涮涮一下。還是舉個例子來說明:母親肺癌6年,只有在病重的那段日子,才用兒女端屎幾次,其餘時間都是靠攙扶著自己去廁所。甚至在生病期間,還要侍候身體很好的父親。

    而父親卻不知心疼母親,雖然兒女對父親這樣比較不滿,卻也沒有辦法,只有在父母身邊總留有看護的人。而父親身體老了,習慣了被別人照顧,而我有時候出去一會,他這時候才想起來老伴的好處。畢竟兒子不能時時刻刻都守在他身邊,而父親習慣了屋裡方便,收拾不及時會氣味難聞。

    在記憶中,不管母親身體如何,父親不僅不聞不問,還依然讓母親伺候他。從小到大沒聽到剛強的母親呻吟過,不過她的兒子繼承了她的秉性,讓母親一生活得很有尊嚴。現在父親唸叨最多的就是母親,我估計他也是內心感到後悔,在一直折騰我的時候,想到母親病那麼重的時候,他也沒照顧過一次,心裡會感到一些愧疚吧。

    透過這個真實的例子,就是想說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老伴要互相照顧,懂得互相疼愛,兩個人身體老了,能夠互相有個照應。即使兒女再好,畢竟還得去討生活,也不能達到老兩口互相照顧的無微不至。

    “兒女再好,不如半路老伴”,這個常言說的不是兒女不孝,而是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再好的兒女,也不能天天24小時守護著你,因為畢竟經常有事情離開。而老伴就不同了,可以無時不刻都在一起。所以老祖宗告訴我們,老伴要早點知道互相疼愛,因為即使是半路老伴,也比孝順的孩子照顧的周到。

    因為我透過生活中瞭解,懂得了這個常言的重要,所以教育兒子,要做就做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也教會了他洗衣做飯,告訴他將來成家立業要做個好丈夫,只有兩個人一起白頭偕老才最幸福。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常言說:“兒女再好,不如半路夫妻”,老伴在老年的時候,甚至比孝順的子女更重要,哪怕是半路老伴,只要兩個人心心相印,互相疼愛,晚年才會更幸福,其中的道理要早點明白!

  • 2 # 張望鹽井

    兒子照顧爸爸,覺得是自己的責任,也是自己的一項任務。爸爸活一天就要照顧他一天,爭取做一個孝順的兒子。

    老夫老妻之間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互相照顧是一種幸福。總是希望自己的老伴身體能夠痊癒,能夠健康起來,在今後的日子,有“四條腿”走路(兩人攙扶),彼此之間互相陪伴,相依為命。

    所以老伴的照顧,是發自內心的期盼,是在為自己做事。

    兒子的照顧與老伴的照顧,肯定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區別,是很難統一的。

    老人的責怪和不滿意肯定也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做兒子的心裡不要著急,也不要煩躁,盡心盡力的把老父親照顧好就對了。

    九十幾歲的老人要麼不得病,一得病應該就是臨終關懷了。兒子也應該年紀不小了,經歷了人間的冷暖,對任何事情都已經看淡了,一般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何況是自己老父親的“糊塗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學攝影,如果用手機的話,哪款APP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