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圓明抱拙0

    智慧的教育與知識的教育。

    一個是智慧系統,一個是知識系統這是中西文化的差別之處。

    相對於西方的這種教育體系,中華古老的智慧他也有自己的教育體系。西方的這種教育體系,它一個最基本的特點,他必須造儀器才能來研究萬物,而所用的思維方法就是邏輯方法。中華的智慧,他教授運用宇宙界的高階生物儀器:人的身心來了知人的本質,基於這個基礎才去瞭解天地萬物。中華的這種方法,它能夠首先發展人自身的妙德妙智,用西方的話來說,就是讓人自身首先進化。西方的知識系統,因為是基於儀器實驗而有的,而思維方法又純粹是抽象的思維,所以他們的這種教育方法無法產生智慧。東方的教育方法,它能產生智慧,西方的教育,它是知識的教育。這就是東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別。這100年以來,我們去學西方的文化,忘記了中華文化這種古老的智慧,不知道中華古老智慧中有哪些內涵,不知道中華智慧與西方的科學知識體系,他們各有特長,他們完全可以互補。由於這個緣故,我們尊重西方的文化,但對中華的智慧,我們早就捨去了,所以我們變的沒有智慧,這樣的結果,我們只能不停地搬運西方的成果,我們對西方的文化也缺少辨別能力,更為可怕的結果,我們這樣的文明創造,至多是西方文明的一個仿製品。現在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多問題呢?為什麼有那麼多層出不窮的困境?正是因為我們缺少了智慧,我們學到了西方的知識系統,但是我們丟掉了中華古老的智慧系統,這就是我們所有問題的根源。

  • 2 # urna風之度0

    回答這個問題,先從最基本的來說。

    一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個人以為,教育的本質:順應自然稟賦,激發多維潛能,透過自律他律自勵他勵,傳承文明,認識自我,創新未來,達到生命個體對自然、社會、自我、未知的自由。

    二東西方的教育,如果從教育本質來說,出發點不出,終點也不同。

    1中國教育,要“去我”。多“教”少“育”。

    中國教育受專制思想的影響,潛意識裡存天理滅人慾,東方教育裡面很少有關於自我的認知: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我是誰?誰是我?等等。從而導致千人一面的知識與技術教育,人是工具的目的,而不是人是工具的主體。即教育出來的人,是為社會服務的工具,個人,不是教育啟蒙的目的地。個人,只是一種思維、知識的順從者。

    中國教育多的是對“知識”(what\how)等外在東西的認知,所以,喜歡教授知識本身,很少傳授“知識”本身從何而來(why),如何思考、觀察、試驗、檢驗、構架而來。中國教育界,目前考核知識較多,所有的東西都是已知的,所有的答案都是已知的,沒有無限的不確定性。一言以蔽之,所有的教育是讓學生認知已知。

    所以,中國基礎教育,沒有開設思維課,沒有邏輯學知識的傳授,沒有批判性知識的傳授,只有答案與順從。學生普遍地缺乏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訓練,日夜陷於繁瑣知識解決的迷宮之中,做題,做題,再做題。

    多“教”少“育”,指中國教育重視知識教育,忽視實踐動手能力,忽視生存生活能力。所有的考核,以書面為主,導致中國的“工匠精神”的缺乏。即教育出來的,都能談道理,但動起手來,眼高手低,質量低下。因為華人,骨子裡瞧不起“勞力者”。中國教育也缺乏對學生的生活教育,沒有相關的培育體系。

    2,西方教育,要“尋我”。少“教”多“育”。

    西方教育注重“我”的認知,注重公民教育,讓孩子們對自己權利、義務、責任有覺醒與意識;相對於中國,學生的知識技能要缺乏,但思維技能(邏輯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工程思維能力等)、生活技能明顯強於中國。

  • 3 # 趙小明心理團隊

    蘇聯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學說——最近發展區。

    我們國家建國初期說起,那時的教育制度是從蘇聯引進的,這是有歷史上的原因的,在此不做討論。從蘇聯引進來的還有心理學,其實心理學是教育學的本源。一個國家確定用什麼樣的心理學原理,就決定了其所採用的教育學方法。

    我們一開始使用的教育心理學裡的最重要的原理,是出自蘇聯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學說——最近發展區。學過心理學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人,因為他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最大的影響就在於我們對這套學說的應用。

    什麼是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什麼意思呢?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透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

    說個大白話,那就是假如當一個孩子的能力為80這個等級,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應該設定到100的等級。100和20之間的差異就叫做“最近發展區”。

    根據維果斯基的研究我們發現,當對孩子的教育略高於孩子的平均智商發展水平的時候,可以有助於孩子向上提高,這就是“最近發展區”原理。

    西方選用了另外一套學說——自然成熟說

    西方則選用了另外一套學說——自然成熟說。意即讓孩子的大腦自然的去成熟。

    這背後還有一個原因:美國曆史上有一個非常重要、具有指標意義的訴訟案,即布朗訴訟法案。布朗訴託皮卡教育局案是一件美國史上非常重要、具有指標意義的訴訟案。種族隔離的法律因為剝奪了黑人學童的入學權利而違反了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中所保障的同等保護權,學童不得基於種族因素被拒絕入學。因為本判決的緣故,終止了美國社會中存在已久白人和黑人必須分別就讀不同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現象。

    官司打贏後,不但不允許學校裡有種族歧視,也不允許有差生歧視。所以即使有的孩子可能智商低,學校也不能篩選他。所以,美國的教育在孩子未成年前,無論是哪個階段,一般不透過增加教育難度來發展孩子的潛能,從而進行篩選。

    “最近發展區”VS“自然成熟說”

    1、西方教育制度的優勢

    這兩種教育制度都各有其優劣勢。比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教育制度的優勢在於,孩子在大學畢業之前,相對來說都不會遇到特別嚴厲的考試對他們進行篩選。所以相對來說,西方的教育制度確實更寬鬆一些,特別是初中升高中,不會像我們這樣有重點高中的排名。所以他們在大學之前整個學習過程相對來說學得比較輕鬆愉悅,沒有太多的學習壓力。這也正是讓我們中國家長常常羨慕的談資。

    2、西方教育制度的弊端

    但是另一方面,這種教育制度也有它的弊端,它會造成許多孩子的基礎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少很多基本的常識。很多西方的成人甚至做不了口算,可能出去買菜都算不清楚的。再比如他們對很多地理的基本常識都不太瞭解,他們甚至不知道除了本國之外的一些國家在哪裡。以前很多美國的總統就犯過這樣的錯誤。這就是西式教育的弊端,使得很多人成年後沒有學到多少東西,缺少了應有的基本常識。

  • 4 # 圓明抱拙0

    教與育

    教什麼?育什麼?這裡面的學問大有講究

    現在我的不停的搬運山寨西方的文化體系,包括現代的教育體系,這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 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創造性。一切唯西方為尊。這是10O年以來我們捨去了自己古老的智慧造成的。於西方的文化可以學,但要引用中華智慧,來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學習。中華的智慧是什麼呢!?中華的智慧是內證的學問,它裡面包含了完美的心理學、超級的智慧哲學、主客統一的超級認知法、本有神性的根本教育、天人一體能量大道運化方法、完人聖人真人超人的教育方法等,這些方法能夠開啟人內在的妙能,這些方法就隱藏在古老的經典中,因為我們沒有與西方文化進行溝通,所以無法發現裡面的奧妙,我們放棄了古老的傳統,等於就是放棄了自己的大創造,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無法大創造,只能不停地搬運西方的理論成果。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還有一些人要大力提倡西方的批判性思維,但是效果甚微,為什麼會這樣?

    這樣來解釋批判性思維:反思性思維是對觀點和被認同的知識所採取的主動的、持續的、仔細的思考;其方式是探究知識具備什麼樣的支撐,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結論。”以中華的習慣,這叫反觀、內觀、學而不思則殆,不同點在於,一個是注重於對自我的內心深層反觀,一個是在內心對外部的支援進行反觀,兩者看起來有差別,其實未必。華人對於內在的反省,他能啟開人的本覺妙作用,西人的方法重邏輯,一個是立體的思維,這個是直線的思維。瞭解東西方這種思維的區別,問題就好解決了。我們是不是放棄中華這種智慧?然後再去學西方的反思方法?西人的方法他就圓滿了嗎?有沒有把這兩種方法融合在一起的超級思維?我們進入深度的思考,就會發現西人這種批判性思維,她其實不太圓滿,中華古老的智慧也值得我們弘揚。

    最有意思的是,中華古老的智慧方法,他有訓練體系,廣博微妙,數千年一直在流傳中,我們去研究的話,會發現中華的智慧方法,他也用邏輯方法,因為他與人的本覺結合了,這種中華邏輯是一種超邏輯性思維方法。而中華文化中的這種本覺思維,西方文化中,他是沒有的,這思維達到的境界,以及他了知天地宇宙所獲得的成果,西人更加聞無所聞。現在的教育問題,我們尋找解決的方法,第一想到的就是從西方文化中尋找,這造成的結果就是不停地搬運西方的文化,永遠跟在西人的後面拎草鞋!!! 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從中華智慧中尋找妙方呢!?只有從中華智慧中尋找超級的方法,才能真正開啟中華教育的智慧之門。這個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了?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大創造,本身就是一種批判性的思維。

  • 5 # 熊丙奇看教育

    教育的本質,應該都一樣,就是讓每個受教育者更完善,每個人生活更美好。當下很多對中西方教育的評析,並非出於教育的本質,而是用非教育的視角評價教育。於是製造東西方教育的對立,而其實,從教育本質出發,中國學校教育和西方學校教育,當互相學習、借鑑。

    從關注教育者個體的完善和成長看,西方學校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培養,因此教育的評價體系更多元,學校也給學生提供更個性化的教育。這樣的學校教育,其優勢是能促進個體個性發展,但一些基礎學科的學習成績可能較差。而中國學校教育,則由於評價體系單一、教學模式單一,而存在千校一面的問題。這樣的學校教育,其優勢是學生知識教育比較紮實,但忽視學生的個性、興趣培養。所以,西方學校教育目前的問題是怎樣適當提高學生的基礎要求、學習成績;而中國學校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給學校自主權、學生選擇權。

    另外,在不同國情下,教育所承載的功能是不同的。相對來說,西方學校教育主要完成教育功能,學校按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包括高中學校也並不追求升學率——讀完大學要不要上大學,是學生自己的事。而中國學校教育當下承載了很多非教育功能,社會把教育作為實現公平的出口,底層把教育視為命運上升的通道,這讓學校教育變得功利,教育變為轉變人身份的工具(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每個受教育者就因獲得不同教育資源,在名校或非名校學習,而被等級化、身份化),工具理性令教育偏離教育本質,而且,所有推進教育關注學生個體完善的努力,都受制於功利的現實環境。這是中國社會存在嚴重教育焦慮的根源所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是,減少教育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因素,讓教育關注教育本身,迴歸到人本身。

  • 6 # 圓明抱拙0

    中國現代這種教育他有沒有可取的地方?

    造成這種狀態原因,在於我們丟掉了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都是基於本性而施設。這是根本之處。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在學西方的文化,把西方的所有成果,我們都搬來了,把它當成教條的機械性的真理而進行灌輸教育,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學了多少有用的東西呢!?我們一踏上社會都完全用不上。而關於人的本性妙德妙明的教育,用自己的身心來了解客觀事物,這是傳統的智慧,現代的人都聽不到了。這可以看出,造成這種教育的困境,它的根本原因,這是把西方的科學與中華智慧對立起來造成的局面。本來,中華的文化各大系統,都是基於對人本質的徹底究竟的了知而建立的,在古人叫天人之秘,西方的文化,他的宗教、科學、哲學雖然非常發達,但是對於人的本質,他還至今無法瞭解,西方的文化就是在探究實相過程中展開的,而中國的文化是基於實相來建立的,這兩者有著根本的差別。但是我們學西方的文化忘掉了自己的根本之處,這樣,就不會進行創造性的轉化西方的文化,教育形成這種僵硬的局面,一點都不奇怪,這是他的歸宿。如果我們不看到教育這裡面深刻的背景,那麼,我們還無法找到問題的根本主宰。我們總是責怪社會,責怪教育局長,其實根本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聖人的智慧來指導我們這個時代,很多時候我們都變得目光短淺,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問題的表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個月的寶寶喜歡側著睡,對發育有什麼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