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愚木草堂01

    這世上,任何職業都是神聖的,但很多神聖的事業因利慾薰心的人存在而卑劣。這個社會缺少什麼我們就呼喚什麼,之所以我們現在有那麼多人呼喚醫德,說明我們的醫療行業確實存在著失德;在醫療商業化的今天,謀取利益是天道,這無可非議,但~醫生拿提成吃回扣比比皆是,層出不窮且毫無例外,比如一個心臟支架回扣一萬多元的事情,不惜患者的家徒四壁,甚至人財兩空。。。。對患者毫無憐憫之心,完全喪失了一個做人的良心和良知;過去說醫者仁心,懸壺濟世,那說的是中醫,而且是民間中醫。。。。《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摘自孫思邈的大醫精誠之片段》

  • 2 # 古代民間故事

    對於一個醫生來說,重視醫德修養,尊重職業道德,忠於職守,竭誠為病人診治應該是有一個道德標準的。醫者一身繫著病人的安危,切忌粗心大意,敷衍塞責。探脈診舌,問起始原因病因,憂患飲食之節,起居之度,或傷於毒,應盡察細毫,切不可花言巧語地口頭應付,或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攻其一關,不顧其它,往往會導致舊病未除,新病復起的不良後果。

    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和情志,比治療外感疾病要困難的多,如不察視仔細,問題問得巧妙,就得不到正確回答,有時很難把握真正病因,從而無法進行治療。

    歷代名家都認為醫學是仁術,對病者要關心、體貼,做到竭誠盡智,全力救治。孫思邈主張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他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分親疏貴賤,把所有的病人都當做自己的至親好友看待。當醫生的應摒棄一切私心雜念,不問年齡老少、容貌美醜、聰明愚蠢、屬何民族、性格特點,都要精誠診治。

    治病亦不分生熟親疏,即使是有宿怨舊恨的人家,也絕不拒絕診治。在此,有一個小故事為例:

    元代朱震亨主動去貧病之家診治,尤其照顧“困厄無告”的病人。相反,對於那些頤指氣使,盛氣凌人的豪貴,不僅不予逢迎,而且藐視。有一次“權貴人以微疾來招,危坐中庭,列三品儀衛左右。先生脈已,不言而出。乎下人追問之。先生曰:“三月後當為鬼,猶有驕氣耶?”

    治病貴速,一髮千鈞,凡病家有請,就不顧艱險疲勞,立即出診。孫思邈對於求治的患者,總是有求必應,做到了“勿避艱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

    元代朱震亨更是不憚路途遠近,有請必往。“四方以疾迎候者無虛日,先生無不即往。雖雨雪載途,亦不為止。他說,“病者度刻如歲,而欲自逸耶?”病人熬過一刻勝於一年,痛苦不堪,我怎能圖自己的安逸呢?病家求藥,不求其償,不要報酬;其困厄無告者,不待其招,窮困病苦的人,只當奉送。

    故歷代醫家擇徒授藝,都要挑選心誠意專的人。即使是名醫的子孫,也不一定都能克紹萁裘,繼承家學。

    明代著名兒科醫學家萬全,共有十個兒子,沒有一個能繼承父業的。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臨死之前,曾諄諄告誡他的兒子說:“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書萬卷,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鉺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清史稿・葉桂傳》)這段話是值得令人深思的。

  • 3 # 為健康代言

    醫德醫風的建設在醫患關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醫療行業的“白衣天使”,不僅需要承擔起救死扶傷的重任,還需要與患者建立較為和諧的醫患關係。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核心價值觀是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是任何行業的本質和根源。

    醫德是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它是一種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特殊表現。不同職業,由於擔負的任務、職務的物件、工作的手段、活動的條件和應盡的責任等的不同,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道德意識、習慣傳統和行為準則。醫德就是從醫療衛生這一職業特點中引申出來的道德規範要求,它主要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三方面的關係。

    1.醫生與病人

    醫務人員與病人的關係是醫德關係中一個主要的方面。醫療衛生工作必須為病人服務,醫務人員的最高職責就是與疾病、不衛生作鬥爭,保護和增進人們身體的健康,醫德的好壞直接關係著人命的安危。明代龔廷賢說:"病家求醫,寄以生死",說明醫務人員與病人這一醫德關係是生死所寄,性命攸關的,它涉及千家萬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管著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影響面很廣。

    2.醫生之間

    醫務人員之間的道德,是醫德關係中處理好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之間關係的重要前提和保證。一個醫院,要形成優良的醫風、院風,就必須用醫德來協調醫務人員相互之間的關係,依靠各方面的團結協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援,相互配合,使整個工作有機統一地、有節奏地、有成效地進行。醫院只有以高尚的醫德來協調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才能使醫療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3.醫生與社會

    醫德還表現在醫務人員與社會的關係上。現代醫療衛生已發展成為社會性的事業,社會功能已大大擴充套件和加強。醫院和醫務人員的道德觀念不僅要考慮到某一病人的利益,對某個病人負有道德責任,而且要顧及整個社會的利益,對社會和群體負有道德責任,使這兩方面達到統一。

    每個醫務人員都必須在道德上懂得善惡、美醜、是非、榮辱,以及在情操、舉止等方面應有的品格素質,遵循高尚的醫德行為準則來協調上述幾方面的關係。

  • 4 # 如如不動之月光

    有些人覺得,醫德就是我花了錢,就必須看好病,病沒好就是因為醫生沒醫德導致的。醫院就是賺錢的,醫生有醫德就該免費治療,還包好。

    拜託,要是有所的病都能治好,那現在地球上的人類不都長生永生了?

  • 5 # 流淚的話劇

    大家發現沒有?涉及“德”的行業,不多!

    醫德、師德……,還有嗎?

    商德有嗎?警德有嗎?兵德、官德、法德呢?

    答案呼之欲出了!凡是惹得起的,都先拿道德綁起來,再毒打多方便啊!

    什麼是醫德?按時上班,不遲到,不早退,聽領導的話,不罵人,不隨地吐痰,不亂搞男女關係……,做個好人,醫生就是遵守公共道德的人,只是上班給人看病,賺錢養家罷了。

    所以,醫生遵守公共道德,就是醫德。

  • 6 # 怪才48

    不小病大治,

    不大病治終身,

    不需手術儘量不手術,

    如;蘭尾炎,腸梗阻,膽炎。

  • 7 # 使用者262792656829

    醫德就是能治的病給好好治,儘快治好;不能治的病實事求是告訴家屬,同家屬商量一個好方案;自己治不了,別人能治的病,痛快的轉給別人;危重病人先處理,不要給人誤事;心思放在病上,不要看人下菜。

  • 8 # 三處1

    醫德只是一個概念,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理解,但是,大多數人理解統一的時候就出現了所謂的底線,其實這個世上哪有什麼醫德,良心之類的東西,那些都是弱者對不可抗拒的力量時的一些希望而已。

  • 9 # 知行軒主人

    醫德就是待遇和勞動付出平衡讓當事人心態穩定,以敬仰的姿態去對待勞動所呈現的表像。單純的脫離待遇問題片面的去強調醫德,是把意識離開了經濟基礎看問題。在根本上搞錯了。此類事情是亟待糾正問題,強化意識作用可以一時有效,但是就如打了興奮劑只是一時有作用。

  • 10 # 實話王之有可能是憤青

    醫德就是一種職業道德,因職業特殊,所以專門出臺了一種規範,用來約束他們!沒什麼特殊的,你只要知道,人無完人,從古到今有幾個聖人,就明白怎麼看了[摳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鉤通線怎樣調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