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運動168
-
2 # 咯咯咯的鴿
飛機由創造到如今不知不覺已走過了百餘年,它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隨著今天的飛機向大型化發展,有利的是運載量加大,單位人/貨物飛行成本降低,飛行平民化。不利的是每次空難,都涉及幾十到上百人遇險,使世界陷入悲痛。
那麼,為什麼不如問者所說的為客機加裝降落傘呢?
這首先就涉及到目前商業飛行的意義: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降低成本,讓更多人坐上飛機,提高利潤(航空公司)這就是利益問題。
作為航空公司,利潤是第一位,要求高的利潤首先是飛機✈️成本不能太高,如果飛機加裝降落傘,那麼一家支線客機少則幾十噸,大的洲際客機則到達幾百噸,想要加裝降落傘承受住這麼重的飛機,必須要有足夠的大小和強度。這就造成了飛機上空間的佔用
一架飛機的飛行成本是以 萬 為單位計算的,公司想賺錢就必須努力塞更多人和貨物(當然有一定限度)如果你加裝了降落傘,飛機就會加重許多,而傘張開時受力的機身結構就必須加強,這就可能導致飛機空間不足,減少載量的同時增大油耗。
同樣是成本,因為飛機的精密性,高安全性,維持飛機運營的地面維護同樣成本高昂,如果再維護多一個複雜而龐大的部件無疑又給保養增加了難度,加大了成本。
然後是飛機制造商
作為飛機制造商,如何製造更輕,更耐用,飛行成本更低,製造成本更低的飛機是他們一直以來的追求。
輕:意味著飛機不能盲目加重。
耐用:飛機部件就要儘可能簡單,數量少。
飛行成本低:就要求飛機輕的同時氣動性好,發動機能耗少,減少飛行阻力,減少油料消耗。(短途還能減少載油減重)
這個樣子要不是有特殊要求才不會造出來呢
製造成本低: 這和飛機結構簡單,耗材少,設計時間短,單架飛機投入人力物力少有關。例如蘇聯的圖——114(116)客機,
就改自圖95戰略轟炸機,這無疑減少了許多設計時間,減少了設計支出,同時和圖95的部分零件通用也有利於飛行零件量產化,降低成本,而加裝降落傘是無論如何也降不下成本的!單價高,也不利於航空公司採購。所以如果不是國家專機等特殊要求,是萬萬不會自作多情加個“沒用”的東西的。
接著是實用性:也許我們印象中的空難往往是這樣子的,一架飛機高空中引擎著火,盤旋,絕望中墜落。。。。。。
但其實更多的空難發生在近地面甚至就在地面:
因為在飛行中飛機狀態相對平穩,所以發生意外機會較少。
而在地面上則不同了,起飛時飛機要在有限的跑到拉昇,引擎需要開到80%以上,輪胎會接觸地面,機襟會開啟,這就會引起振動,誘發故障。或者因為氣流或鳥類甚至是其他飛機的干擾引發空難。
降落時難度更大,除了上述起飛的困難外還要加上處理好高度,降落速度等等。稍有不慎就會使飛機撞擊地面引發空難
相關視屏在 billbill 的網站能免費觀看空難紀錄片《空中浩劫》有10+季超過100集,每集超過40分鐘,建議看ACI字幕組的,英語十級請無視~( ̄▽ ̄~)~
降落傘的原理是加大空氣阻力是飛機減速,而在低空,降落傘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使飛機減速,那麼,飛機該墜毀還是得墜毀,不能保護人員安全。相反,飛機墜落後降落傘還有可能蓋住飛機,導致人員無法逃出!
再說高空,現代飛機在良好天氣下發生故障的機率其實真的很小,而且及時有也未必機毀人亡。更多的是在惡劣天氣下的飛行,引起飛機結構損傷造成的空難,但在惡劣天氣下,連飛機都自身難保,和況開啟降落傘?巨大的風速會讓拖著降落傘的飛機難以控制,雨和冰雹可能是降落傘失效,一旦發生類似問題,飛機發動機早已停機(也有可能在反推狀態減速),根本不可能擺脫危險。
綜上所述,我們更應該在危機發生時積極配合機組人員指揮,把生命交給經驗豐富的機組成員。運氣好我們也許能遇上 “薩利機長”呢(在哈德遜河面迫降拯救了上百人)
展望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也許飛機逃生艙也未必不可及,在人類“最強飛機”——太空梭上,其實已經設計有了逃生艙(未實用),但願有一天,我們乘坐的飛機也能裝上,保證我們在高空上的安全。
全文完,感謝閱讀
回覆列表
其實前期已經有這樣的創意設計了,就是把客艙設計成一個箱體,在緊急情況下脫離,透過降落傘著陸。估計目前要麼是技術不成熟要麼是成本太高,就像神州返回艙,底部還需要反推火箭發動機,造價的確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