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暖線上
-
2 # 夏天裡的夏天
鏡子絕對算得上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每天都會照一照,用來正正衣冠、理理髮型,如今的鏡子大部分是用玻璃製造的。而在古時候,鏡子是用銅造的,就是青銅鏡。青銅鏡除去正衣冠外,也是一種很美的工藝品。儘管古代的銅鏡比不上現代玻璃鏡子的清晰度,但其藝術性絕對是後者望塵莫及的。鏡子背面鑄有精美的紋飾或文字,精細的製作體現了古代高超的製作技術水平:繁複的紋飾、各種銘文,令人眼花繚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經過歷朝歷代的沉澱,深埋地下數千年的銅鏡為何至今仍不鏽蝕呢?這算是個讓人費解的謎題。人們查閱古籍研究銅鏡製作時的材料比例發現,《周禮·考工記》記載道:“金錫半謂之鑑隧之齊”。意思是其成分為銅佔50%、錫佔50%。
那後來的銅鏡呢?近代學者對其進行科學分析,發現各時期的銅鏡合金成分含量比例差異較大。從戰國開始,銅鏡合金中普遍含有鉛,鉛的加入提升了銅鏡的鑄造質量。根據考古研究,漢唐銅鏡中的成分含量比例比較合適,銅佔60%~70%,錫佔23%~25%,鉛佔4%~6%,如此鑄造出來的銅鏡不僅鏡面光亮,而且照容效果好。
那麼,銅鏡是怎麼被製作出來的呢?
銅鏡的製造需要兩部工序:制模和澆鑄。首先要製作精美的磨具,兩片對合後,從一邊的小孔中往裡面澆鑄已製作好的錫、鉛等金屬的融化銅汁。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氣泡的產生、降低熔點,還能增加其硬度。等到冷卻後就可以取下磨具,這樣,新的銅鏡就被鑄成了,背部有著清晰的線條圖案,銅鏡本身也具有光澤。
當然,萬萬不能忘了一道重要工序——打磨開光或加入反光材料,只有這樣才能照出容貌來。戰國到西漢時都是用鉛粉磨鏡,到了東漢、北宋時期用水銀磨鏡,元明時期則是使用水銀和錫。史料中都有所記載,據《呂氏春秋·達鬱》中記錄,先秦兩漢時,人們是用白氈蘸著“玄錫”來磨鏡開光的記載,漢鏡也有“和以銀錫清且明”、“和以玄錫清而明”的銘文。
銅鏡被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黑,因此銅鏡需要常常磨光。一般由專門手裡拿著工具的人沿街敲打,婦女聽到聲音後便紛紛出來磨鏡,這還有個好聽的名字——“驚閨”。古時的繪畫作品中就有這一狀況的勾畫。
-
3 # 為愛無憂
這個問題好,比如鑽石是最硬的東西,用什麼來打磨光滑呢?鑽石就是用鑽石粉打磨出來的,所以打磨並不困難,即便是同硬度的粉也能打磨出來,如果讓我猜測,應該是用石頭粗磨,然後再用粉料細磨。
回覆列表
中國鏡子產生於殷商時代,為銅鑄造而成的銅鏡。
這種鏡,一面磨光發亮,一面鑄刻花紋。因銅鏡主要用於照出自己的面容,故也叫「鑑」或「鏡鑑」。戰國時,銅鏡就開始盛行,製作亦輕薄精巧。到漢代,製作更加精美,花紋除幾何圖形外,還有鳥獸、人物等。東漢中期至魏晉時,出現了浮雕的畫像鏡,精美絕倫。唐代,制鏡藝術尤為講究,打破以往圓形鏡的模式,創造了八稜、菱花、海棠花等式樣,平脫鏡、螺鈿鏡則更新穎別緻,富麗堂皇。
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過研磨拋光製成鏡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於化妝的銅鏡。公元 1世紀,開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鏡。中世紀盛行與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貴金屬小盒中的便攜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