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雪寒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語: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哲學家,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於普魯士薩克森州勒肯鎮附近洛肯村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

    尼采哲學在當時曾經被當作一種“行動哲學”,一種聲稱要使個人的要求和慾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的哲學。他的哲學具有傲視一切,批判一切的氣勢。這正是他的哲學被後現代主義欣賞的重要原因。

    後現代主義對傳統哲學和現代哲學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對尼采哲學卻情有獨鍾,後現代主義者從尼采哲學中吸納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尼采哲學的基本思想觀點,甚至尼采的哲學風格。尼采哲學中的消解傾向成為後現代主義的精神支柱,尼采絕沒有想到,他成了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先驅。

    對他來說,哲學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學思索。他創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態迥異的奇特哲學,展示自己的哲學思想。他的哲學無須推理論證,沒有體系框架,根本不是什麼理論體系,是他對人生痛苦與歡樂的直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就已開始了對現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儘管物質財富日益增多,人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機械模式壓抑人的個性,使人們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創造文化的衝動,現代文化顯得如此頹廢,這是現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縮。尼采指出,要醫治現代疾病,必須恢復人的生命本能,並賦予它一個新的靈魂,對人生意義做出新的解釋。他從叔本華那裡受到啟示,也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意志。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傳統的基督教道德和現代理性。在認識論上,尼采是極端的反理性主義者,他對任何理性哲學都進行了最徹底的批判。他認為,歐洲人兩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創造物,附屬物。人生的價值,人的一切都寄託於上帝。雖然自啟蒙運動以來,上帝存在的基礎已開始瓦解,但是由於沒有新的信仰,人們還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尼采的一句名言“一聲斷喝——上帝死了”——是對上帝的無情無畏的批判。他借狂人之口說,自己是殺死上帝的兇手,指出上帝是該殺的。基督教倫理約束人的心靈,使人的本能受到壓抑,要使人獲得自由,必須殺死上帝。尼采認為,基督教的衰落有其歷史必然性,它從被壓迫者的宗教,轉化為統治者壓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殺死了作為神的上帝,又迎來了資本的上帝,資本化身的上帝。尼采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被資本奴役,不會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但他的“上帝死了”的呼喊,斷喝的啟蒙價值是不能低估的。

    尼采對現代理性也持批判態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學家開刀,他指出哲學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歷史感,幾千年來,凡是經哲學家處理的一切都變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無非是把流動的歷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恆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現實。結果是扼殺了事物的生滅變化過程,扼殺了生命。他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了偶然性的,動盪不定的,從而無法捉摸的世界。他說,實況是沒有的,一切都是流動的,抓不住的,躲閃的。哲學家的第二個特性是“拒絕感官的證據”,顛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證據是真實的,可信的,只是對它們加工時才塞進了謊言。哲學家的第三個特性是混淆始末,他們否認生長過程,進化過程。哲學家的第四個特性是運用語言中的“理性”強制人們犯錯誤。“是”與“存在”混為一談,弄假成真,弄真成假,矇騙無知的人們。他認為,從蘇格拉底到現代人都狂熱的訴諸理性,是很荒謬的。人類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給人帶來自由和幸福;然而結果恰恰相反,理性處處與人的本能為敵,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如果我們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尼采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結局是悲慘的。他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他的思想的發展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在他生活的年代能夠理解他的人寥寥無幾,可怕的孤寂始終包圍著他;最後,病魔緩緩地悄然而至,甚至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反過來,人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他的患病與疾病的折磨,他的生平與著作都是無法想象的。

    但是,任何一個沒有偏見的人拿起尼采的著作,都會發覺它們才氣橫溢、光彩奪目、豪氣沖天。當然,這裡面也夾雜了誇張和神經質式的自我陶醉。在這些著作中,尼采以非凡的勇氣和驚人的洞察力輕而易舉地顛倒了各種公認的觀念,奚落了一切美德,讚揚了所有的邪惡。尼采並沒有建立一個封閉而龐大的哲學體系,他只寫散文、格言和警句;在他的字裡行間並不證明什麼,只是預告和啟示;但恰恰不是憑藉邏輯推理而是憑藉神奇的想象力,他征服了全世界

  • 2 # 薇的深度文藝之旅

    尼采的哲學思想,眾人比較熟悉的是:“上帝死了”和“超人”理論。前者聽上去驚世駭俗,後者成了希特勒納粹理論的一部分。關於“上帝死了”,我已經在另一個問答中詳細回答過了,這裡不多解釋,“超人”理論我會在尼采的生平中為大家解釋清楚:尼采不背鍋!!!

    1、叔本華的迷弟

    在哲學界,有兩個常常被誤讀的人,一個是叔本華,另一個就是尼采。叔本華的悲觀色彩,會讓人產生一種悲天憫人的錯覺,但實際上,叔本華是刻薄而暴躁的。而尼采呢?一般人會因為他的超人思想,而認為他是個風流不羈的狂人,但尼采卻是一個溫柔平和的智者。

    為什麼叔本華要放在尼采的前面呢?那是因為——如果要評價尼采,那麼就繞不開叔本華,他對尼采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叔本華去世五年後的一天,在萊比錫的一家舊書攤上,尼采無意間看到了叔本華的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從此就在叔本華的思想道路上一頭走到黑。

    可以說,尼采一生都是叔本華不折不扣的迷弟。

    2、反差萌的悲劇

    有意思的是尼采和叔本華一樣,都是幼年喪父,但是尼采接下來一直“廝混”在女人堆裡(有點賈寶玉的感覺……),他和媽媽、妹妹、阿姨等等一群女人生活在一起,這可能正是造成他溫和性格的原因之一,但也導致他變得更脆弱。

    但性格溫和的尼采,他的思想一點也不溫和,而是充滿了激情,他認為自己是太陽,認為自己是超人,認為上帝已死,或者說自己就是上帝……可惜的是,這樣溫和又激進的尼采,一生都沒有人理解他,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他清醒時,不僅沒有賣出去,還得靠送才送出去七本。

    於是,在尼采快45歲時,他看到一個馬伕在虐待馬,就跑過去保護那匹馬,然後昏了過去,而再次甦醒的尼采卻瘋了。

    非常諷刺的是,瘋了的尼采卻出名了,人們像崇拜聖人一樣朝拜他。想想他的“上帝死了”,原本是宣揚人們要相信自己是上帝,結果自己卻被迫成為了別人的“上帝”,真可怕……

    3、關於納粹,尼采不背鍋!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尼采的另一個印象,就是希特勒受到超人理論的影響,搞出了納粹理論,導致了二戰的爆發。於是很多人覺得尼采的東西還是不要讀,搞不好哪天自己也瘋了,去弄個三戰……

    關於納粹,我實在看不下去,有必要為尼采澄清一下。尼采的學說之所以會變成種族歧視的武器,真正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他的妹妹。尼采的妹妹在尼采發瘋以後,將尼采的作品任意刪減篡改,最後編寫成了符合自己思想傾向的《權力意志》,而正是這本書,使得希特勒成為了尼采的信徒,哦不對,準確的說是尼采妹妹的信徒……更過分的是,尼采的妹妹把瘋了的尼采當成了展品,裝扮成先知的模樣,使得別人對其敬仰不已。

    另外,尼采本人非常憎恨反猶主義者,所以在尼采的妹妹嫁給了一個反猶主義人士,尼采一度反對。但是種族歧視的鍋最後尼采還是背了……

    縱觀尼采的一生,可以說是不幸的,因為他快樂的日子真的很少,也許是他那過於激情的理論灼傷了他。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尼采的哲學思想很危險,任何哲學思想被誤讀都會危險。他激進的背後實際上是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

  • 3 # 法內逍遙

    尼采的思想毫無危險可言,他只是走的太深,看的太遠,認的太清。尼采的哲學思想穿透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直擊人性和事物的核心本質。然而哲學的本質和根柢與個體在社會的生存法則恰恰是背離甚至對立的,這也註定了尼采的偉大不朽和悲劇宿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養好雪精靈多肉和紅寶石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