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誰更適合行政最高長官?
10
回覆列表
  • 1 # 一個男人25

    這個問題比較奇葩,本來就無法類比,一定要比,從五百年後的今天去看,無疑是張居正的功績更大,湖北人熊召政有《張居正》一套三本傳記存世。張可以說是明代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在歷代名相中也能名列前茅。其對財政體系的改革影響深遠,政治韜略強悍,更適合最高行政長官。劉伯溫終其一生是優秀的幕僚,奇謀多,文人隱士的氣質多,實際上也沒有擔任高階的行政主官,同時期人物,他的行政管理能力就不如李善長,而李又遠遠不夠張的。

  • 2 # 正白旗都統

    這兩個人不是一回事,一個是軍事家一個是政治家,但是兩人多少有些相近,如果兩人都能清醒的認識自己和時局,兩人也就不會如此之下場了。

    如果論這兩人的功績,這個是關公戰秦瓊了,如果沒有劉伯溫,也許也不一定有張居正了。不過可以這樣試試,把兩個人調過來,如果張居正在元末,劉伯溫在嘉靖朝呢?

    話說元朝末期,張居正輔佐朱元璋,這是基本不可能的,張居正出身好,怎麼可能和一幫起義軍混到一塊去呢?另外張居正是個政治家,但是並不懂得帝王之術,他輔佐嘉靖、隆慶還想,到了萬曆就被弄了。如果他在朱元璋旁邊,早就被弄死了。當年並不是很張揚的劉伯溫都沒保住性命,張居正肯定會惹怒朱元璋的。

    其實最關鍵的是張居正有劉伯溫這樣運籌帷幄的本事嗎?

    好了,劉伯溫登場了,他穿越到了嘉靖年間,很不幸,嘉靖年有才的人太多,劉伯溫沒有機會施展,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是不一樣的,也許劉伯溫不會失業,可以跟著胡宗憲、俞大猷、戚繼光進行抗倭事業,不過估計不會名垂青史了。

    兩個人生活的時期、做的事情、擅長的東西都不一樣,也許兩個人某些地方比較接近,但是歷史早就的人才只會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

    最後說一個人,他叫姚廣孝。這位為朱棣靖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事成之後卻出奇的安靜,他懂得權術,他活到了最後,他也許更聰明。

  • 3 # 鳳凰7186

    這種比較類似於創業和守業哪一個更難一樣,歷來對這種情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具體到劉伯溫和張居正兩人來說,張居正的功績應該更大一些。

    劉伯溫幫著朱元璋打天下,一直以來民間把他和劉邦的張良類比,在智謀方面又與諸葛亮相比,可見其地位之高,但這僅僅是民眾的看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劉伯溫只是朱元璋眾多謀臣之一(此外還有朱升、李善長等),就像荀彧之與曹操,呂蒙之於孫權等,換句話如果缺少這一謀臣,歷史的大勢不會改變,關鍵是看輔佐物件,他們才是決定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

    張居正任職主要在明朝的嘉靖和萬曆年間,尤其是在萬曆時期作為明朝的首輔,面對著國家機器執行效率越來越低,政府越來越腐敗,百姓生活越來越困苦這種局面,打破一切阻力,積極進行改革,使得國家的發展逐步步入正軌,國家又出現欣欣向榮的中興景象。對此,歷史學家評說,張居正的改革使得明朝的存在又得以延續了五十年,一說是延續了七十五年,可見其一己之力之偉大。

  • 4 # 少俠24號

    劉伯溫和張居正兩個人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

    既然提了,不妨說下,劉伯溫和張居正都受太師,劉伯溫是到正德皇帝才追的,張居正是生前能得到的榮譽都得到了,可見一斑。

    劉伯溫面對的是一個歷史罕見的強勢皇帝,張居正輔佐的是孤兒寡母,有更大的空間。

    野史裡,劉伯溫的名聲大於張居正,這是因為劉伯溫的話題性更多一點,元進士出身,經史之外,還懂方術,在後來的宣傳機器裡,他的特長正好填補了輿論和合法性的空白,更通俗。但是從洪武三年封的誠意伯來看,在明太祖心中的地位還是要靠後一點。所以他要比也是跟張良,諸葛亮等比較。

    作為開華人物,劉伯溫的文學上的造詣給明初貧瘠的文化土壤帶來一些滋養。這也可以看成是功績,畢竟明,無論是從前,還是從後看,多被人以正朔居之。《古文觀止》裡宋濂之後,就是劉基,可見其地位。能搞好文學,還能搞好政治的人,少之又少。何況是張居正這樣的職業政治家。

    張居正同樣是進士出身,雖然和劉伯溫同為進士,但是張居正這個是明進士,和元進士的標準不同。

    張居正在明後期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張居正如果比這方面的功績,應該和申時行高拱等人比較,更不應該是劉伯溫。在張居正時代,文官制度已經發育到巔峰,和劉伯溫的皇權時代已然不能同日而語。張居正影響了皇帝的人格,進而影響了文官體系的平衡,這種影響力是劉伯溫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這種影響也未必就是功績。張居正對明朝最大的改變是,以經濟手段入手,改革了積弊已久的體制,使得明朝的體制又重新煥發了青春,其影響之大,受波及之深,直到其死後還要受到清算,明末才勉強平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