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好奇,經常看歷史方面的文章,有時候對於古代特定的某一個人或事,知道的特別的詳細,所以會相當的好奇,現在的我們是怎麼那麼詳細的知道幾千年前的事?
4
回覆列表
  • 1 # 柒祫

    中國曆代均設定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歷史。

    比如史家絕唱的《史記》,在文字發明以前,人們對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口授的形式,世代相傳的史料。這些史料有真、有失真,也可能有假。例如有沒有炎黃二帝?有沒有涿鹿之戰?有沒有堯舜?有沒有大禹治水等等,司馬遷也不瞭解。為了給這些傳說史料更大的可靠性,他一生有幾次大的實地採訪。司馬遷浮沅湘、窺九嶷,調查了舜南巡的傳說;登廬山,上會稽,探禹穴,考察了大禹治水的史料。由此看來,司馬遷對傳說史料是相當嚴謹的

    那些詳細的歷史,大多是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加上差不多可信的野史加工出來的。歷史本來就是勝利者所撰寫的,要不然會有那麼多有爭議的歷史,例如明武宗時期的應州之戰雙方共出動了十幾萬人,從清晨打到下午,雙方就陣亡十幾人,這樣的歷史可信嗎?

  • 2 # Elliott224

    首先一點,什麼是歷史?歷史並不是狹義上的史書,從目前的人類文明來講,歷史是由多元素構成的,比如正史記載、坊間野史、人文故事、地域文化、影視作品、風俗習慣、民族研究等多方面因素構成的,所以並沒有特別固定的標準,大體不偏軌道,就基本屬於歷史範圍。

    其次,歷史雖然是由人為主要因素而構成,但是由人書寫的,尤其在封建朝代,連政府修史都有諸多避諱修改,更何況民間傳播了。因人而異,所以我們所瞭解的歷史都是不一定完全準確的,正史也有不完全的地方,但大體以正史為主,因為正史大多經過科學的考察。

    第三,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名頭有多大,底蘊有多深,其研究歷史都還是有一定目的性的。還原歷史出書也好,改編作品上媒體獲利也好,講述歷史提取其中道理教授子弟也好,只要有目的,就會有傾向,就會有加工,那麼不同的歷史就會有不同的表象此不足為奇,這是歷史表述各有不同的最大驅動。

    第四,歷史涵蓋生活所有領域,人們在所有溝通的時候都無法避免牽扯到歷史,而如今文化大發展的背景早已改變了封建社會的思想奴性壓制,允許所有人各抒己見,每個人觀點不同,自然所發之聲不一。

    綜上所述,造成了我們比古人更懂歷史的現象。不足為奇,也無可厚非,只要引人向善,有益社會就不會違背大的原則。同時也能有更多更好的文化延伸,對人類,對社會也是有益的。

  • 3 # 西風濁酒

    馬克思有句廣為流傳的話“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科學包括自然史和人類史。

    對於我大華夏的歷史來說,從元謀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頂洞人,這些都是靠我們考古發掘發現的,主要藉助一些先進的技術對他們的化石進行分析(如碳十四,碳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然而憑藉化石所知畢竟有限,所以那些未知的只能靠推斷、猜測、想象。

    這樣做難免有不同意見,不過隨著時間越長,不同觀點之間的差異肯定會消融、減少;那麼,到最後大家都同意的意見就是那部分歷史。直到有新的觀點提出或證據出現,接著碰撞,交融,去偽存真,離真相越來越近,那就是歷史。

    而這出土文物較多或有較詳細文字記述的五千年曆史,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還有其他的學者,幾代幾輩人的心血,再加上從古至今有文人墨客的總結記載,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

    有人會問:那些文字記述的可靠嗎?

    在中國古代(從夏朝起),有一類官職專門從事記錄歷史、編撰歷史的史官。最初是為了吸取前人經驗教訓,同時讓後人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後來的演化,史官是代表著真實的歷史,能擔任史官的人,大都有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史官普遍都很正直。偶爾有那麼幾個阿諛奉承的史官,也定會被後世史官記載,歷史上不會落下什麼好名聲。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的史官職位高、分工明確。那時的文即史,史即文。秦漢的史官代表人物司馬遷留下了《史記》,個人名望、節氣是後世史官的楷模。史官記載一搬不摻雜個人感情,所以那些史書互相比照,還算可靠。

    就算文字有的不靠譜,那些出土的文物可不會騙人,它們是不會說話的歷史,文字和文物印證著研究,結果自然不一樣。(ps:古代有盜墓的,但沒考古的)

    而我們現在看歷史,是站在了一個非常發達的時代,我們不會被侷限的看待。“以史為鑑”,現在的歷史是較完善的歷史,較準確的歷史。時間大浪淘沙,那些不合格的早就湮滅在歷史的浪潮中。我們現在是全面的分析,客觀的看待歷史中的人和事。

    對於歷史,我們知道的比古人還清楚,就好比別人看你比你自己看你更準確、客觀、全面。

  • 4 # 哥不猜想

    郭沫若說:“歷史,就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這句話說的就是因為死無對證之後的任人評說。就如電影《三槍拍案驚奇》中所說的一個道理:一件事情,連親身經歷者也不可能說出事情的來龍去脈,事隔許久的我們怎麼可能還原事情的真相?所以歷史沒有人可以一錘定音,因為它死無對證和有時效性。

    一些不負責任的戲說歷史,在不負責任的平臺的推動下,歷史已經被嚴重娛樂化了。不管我們是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評說歷史還是嘻嘻哈哈、打情罵俏評說歷史,歷史對我們來說永遠只是個背影,歷史不會理會身後的事情,它好像只負責前行。我們只能知道前有車,後有轍,我們只知道大致途徑和過往。

    歷史永遠是發展的,歷史的發展變化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假如我們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發掘出秦始皇陵,那麼秦史,以及秦以前的歷史都會得到巨大的發展,也許會是顛覆性改變和發展。

    歷史一直都是鮮活的,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在創造歷史和經歷歷史。就如網際網路的產生和壯大,直到它介入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種劃時代的事件,在若干年以後,就會有與現在截然不同的評價和敘述。

    就如我們對我們自己正在創造和正在經歷的事情,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和統一的敘述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後世對歷史的敘述和評價一直都在變化之中了。

    這當然不是我們任意糟蹋歷史的理由。

  • 5 # 歷史小咔咔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全無道理的。

    雖然我們說,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但是,真正的勞動人民就真正能夠正視自己所處的歷史環境嗎?反過來說,我們身處當代社會,我們真的能夠了解當代社會的執行規律,或者我們的歷史地位嗎?

    修建金字塔的人,永遠也不能夠明白自己創造的是一個時代文明的標誌。

    很顯然,我們未必比未來的人更瞭解我們自己;同樣,古人對自己的時代可能真沒有我們瞭解的透徹。

    舉例來說,秦始皇橫掃六國,卻沒有意識到自己龐大的帝國其實很脆弱;光武帝本意充實國力而開胡人內遷先河,卻沒有意識到為漢民族帶來良久的戰亂;清政府為抗倭而閉關鎖國,卻錯失了大國崛起的最好時機。

    所以說,古人未必比我們更瞭解他們的歷史。

    勞動人民雖然創造了歷史。但是,歷史卻沒有記錄下來勞動人民。

    歷史就是這麼殘酷,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們只記得衛青、霍去病北逐匈奴,誰記得大漢士兵戰死沙場?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 ,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 ,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 ,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 6 # 森林鹿

    現在研究歷史至少要“兩條腿走路”,即傳世資料的梳理和考古發掘成果研究。其中,考古作為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差不多算是現代人新建起來的,一般意義上的“古人”不掌握這方面的知識。

    當然了,其實從很早時候,古代文化人就很重視前代文物的收藏,歷代都有哪裡出土了個什麼鼎什麼碑,從中知道了更古早時期資訊的記載。但是這種“考古”,除非文物本身自帶資訊上頭刻著字,以當時的研究手段,很難發現更多更有價值的東西,也很難流傳開形成領域內共識。

    所以雖然“古代人”似乎能見的傳世文獻等資料比現代人多(也不一定,古代的書和紙都貴,除非是皇室史官這樣職位的人,一般書生能讀到的書還真未必比現在普通大學生多),似乎他們應該知道得更真切更全面,但是還真不是那麼回事。

    古代很多人的世界觀也是有問題的,比如不認為社會是在持續不斷地發展,而老覺得什麼什麼東西是從三皇五帝到現在就恆定不變,如果變了就是各種“妖”,各種偶然現象。在這種世界觀的指導下,要想全面正確地認識事物,難度也很大,反而不如現代的科學手法復原更準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百達翡麗的537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