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代青花很有名了。那時候還有釉上彩吧?有什麼比較特別或者有個性的創新麼?
13
回覆列表
  • 1 # 文藏

    從傳世與出土的遺物來看,宣德官窯釉上彩瓷燒造量比前代增多,品種也大為豐富,根據遺物彩飾工藝特徵似可分為以下四類:單一釉上彩;青花填(繪)紅、青花填黃彩;金彩;鬥彩。

    單一釉上彩

    (一)礬紅彩

    明宣德 礬紅三魚靶盞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上圖)一九八四年出土於明御廠故址宣德地層,口徑十釐米,足徑四點六釐米,高九點二釐米。外壁礬紅繪三魚,器心礬紅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圈款。以礬紅書寫年款首見於宣德,成化一度消失,嘉靖以後才開始流行。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與此器相同的礬紅高足杯。

    明宣德 礬紅龍紋靶盞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上圖)一九九三年出土於珠山明御廠東門一帶,口徑十五點五釐米,足徑四點五釐米,高十點六釐米,外壁繪礬紅趕珠龍兩條,靶下飾礬紅卷草一週,盞心書礬紅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圈款。該器礬紅描畫龍紋細膩,濃紅繪出紋樣線條,爾後用淡紅敷塗,這是以往礬紅彩所罕見的,其礬紅比前代礬紅色彩鮮豔。筆者曾用三十倍放大鏡觀察宣德礬紅和永樂礬紅附著在釉面上的情況,發現前者比後者顆粒勻而細膩。據筆者訪問景德鎮藝人告知,礬紅料在研磨中研磨的愈細則髮色愈鮮豔,可見宣德官窯對釉上顏料製作是非常精細的。

    (二)黃彩

    明宣德 黃彩花卉紋盤殘片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實物有黃彩花卉紋盤殘片。該器一九九三年出土於珠山明御廠故址宣德地層,殘片九點二釐米,內外口沿飾黃彩一圈,內外壁均塗黃彩纏枝花卉。這種單一彩首見於永樂,為宣德官窯繼承,成化官窯燒造的黃彩龍紋小杯(口徑六點一釐米)彩畫已極為精細了,明嘉萬以後已較流行。

    青花填(繪)紅、青花填黃彩

    明宣德 青花海水礬紅海怪紋靶盞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青花海水礬紅海怪紋靶盞。該器外壁青花繪海水,留白紋處以礬紅繪出海怪。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藏青花礬紅靶盞,與該器紋飾相同(顏色相反,青花繪海怪,礬紅繪海水),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青花礬紅海怪紋與該器一致。

    明宣德 青花礬紅雲龍紋蓋碗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青花礬紅雲龍紋蓋碗。口徑十七點四釐米,足徑九點七釐米,高七點三釐米,外壁及蓋面以礬紅繪龍紋。龍紋劃線並以青花點晴。

    明宣德 青花萱草紋填黃盤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上圖)一九八三年出土於明御廠故址,口徑三十五點四釐米,足徑二十四點八釐米,高六點二釐米,盤心青花繪萱草一束,內壁繪卷草,隙地滿填黃彩,外壁青花繪摘枝花,隙地填黃彩。

    上述青花填(繪)紅、填黃器,其製作工藝過程;先在坯胎上用青花描繪紋飾(或預留空白)掛白釉後經高溫燒成,再在成品瓷釉上空白處填(繪)礬紅或黃彩料,然後入爐以七百至八百攝氏度烤燒而成。青花留白處繪礬紅(如青花填紅花口缽)顯然是吸取磁州窯紅綠彩在高溫黑彩框內(如磁州窯瓷枕與罐)繪彩的技法;而青花填黃顯然是由永樂高溫醬彩填綠技法直接演變而來。

    金彩

    明永樂 金彩花口折沿盤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鬥彩

    有關宣德鬥彩的文獻記錄:

    明高濂《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上」「論饒器新窯古窯」條謂:「宣德年造……如漏空花紋,填以五色,華若雲錦。有以五彩實填花紋,絢豔恍目……宣德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窯五彩,用色淺淡,頗有畫意。」

    明王士性《廣志繹》卷之四謂:「本朝以宣、成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宣窯之青,真蘇渤泥青也,成窯時皆用盡,故成不及宣。宣窯五彩、堆填深厚,而成窯用色淺淡,頗有畫意,故宣不及成。然二窯皆當時殿中院人遣畫也。」

    明沈德符《敝帚齋剩語》謂:「本朝窯器,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為古今之冠,如窯品最貴,近日又重成窯,出宣窯之上。」

    可見,明人將宣德鬥彩稱為五彩或「青花間裝五色」,其稱謂與《格古要論》中所謂「五色花」者有關聯。不過,明人的稱謂似不及清人準確,如清佚名《南窯筆記》中,將成化至萬曆間釉上彩分為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即:「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填者,青料雙鉤花鳥人物之類於胚胎成後復入彩爐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則素瓷用彩料畫填出者是也。」如果聯絡實物對照以上記載,發現該書對明代釉上彩的分類與界定是確切的。所謂「青料畫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合全體」與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紋吻合。而「鬥」者,景德鎮方言有「湊、拼」之意(如鬥架子、鬥圖案),宣德鬥彩正是由釉下(藍)青花與釉上諸色「鬥」成的圖案,所以筆者以為稱宣德鬥彩較為合適。

    明宣德 鬥彩蓮池鴛鴦盤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鬥彩蓮池鴛鴦盤 底部

    宣德鬥彩雖有文獻記載,但過去因未見有實物,人們曾有懷疑。一九八四年,攝影記者王露在西藏薩迦寺拍攝到一件宣德款鬥彩鴛鴦蓮池紋碗,胡昭靜曾撰文介紹,近知該寺還收藏一件宣德款鬥彩鴛鴦蓮池紋靶杯,一九八五年,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廠故址前院宣德地層發現鬥彩鴛鴦蓮池紋碗殘器(未填彩的半成品),一九八八年,又在明御廠西牆一巷道中的宣德地層發現二件鬥彩鴛鴦池紋盤,人們根據以上遺物,始認識了宣德鬥彩。

    明宣德款 鬥彩鴛鴦蓮池紋碗 西藏薩迦寺藏

    目前所知的宣德鬥彩只有薩迦寺藏鬥彩碗、靶杯與景德鎮出土鬥彩盤,共計三種,其遺物紋飾、彩畫風格均相同,似出自同一工匠之手。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紡盤,口徑二十一點五釐米,足徑十三點三釐米,高四點六釐米,撇口,弧壁、圈足微斂。盤心中央有礬紅繪的三朵誇張的蓮花佔據主要空間,花下以綠彩繪三組荷葉襯托,上下空間各繪一隻飛翔的鴛鴦,這類構圖源於元青花鴛鴦蓮池紋,但又有所不同;元代的鴛鴦均遊嬉於水中,而宣德的則飛翔於空中,這類鬥彩紋樣正統、成化官窯均有摹仿,正統紋樣的鴛鴦在水中,而成化紋樣完全臨摹宣德,可見宣德鬥彩對後世的影響是很大的。

    仔細觀察宣德鬥彩便會發現,其色彩看似豐富,實則僅比以往的釉上彩顏色多藍(青花)、紫二色,如用色最豐富的鴛鴦紋。其頭、翅用青花繪出,身上羽毛用紅、紫、黃諸色合會而成。用釉下青花在圖案中充當菌色,這是宣德工匠巧妙的運用。而紫色則為宣德工匠的發明。據明嘉靖王宗沐《陶書》記載:「紫色,用黑鉛末一斤,石子青一兩,石末六兩合成。」石子青即青料,可見中國在明嘉靖以前的紫色主要用青花鈷料配製而成,紫是隨青花之後出現的。如果我們把宣德紫與成化紫作一對比觀察,便能看出:宣德紫不透明,(宣德紫可能未滲入石末粉,故不透明)成化紫透明(可能滲入石末粉);宣德紫僅一種色調,而成化紫有兩種色階—即「茄花紫」和「丁香紫」。因此宣德紫看起來就比成化紫色調顯得沉暗凝重。難怪明人有「宣窯五彩,堆填深厚,而成窯用色淺淡」之評語。

    綜上,我們認識到:有了釉上紫色,才有宣德鬥彩,才有後來成熟的成化鬥彩。宣德鬥彩出現以前,釉上彩主要為金代磁州窯紅綠彩技術燒造的品種,永樂官窯雖有一些創新技法,但沒有突破,而宣德鬥彩則是一種全新的品種,它的燒造成功標誌著釉上彩技術的成熟,意示中國將進入彩瓷時代。

  • 2 # 彩雲東昇戴寶山

    明代宣德開始官窯年代底款普遍使用了,以前很少有。明代瓷器的紋飾,器形,加工工藝,秞彩等都有鮮明的朝代特徵,掌握這些特徵是鑑定的基礎。明代出現了礬紅,甜白,鬥彩,回青料和幾種中國產青花料,如石子青,朱明料,平等青等。

  • 3 # 建悟建盞

    明代弘治、正德時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之一。弘治朝御窯瓷器造型俊秀、胎釉精細、紋飾纖柔、色彩淡雅,其中尤以澆黃地青花、白地綠彩、澆黃釉瓷等最為人所稱道。正德朝作為明代御窯瓷器燒造的一個轉折點,其器物胎體趨於厚重,造型逐漸增多,裝飾偏向繁縟。這一時期燒造的孔雀綠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綠釉瓷等,堪稱是傲視明代御窯瓷器的名品。而明代晚期以來,隨著文人品評和收藏古玩之風的盛行,一些利慾薰心之人則趁機進行仿製,以牟取暴利,此風一直影響到清代。

    黃地青花折枝花果紋盤故宮博物院藏

    黃地青花折枝花果紋盤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弘治、正德時期,處於 15 世紀與 16 世紀之交,是明代社會、文化變遷的分水嶺,即明代社會開始由之前的保守、沉悶逐漸走向革新、活躍。表現在社會風氣上,最突出的是淳厚朴實之風逐漸消失,人們開始變得崇尚錢財、追求財富。由於這兩朝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的御用瓷器具有一定共性,如生產規模均相對縮小、品種都急劇減少、裝飾風格也都相對樸素。

    茄皮紫釉雙耳尊故宮博物院藏

    澆黃釉描金弦紋折沿盤故宮博物院藏

    祭藍釉描金牛紋雙耳尊故宮博物院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福貴竹這個根是不是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