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木石文化

    陳友諒和張士誠之所以會敗給朱元璋,恰恰印證了那句俗語,性格決定命運。而且他們兩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聯合。

    朱元璋看清楚了他們的弱點,陳友諒野心慾望極大、心狠手辣,剛愎自用、賣友求榮、不擇手段。張士誠則優柔寡斷、顧慮重重、遇士斤斤計較。所以朱元璋才各個擊破,因為他知道先打陳友諒,張士誠會袖手旁觀。

    1363年,朱元章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眾叛親離的一代梟雄陳友諒失敗了,戰略上的失誤可能是當朱元璋主力北救小明王的時候應該乘機以主力直攻應天,和張士誠夾擊朱元璋,但是他卻選擇了攻打小而堅的洪都,致使了慘敗。但縱觀陳友諒的一生,性格仍然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 2 # 新知傳習閣

    看三國演義的人都明白,為什麼要聯合一方打一方。

    在元朝末年,元朝、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各霸一方,互為敵友,交織在一起。

    這個時候,如果單獨的一方去攻打另一方,很可能會有第三方來偷襲。

    另一方面,相互之間的實力差別不算特別大。想打敗一方,勢必要拼盡全力,對方也會全力抵抗,最終很可能兩敗俱傷,讓第三方或第四方得利。

    從以上兩個角度考慮,最好是拉一方打另一方,減少了一個敵人,又多了一幫手,戰場傷亡會小很多。

    這樣計算,聯合起來作戰是最合算的,成本最小,投資回報率最高。

    失敗的根源在於,張士誠這樣的人不適合在亂世稱霸。

    陳友諒在與朱元璋對決時,張士誠根本意識不到危險要到來了,不管是這兩個人哪方勝出,都不會放過他。

    幫與不幫不是重點,重點是讓兩方打成平手,誰也吃不掉誰才是重點,只有這樣,張士誠才能自保,因為他最弱。

    然而在陳友諒和朱元璋在大戰時,張士誠只是派兵在朱元璋的邊上游行了一下,就草草收兵了。

    最終坐視陳友諒被朱元璋消滅而不管不問。次年同樣的命運在他身上上演了。

    陳友諒的剛愎自用盲目自大和張士誠的優柔寡斷小富即安是他們合作失敗的根本原因。

    陳友諒的不足就在於輕敵,和三國曹操赤壁之戰一樣。

    反過來朱元璋沒有陳友諒強大,只好認真研究陳友諒,找出他弱點,在最關鍵的時候給出致命一擊。

    聰明的將軍不會把對手往絕路上逼,因為狗急了會咬人,兔子急了會蹬鷹。

    陳友諒的進攻激發了朱元璋的鬥志,朱元璋孤注一擲的進攻,險中求勝。

    人在最得意時就會成為瞎子聾子,看不到危險,聽不進勸告,最終自己個打敗自己個。

    所以我以前有個老闆經常告訴我們說,成功是最差的老師,它只能送給我們自大和無知。要向失敗學習,提高自己的路上永無止境。

    陳友諒可能到死也沒明白他為什麼會輸?可能會怪罪老天。

    打敗自己的永遠是自己,人只有一個敵人,就是自己。

    朱元璋戰勝了自己,陳友諒沒有戰勝自己。

    這才是陳友諒失敗的根源,而不是那些所謂歷史學家總結的那些狗屁東西。

  • 3 # 曾園

    陳友諒有兵,張士誠有錢,但兩人缺少智慧。

    元末群雄並起,盤踞江西之陳友諒與橫行江浙之張士誠為元璋兩大勁敵。先滅陳還是滅張?元璋幕僚各執一詞。朱元璋說:“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先攻友諒,士誠貪圖自保,如果先攻士誠,友諒必藉機襲我,吾腹背受敵矣。”遂定“先張後陳”之計。後來演變果如其言。《微明史》作者黃波認為,能夠精準地分析自己的敵人,堪為朱元璋崛起之一大奧秘。

    1360 年,陳友諒刺殺了徐壽輝並取得了他的帝位,年號為大義。長江以南他的軍隊最強大。陳友諒調動他的六十萬龐大艦隊和陸軍,開進鄱陽湖。經過一個夏天的戰役,陳友諒有點意外地被朱元璋部隊打敗了,在戰鬥中被殺死。

    陳友諒沒有大智慧,最初起兵靠強硬,快速成長。以為靠多疑就能成事,因此身邊無智囊,完全不是朱元璋與劉基的對手。其弟陳友仁有智勇,死後陳友諒更無幫手。

    《明史》說,“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明史》是張廷玉主修,的確有深刻見解。所謂雄猜就是多疑,民間說法是愛動腦筋。此類人物以為動腦筋就是聰明,但殊不知形勢比人強。再強大的力量,不積累名聲德行,順應天時地利,一味進取,稍有挫折又不懂退守,只能引起部下逃逸。

    張士誠擁有極好的經濟基礎,朱元璋的部隊圍攻張士誠的時候,一直給予他大量幫助的江南紳士階層這次再次支援他。張士誠拒絕投降。明軍築起夯土工事把蘇州困住。他們從土臺上把人頭、腐屍投向城內。並不停用火炮轟擊城牆。

    1367年10月1日城牆被攻破。

  • 4 # 一揚傳媒YYCM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朱元璋身上,這是朱元璋軍事天賦的完美體現,也是一代帝王眼光和才能的展現。

    其實,歷史上陳友諒和張士誠也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聯合對抗朱元璋。相反,朱元璋倒是在和哪一方開戰上猶豫過。當時眾人普遍認為張士誠較弱,都主張先對付張士誠,然後與陳友諒決戰。可是,朱元璋力排眾議,他對眾人說“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如果我進攻陳友諒那麼張士誠一定不會來救;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一定會動員來救,因此要先打陳友諒。

    後來果然如朱元璋所預測的,張士誠並沒有來救陳友諒。陳友諒這個人因為從小受夠了別人的冷眼和嘲笑,在幼小的心裡便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從此他一心想成為人上人,不顧道義,不顧兄弟感情,甚至連自己的貴人和上司都殺。雖然陳友諒在軍事上具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他在軍事戰略上卻犯了兩個主要的錯誤:

    1.缺乏理性,意氣用事。1363年,陳友諒如果攻擊應天,朱元璋便腹背受敵,可是陳友諒選擇了攻擊洪都。因為,之前堅守洪都的手下叛變投敵了,陳友諒這樣個人最忌諱的就是被人揹叛,因此,他的仇恨戰勝了理性,錯失了良機。而洪都之戰也讓他嚴重受挫。

    2.戰術失誤,自尋死路。1363年7月,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展開最後的決戰,開始雙方各有損傷,可是陳友諒為了發揮己方戰艦的優勢,選擇了用鐵索將船連起來,這個嚴重的戰術失誤決定了最後的戰敗,類似於赤壁之戰,朱元璋利用火燒,陳友諒徹底失敗。

    如果說還有原因的話,那就是人心。在人們心中,陳友諒是個無情無義、心狠手辣的梟雄,而朱元璋是個為了勞苦大眾的英雄。人心向背定成敗。

  • 5 # 在城市的邊緣

    對付像朱元璋這樣的武裝集團,“首戰即決戰”的速勝戰略思想是絕對錯誤的!朱氏集團:1.在朱元璋的強力領導下,內部紛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擁有較大相當富庶和穩定的地盤,能源源不絕提供大量戰爭資源;3.對帝國實際的主人--士紳集團的善意和尊重,得到了絕大部分民眾的支援;4.軍隊全部處於以朱元璋為核心,以血緣和鄉情為紐帶的淮西子弟網路化領導之下,古代這種軍隊你可以擊敗它,但想徹底分化、消滅太難了;5.三方爭霸,一般都是兩個弱些的聯合對付相對強的,以後世的結果論來強拉陳和張結盟,在陳、朱決戰前太一廂情願了,張沒拼命扯陳後腿就已經算厚道了,當然也有距離的因素,張攪和陳有點鞭長莫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年虧損4億,今年6個月賣100萬臺,堅果PRO2能給錘子一個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