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那些被大家認為很好看的車都有什麼特點呢?感覺汽車的設計各不相同,其中有什麼美學在裡面嗎?
9
回覆列表
  • 1 # 俊傑不飆車

    個人覺得是大輪胎大輪轂,輪胎大小是車整體比例中最重要的一點,設計師在設計中車身比例基本都用輪胎直徑作為標準/參照物。

    概念車在繪製階段的設計圖絕大多數都大輪胎,例如這樣:甚至連smart這種儘量把四個輪子擠壓在車四角來騰出空間的車也是:甚至連smart這種儘量把四個輪子擠壓在車四角來騰出空間的車也是:

    連smart也是這樣:

    緊湊型小車也是這樣:

    大一點的A7更是如此:

    CLA本來是一個細節很漂亮的小車,單獨看每一個地方的線條都很美,可是有沒有覺得四個小輪子託著肥大的車身有點撐不起來的感覺,車輪只有頭燈大,這種高腰線配這種大小的車輪讓人覺得像破產姐妹裡的Sophie踩一雙34的鞋。

    勞斯萊斯一直奉行“車輪佔車身高度的一半”,絕大多數現代轎車沒有超過1.5米高的,勞斯萊斯Phantom車高1.64米,和中型SUV一樣!輪胎直徑0.79米,和公交車差不多!這樣就有四平八穩,大氣的感覺:

    並且採用這樣的比例在圖上看起來並沒有很大,第一次見到實車就會被體積驚呆!標準軸距Phantom5.8米,Phantom跑車5.6米,分別比賓士S Class長0.6米和0.4米,比賓士S Class短0.6米的是賓士C Class,想象一下體積的差距。

    不但設計師喜歡大輪轂大輪胎,消費者也一樣,很多消費者喜歡加價選購大輪轂,雖然貴很多,舒適性變差,上人行道有磕壞的風險,可是一般選裝清單裡外觀第一項就是大輪轂,很多人改裝也會把輪轂改大。輪轂改大可以顯得輪胎更大,一般來說視覺上會更好看一些。

    15寸輪轂的Golf:

    19寸輪轂的Golf:

  • 2 # 東拉西車

    好看的外形設計自然有著一定的共性,雖然這和不同時代的審美需求有關,但經典的設計仍然有著很強的呼聲和生命力。現在我們就來總結下公認外形好看的汽車有哪些共性。

    1. 一低勝所有

    可能是出於對賽車的迷戀和崇敬之心,也可能是因為人們對空氣動力學的追求,低趴設計能彌補很多設計上的缺點,比如經典的醜車菲亞特Multipla,將其調整得低趴後美感會稍有提升。

    幾乎所有的跑車都是在和地面死磕,能有多低就多低。

    2. 輪轂決定著身材比例

    從感官上,體量更大的輪轂能給人更大的安定感。而在設計理論上這也是解釋的通的,通常來說,軸距為4倍的車輪直徑、車高為兩倍的車輪直徑時比例最佳。

    3. 現代化的流線型設計

    當然這裡說的流線型設計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流行的流線型設計有些不同,在那個時代設計更加開放誇張,不把這個語言做到極致誓不罷休,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設計。

    現代流線型設計則會顯得更含蓄,更加突出的是細節,比如減少不必要的稜角和複雜的交叉線,線條講究流暢過渡,像快背設計等設計手法被不少廠家青睞。

    4. 協調的視覺重心

    視覺重心決定著一款車的運動姿態,A、B、C柱的交叉線就是視覺重心。通常我們希望視覺重心較低比較好,前傾和後傾要與汽車整體設計風格相稱。比如賓士E的設計就屬於比較協調的設計。

    有好自然也有差,比如南韓SsangYong Rodius,如果把尾部多餘的這一塊去掉,好歹還能算上中規中矩的設計。可能是為了加大尾部空間,硬是把汽車整成了個四不像,美感全無。

    5. 豐富有層次的車漆

    雖然車身顏色各有所愛,但車漆的品質就好比人的面板品質。在這裡還是要誇誇馬自達的混動紅,個人認為在美感上不比法拉利紅差。雖然車漆看起來簡單,但真要做好還是很有難度的,畢竟這是需要嚴密的微觀設計,不斷調和光線折射,才能達到膚色豐富飽滿的目的。

    比如馬自達魂動紅是巧妙地運用了鋁粉和雲母等光輝材質,並透過合理的層狀結構設計(一種免中塗工藝)才達到如此驚豔的效果。

    6. 其他

    另外,從現代審美來看,高腰線和小後車窗被越來越多人喜愛,這可能與現代人追求時尚運動風有關。高腰線自然不用多說,小後車窗設計這種從轎跑上誕生的設計,這些年在很多轎車和SUV上開始流行起來。比如最近風頭正盛的領克01,就兼具了這兩種設計語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玉盤中一青螺是誰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