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常吸貓
-
2 # 茗哥聊魚
古代養魚主要還是用的魚池,不像現在硬體裝置這麼齊全。家裡主要放置的還是石頭做的魚缸。古代還沒得玻璃的,古法養魚還是主要栽種水生植物,魚兒的數量和大小都儘可能的少。這樣才能保持水質的穩定。
古代養魚主要還是用的魚池,不像現在硬體裝置這麼齊全。家裡主要放置的還是石頭做的魚缸。古代還沒得玻璃的,古法養魚還是主要栽種水生植物,魚兒的數量和大小都儘可能的少。這樣才能保持水質的穩定。
中國飼養觀賞魚的歷史是很久的,而且古人對於如何養好魚也有不少心得體會。《齊民要術》中提到過陶朱養魚的故事:
“曰:“公任足千萬家,累億金,何術?”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謂魚池也。以六畝地為池,池中有九洲。求懷子鯉魚長三尺者二十頭,牡鯉魚長三尺者四頭,以二月上庚日內池中令水無聲,魚必生。”
“又作魚池法,三尺大鯉,非近江湖,倉促難求。若養小魚,積年不大。欲令生大魚法,要須擷取藪澤陂湖饒大魚處,近水際土沙十數載,以布池底。二年之內,即生大魚。蓋由土中先有大魚子,得水即生也。”
養魚的環境十分重要。除了修建魚池,古人也用缸、盆等容器飼養。宋代有吟詠“陸瑁養魚池”的詩詞,清代黃宗羲在《明文海》裡也曾這樣寫道:“餘閱志中,平涼趙景伯有養魚池記。”胡雪巖故居也有規模不小的池塘,其中有一群錦鯉。池塘周圍有假山涼亭與迴廊,假山之上還有樓閣,向下可以看到魚游水中,亭臺錯落的景緻。不過,並不是所有養魚的古人都有財力在家中修池塘的,將魚養在缸中或者盆中觀賞也十分方便美觀。
明代宦官劉若愚有書《酌中志》,其中記載金魚養在院子裡的缸中觀賞:
明代宮廷之中“凡內臣多好花木,於院宇之中,擺設多盆。並養金魚於缸,羅列小盆細草,以示侈富。”
北宋的《春渚紀聞》中則記載了近乎一個神異的故事:
“餘又記《虜庭雜記》所載,晉出帝既遷黃龍府。虜主新立,召與相見,帝因以為金碗魚盆為獻。金碗半猶是磁,雲是唐明皇令道士葉法靜治化金藥成,點磁盆試之者。魚盆則一木素盆也,方圓二尺中有木紋成二魚狀,鱗鬣畢具,長五寸許。若貯水用,則雙魚隱然湧起,頃之遂成真魚。覆水則宛然木紋之魚也。至今句容人鑄銅為洗,名雙魚者,用其遺制也。”可見,古代對於飼養觀賞魚的器具也十分講究。
我們常見的觀賞魚——金魚、錦鯉都是經過歷代的培育而來的,諸多美麗的形態也是人工干預的結果,而非天成。因而飼養觀賞魚並非是平民百姓都能供得起的,更近於一個雅好。養殖食用類的魚則沒那麼多要求。《廣東新語》中記載了民間養魚的情景:
“廣州諸大縣村落中,往往棄肥田以為基,以樹果木......基下為池以畜魚,歲暮涸之,至春以播稻秧。大者至數十畝,其築海為池者,輒以頃計。”
總的來說,古代飼養觀賞魚講究培育魚種和優質環境,魚遊其中自成一景,飼養食用的魚類則和農業民生掛鉤。
參考文獻:
《齊民要術》
《明文海》
《酌中志》
《廣東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