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免稅行業一隻貓
-
2 # 史海悠遊閭春暉
原因很多,我這裡嘗試歸納一下:
一,不同時期王朝國力的對比: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雖然不是統一的大帝國,但依然佔據了淮河以北的大半個中國,國內人才也大部分投效於它,尤其它的武裝力量完全來自其創始人曹操,可以說軍隊及其將領們的效忠度是很高的。更兼經過長期的兼併戰爭的淬鍊,曹魏軍隊的對外作戰能力很強,從它擊破烏桓、羌族、高句麗等的戰爭中可見一斑。而後晉王朝,雖然在名義上的疆域上,似乎也握有天下大半,但其內部並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制的政權,各地世襲或強取的藩鎮,依然繼續著唐末以來的軍閥割據,諸如安重榮等,甚至公開與中央對抗。甚至在石氏政權的嫡系部隊中,還存在著劉知遠等“素有大志”的梟雄,故而貌似強大的後晉王朝,實則危機叢叢,不堪一擊。
二,不同時期漠北遊牧民族政權的對比:三國時期,漠北遊牧民族正處於匈奴分裂後的混亂期,南匈奴政權被迫依附於東漢、曹魏政權,以獲得抵禦烏桓、鮮卑諸部落的進襲,故而曹魏政權無論是在國力,還是在軍事外交上始終居於主動地位。而五代時期則不同,契丹(遼國)政權已經基本統一由東北亞到西域的廣闊地域,形成了在軍事力量上遠超中原割據政權的現實,更由於後晉政權是依賴於契丹軍隊才得以建立的特殊性,使得後晉國內、尤其是軍隊中的將領們,普遍存在著畏懼契丹、或親近契丹的風氣,在這種形勢下,後晉後期急於擺脫契丹影響、皇帝甚至要親征決戰的衝動,不過是加速了自身政權崩潰的步伐。
以上僅僅是兩個方面的簡單對比,在經濟、民生、乃至社會風氣等方面的區別也很多,恪於場合,這裡就不一一論述了。
-
3 # 血色的蒼穹
那是大漢的天威,漢末連遼東的三流將軍公孫淵都能拳打烏丸,腳踩高句麗號稱威震海外。匈奴單于 於夫羅更悲慘,先是投靠袁紹,叛變後被鞠義大敗去投靠了黑山賊。結果在內黃又被曹操扁了一頓。弟弟呼廚泉繼位後做為僕從軍配合袁紹軍攻打河東,曹操向馬騰求援,馬超帶兵萬餘大敗後徹底打服。孫子劉淵起兵造反打的旗號竟然是光復漢室,族譜都續到劉阿斗身上了。
-
4 # 朝文社老張
三國時期的風雲波詭,因一部奇書《三國演義》而家喻戶曉,其中北方中原的霸主曹操,更是給所有的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不論對曹操是粉還是黑,他的實力是得到了眾所公認的。在赤壁之戰前一年,他與郭奉孝主導的北征烏桓,更是因一場白狼山之役的恢宏勝利,而被廣為傳唱,成為時代的絕響。
而五代時期的後晉,因一位向契丹稱兒的“兒皇帝石敬瑭”,而同樣變得婦孺皆知。
這就不得不引起人們深思,同樣是割據中原的地方豪強,為何面對外敵的時候,做法與結果卻大相徑庭?
在我看來,這主要還是取決於內外兩個方面:在內,後晉實力不如曹魏;在外,契丹要比烏桓厲害得多。
要知道,後晉所要面對的,是一個強盛的契丹帝國,這是一個能與強盛時期的中原相頡頏的強大國家,遠非之前的草原遊牧部落所能比肩的。而後晉雖然是名義上佔據中原地區,但他統治集團內部,有劉知遠這樣的梟雄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著取而代之;南方又有著,各個對中原有著小心思的割據政權存在。這樣一個名義上的中原霸主,你讓他面對北方的大帝國,如何能硬氣的起來呢?
同時,沙陀族政權後晉之所以能消滅後唐,佔據中原地區,契丹出了很大的力,面對這個同為少數民族的同胞,後晉從上到下的沙陀貴族們,對其都是持親近態度的。所以在石重貴打算“奮起”,與契丹對抗之時,後晉將領很多都是持觀望態度。這樣的後晉,又如何能是契丹的對手?更何況,契丹已經進化為一個,一點兒也不弱於中原文明的新文明。
契丹所建立的大契丹國,與之前的遊牧部族的區別十分明顯,他是一個胡漢雜陳的帝國,有著完善的組織形態,上下隸屬關係,與部族部落的單軌制,差別顯著。可以說契丹已經擺脫了草原民族那種低階社會形態,成為一種糅合胡漢精華而成的新興文明,一種足以與華夏主體文明平等對話的新文明。
面對這一新興文明,中原地區的沙陀政權後晉,很顯然不具備抗衡的資本,而“勉強”抵抗的結果,就是“二世而亡”。
當然,我並不是說中原因為不如契丹牛氣,就要俯首稱兒,混吃等死。而是說應在整合好內部各項資源之後,再奮力一擊,憑藉中原地區的深厚歷史底蘊,一舉擊潰契丹,這一點上,在他前面的李唐王朝,面對突厥的做法,其實就已經起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的。
-
5 # 潘多拉23880369
無論是秦,漢,或者是西晉,中原一直是以一個統一的王朝面對蠻族,而彼時的蠻族還是分裂的部族,明顯不是一個體量,而後的南北朝,兩者身份發生了逆轉,中原變成了分裂,而草原完成了統一,此其一。其二,中原戰亂,將此前草原部落稀缺的人才與資源帶了過去,如工匠,農民,鐵,等等。要知道,之前的遊牧民族是用的骨頭做的箭頭,和漢民族戰爭自然不佔上風,包括馬鞍,馬鐙,弓箭的改良,馬匹飼養方式的改良等等,這些技術上的升級才加強了遊牧民族的戰鬥力,戰爭武器和技巧這種硬實力才是遊牧民族長期凌虐農耕民族的重要原因。
-
6 # 馬仲遷
兩個不一樣:1曹操內部中央權力統一,國家機器運轉自如;後晉石敬瑭根基薄弱,實力不足,威信不夠 2匈奴已經四分五裂而契丹已經完成"家天下"的傳承,皇帝權力集中。
匈奴自從冒頓統一草原後內部資源整合,單于大權在握,法令嚴明,匈奴鐵騎勢不可擋。到了漢武帝七次大規模出力匈奴後草原部落已經沒有和中原王朝抗衡的實力。到了東漢時期竇憲等的再次打擊後匈奴已經四分五裂,戰鬥力只能抵得上中原的一個諸侯。 無論是匈奴還是烏桓,曹操只需派一得力將領加以征討即可,正所謂"兵貴神速",只要趕在他們逃跑之前加以包圍,他們也只有灰飛煙滅的下場了。
後晉是在後唐的基礎上建立的。當時石敬瑭是唐末帝的姐夫,為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唐末帝李從珂因為石敬瑭屢立戰功而對他心存警惕,時刻想把他調離太原,終於逼得石敬瑭造反了!由於實力不夠只好向契丹割地稱兒,在唐末帝的軍隊就要打敗石敬瑭時契丹出兵了。為了酬傭,石敬瑭封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當了皇帝之後石敬瑭對內不能制強臣悍將,而對外又要時時滿足契丹的所求無度,可以說這個皇帝當的很窩囊,試問,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吊打蠻族?
-
7 # 白馬嘯長安
曹操有實力,文臣如雲,武將如林。號稱百萬大軍渡江滅孫劉。這數字再造假,也是有相當的實力的。曹操讓匈奴還人,匈奴就得還。遠征烏桓,得勝而歸。蜀漢再弱,諸葛亮也能徵南中,七擒孟獲。說明當時的中原漢族的實力還是整體上高於周邊地區的。後晉佔了中原的中心,卻未必有實力。沒有後唐、後周的軍勢,沒有大將。本來是靠著契丹發家的,要獨立,又被契丹揍了一頓。契丹的幅員已經很大,對中亞、渤海都有威懾。
回覆列表
曹魏時期的匈奴就有五個單于,其他遊牧民族同樣不成氣候!五代十國,崛起的遼國卻是北方統一的,實力與當年匈奴有一拼,此時的中原王朝實際控制地區卻少的可憐,最牛的時候不過控制北方,但是三國以後中國經濟中心就逐漸難移,經過隋唐更是如此,失去了江南和四川的中國,只有一個空架子,實力大打折扣,當然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