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T育兒叮噹媽

    那就讓他打滾好了,滾到他自己想起來為止。

    孩子透過打滾來獲得自身的滿足這一點估計家長也是縱容的,否則他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一直透過這個方式來獲得需求呢?所以首先要改變的是家長,家長的教育方式。

    我家寶寶七歲了,從小到現在,打過3到4次滾,估計是跟其他小孩子學的,那麼就打滾好了,到不妨礙我們做事的地方隨便滾,什麼時候滾夠了就自己起來,我就當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不批評不責罵。漸漸孩子就會知道父母的底線,也知道透過打滾是達不到他想要的要求的。

    經常會在店裡或者超市裡看到一些熊孩子哭著吵著要買一樣東西,家長不買就不走,在地上打滾哭鬧,引來其他人的目光,家長會覺得不好意思或者心疼孩子,就妥協買了。當時我的心裡是非常氣憤的,真想上前阻止這位家長,可是那是人家的孩子跟我有什麼關係呢?說不定還會成為家長洩憤的工具!

  • 2 # 一壺老酒與君酌

    孩子任性千萬不能慣。如果他一哭一鬧馬上滿足他的要求,習慣了,在他的潛意識裡,哭鬧就成了他要達到目的的殺手鐧,時間長了要改就難了。好的辦法是,不理他,他鬧夠了見沒人理他沒意思了,自然就會作罷。

  • 3 # YoKID育兒寶典

    孩子任性,發小脾氣,稍微不如意就滿地打滾,這是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途徑。爸爸媽媽平時是否對孩子言聽計從,孩子想要什麼就給孩子買什麼,孩子想要吃什麼就會滿足他,沒有讓孩子學會等待,即延遲滿足。所謂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們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而如果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進入青春期後,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執,遇到挫折容易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退縮不前或不知所措。孩子不知道忍耐,爸爸媽媽平時的教育中要給孩子建立忍耐的概念,讓孩子的脾氣性格不再那麼急躁。

    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有欠妥。孩子心情不好,發洩情緒的方式是滿地打滾,這是一種情緒的不正確表達。事先可以和孩子講有情緒的時候要怎樣去表達,怎樣去發洩,滿地打滾只能滿足當下,卻不是正確的發洩方式。如果孩子下次還是出現這種做法,爸爸媽媽可以選擇漠視,孩子得不到他想要的,慢慢的就會斷開“滿地打滾=滿足”的這種聯結,這對孩子和爸爸媽媽來說都是一個可長可短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孕婦都要做羊膜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