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添大大
-
2 # 小蒜苗長
經過前幾年的廝殺,隨著樂視的土崩瓦解,中華酷聯的繼續沒落,中國產手機正式進入下半場——紅橙藍綠爭霸時代,也就是華為、小米、oppo和vivo爭霸時代。
很多人說,華為又研發,ov有渠道,小米是最弱的,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說,華為有海思,有徠卡雙攝有AI,研發投入高,後勁足,老大地位顧若金湯。實際上,華為的海思,是ARM的架構,臺積電的工藝;徠卡雙攝,鏡頭和cmos是供應商的,鏡頭認證和色彩方案是徠卡的,AI的核心是寒武紀的。而今天,手機上真正的差異化技術,包括半導體,上游的光刻機,螢幕,記憶體等等,依然被國外企業牢牢把控。說這些,不是說華為不牛逼,而是說,今天的手機是一個成熟的行業,華為目前的成果其實就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當然,這種整合也是水平的一種體現,在這一塊,華為確實走在了前頭。手機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在產業鏈成熟的當下,產品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小,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是蘋果三星也開始創新乏力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產機能在大幅度落後的前提下,快速跟上。因為產品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小了,所以用660的X20熱賣,所以835的機型不再如801時期熱銷。以華為為例,其著名的徠卡雙攝,p10,至少在測評眼裡,是可以吊打oppo r11的,然而實際月銷量不足後者的1/2,這還是全球銷量對比國內,單純看國內也許只有1/3。要知到,p10售價只是比R11貴了800塊錢,約為售價的1/5。也就是說,產品差異化,在今天的手機市場,已經變成了營銷的輔助,今天,大家拼的其實是營銷。小米成立7年,做到年銷量近一個億臺手機的體量,明年有可能進世界五百強,可真要論自己的東西,有什麼呢?全面屏?陶瓷機身?還是3D玻璃?沒有,幾乎可以說一個都沒有。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企業,7年,成為世界五百強,靠的到底是什麼?oppo R11,幾乎完全沒有自己的東西,卻比p10這種研發整合產品賣得好得多,又是為什麼?當我們把眼光從產品挪到商業的時候,一切或許都不一樣了。華為有海思,但步步高系才是中國產老大。因為一旦把目光從產品挪到元器件上,我們的關注點也必須轉變,因為海思的對手不是ov,也不是小米,它的對手是高通。而如果只看產品,我們看到了,三星即便是牢牢把控了產業鏈上游,在中國和印度,依然敗退了。我們看到了,hov牢牢把控了線下,看似小米孱弱,很多人據此推測,hovm裡面,m的實力最弱。實際上,在商業上,也確實如此。問題在於,小米從0-7000萬的時候,也弱,從5000萬道一個億,也弱。有人說,小米靠的是線上,但渠道就是渠道,所謂的靠線上,其實就是效率問題。雷軍說,他最後悔的事兒是放棄線下。因為線上雖有效率,卻沒有足夠的受眾。線上傳播確實一本萬利,卻沒發現線上太窄了。16年小米折戟,一方面是供應鏈問題,另一方面,是小米放棄了更大的被感知可能。而大家所強調的產品競爭力,反而不是根本了。同時代產品,紅米note4x明顯不如3,但後者銷量已經過2000萬了,生命週期很有希望破3000萬,而前者呢?接下來說ov,這兩家目前風光無限的企業,是否真的沒問題?ov各自號稱有20萬家線下,而其國內銷量大約7000-8000萬。什麼意思?平均一家店,一天只能賣出去1臺手機,而考慮到大店效應,也就是說ov的大部分線下門店,一天賣不出一臺手機!拿什麼養活?這才是ov價效比上不去的根本。有人說,oppo如果拿一加5當R11賣,不是更火爆麼?必須是!為什麼不做?某些專家說是供應鏈問題,真的嗎?高通真的這點能力都沒有?根本在於,這麼幹,一天賣不出去一臺手機的線下體系,怕不是要喝西北風去了。前面說了,小米之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放棄了線下被感知。而現在,這種被感知回來了。就是小米之家。小米之家現在的年坪效是26萬,這是什麼概念?如果真的開到2000家,即便坪效會下降,那也是再造一個小米了。足夠大的坪效,分攤了成本,所以類似的產品,oppo做不了,小米能做。一分錢一分貨是對的,835一定優於660,type c一定優於b。隨著產業鏈的成熟,產品的體驗大機率取決於硬體成本,而硬體類似的時候,更便宜的產品必定更受市場親耐。也就是說ov能講的故事越來越少了。在效率上,小米優於hov。在網際網路時代,大家學小米,沒問題,提高了效率,大家分割了小米的網際網路模式蛋糕。而新零售,超高坪效的線下高效率時代,大家還能學習小米嗎?難了,因為米家,米家的銷售額由20億到50億,到150億,今年大機率達到400-500億。到今天,小米真的已經不再是一家手機企業了。手機只是一部分,小米的坪效更多來源於米家。手機市場就那麼大,家居可是無限想象力的,這個市場比手機大太多了。手機市場越來越成熟,差異化越來越小,拼效率時代,真的是如上幾位說的hov強。小米弱嗎?一家七年進500強的企業,在16年這種級別的滑鐵盧之後能浴火重生,未來真的還會如以上幾位所說的嗎?看看明年小米能在印度做成什麼樣子就知道了。包括BAT在內,中國的大多數公司都是模式引入,利用國情壁壘做大。小米是模式輸出的。新的高效率模式才是小米最核心的競爭力,這是道,不是術,道的領先,根本就不是術層面的區域性勝利能夠比擬的。當hov還在研究怎麼在手機層面幹掉小米的時候,小米或許就已經成了智慧家居巨頭了,一個比手機大得多的市場的巨頭。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華為手機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佔領了絕對的市場。配置和各項功能整體已經可以和蘋果三星媲美。而且華為在將來將要捨棄GPS,完全使用北斗,當然這需要時間。OPPO在國內的熱度不減,但懂手機配置的大多數人都不會優先考慮。年輕人作為最大消費群體,仍然具有發展潛力。VIVO近幾年在國外也是混的風生水起,和NBA合作,也是走出了國門。而且自我感覺外觀上要比兄弟OPPO好看,銷量上要好一點。小米手機一直在保持良好價效比,所以存在是理所當然的,米粉也很多。只是需要加強實體銷售,多和其他品牌競爭。自我感覺金立手機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並沒有其他引人注目的地方,充電寶這麼方便,到處都能充電的時代,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買一個低配的隨身炸彈。感覺金立未來會陷入困境。將來的一線品牌還是華為,vivo,oppo會緊跟其後,其他品牌完全看使用者需求。以上僅為自己看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