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無止境Xie
-
2 # 陰影YIN
剛剛去轉了九曲黃河陣,附幾張圖。
人真的很多,各個年齡段的都有,老人們都說是轉一轉可以祛病消災。這個傳統應該在黃河流域都有的吧。起源在山西。
原本是古代兵家佈置的易守難攻的陣法。從正上方看是正方形,其中有九曲十八彎。有著福祿壽喜富安康祥順九種祥氣。
-
3 # 老牛運動匯
一、吃元宵。
元宵的種類有很多種,但是主要是以芝麻餡為主,後來延伸出許多品種,現在老牛還是喜歡吃芝麻餡的元宵。一碗熱騰騰的元宵上來了,你餓了嗎?
二、看花燈
在南京看花燈首先要去夫子廟燈會,因為夫子廟的燈會歷史悠久。下面是關於夫子廟燈會的介紹:
但是名氣太大也引來不少麻煩,每年正月十五左右,夫子廟都是人山人海,每年都會有小孩的跟家人走散,如果您要來,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哦。
看了這麼多的人,你們還敢來看嗎?必須要來啊,因為燈太漂亮了,下面是拍的照片,現場更加震撼。
-
4 # 高山與雲海
今天是元宵節,是吃湯圓,鬧花燈的日子。早上剛吃了一碗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節起源很早,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建立《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水滸傳裡就描寫了北宋末年元宵節賞花燈熱鬧場景,梁山好漢當晚去湊熱鬧,宋江帶燕青去會李師師,恰巧當朝皇上也著便衣來會,李逵等闖進御香樓,與官兵廝殺,大鬧東京。
元宵節吃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閤家團圓。晚上鬧花燈,賞花燈,猜燈謎等活動,是人們歡聚一起,共享美好生活的重大節日,是凝聚中國56個民族團結一心的美好日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承!
-
5 # 哈雷5281786
有2OOO多年曆史的元宵節,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傳承了中國勞動人民求盛世盼昇平的智慧潔晶。現今各地仍保留著多種形式的歡慶方式,比如:觀花燈、猜 燈迷、逛 廟會、辦社火、舞獅耍龍燈`等,飲食文化自然是元宵湯圓為代表啦。各地歡慶形式各有千秋,總體一句話,就是勞動人民用歡樂的方式慶祝盛世的一種美好願望的表求,乞盼來年風調雨順,國運昌盛!
-
6 # 十畝桑閒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上夕節”等,是中國歷史最長的傳統節日之一。
據考證,元宵節是先秦時期的“庭燎”、漢武帝時期的“泰(太)一”、佛教燃燈禮佛、道教上元活動相互融合的產物。
“庭燎”活動之一,是在夜未央時,天子在宮庭之中點起燭火,等待諸侯國王前來朝見。《詩經·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諸侯)至止,鸞聲將將”。
到了漢代,正月十五夜,漢武帝在甘泉宮的神祠壇用燈火祭祀泰(太)一神,正月十五從此有了張燈結綵的風俗。
佛教認為,佛教傳入中國後,漢明帝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宮中和佛寺要“燃燈禮佛”,因此才形成了元宵節。雖然這一說法有杜撰的嫌疑,但在佛教中流傳開後,客觀上促進了元宵節的發展。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就完全是道教文化影響的產物了。在道教中,正月十五是“上元”,七月十五是“中元”,十月十五是“下元”,道教認為上元天官(玉皇大帝)正月十五日生,所以元宵節又加入了道教元素,稱為“上元節”。
佛教、道教都急於和元宵節攀上關係,說明在古代元宵節就是一個盛大的節日。
在古代,元宵節並不只是正月十五這一天,不同時代的節日長短不一。漢代元宵節只有1天;唐代時政府明令元宵節為3天;宋代更長,改為5天;明代的時間最長,為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這10天時間;清代又改為五天;民國時間為3天;到了現在,又只有一天的時間了。
我認為,傳承元宵節,要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做好元宵節各種習俗的傳承。
元宵節有張燈結綵、燃放焰火、吃元宵等習俗,並且在不同地方還加入了不少地方因素,如南方的舞龍,北方的踩高蹺、跑旱船等。有一些在慶祝元宵節時使用的物品,已經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傳承元宵節,一定要把歷史上形成的各種傳統慶祝活動、各種好的習俗傳承下去,讓年輕一代體會、瞭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形態,增強文化自信。
第二,傳承元宵節,主要的是傳承節日背後的文化。
元宵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多種文化相互結合的產物,傳承元宵節,主要是傳統元宵節所蘊含的中華文化。佛教、道教雖然已經退出主流歷史舞臺,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現在的元宵節,以前的宗教儀式,現在已經演變為傳統的民俗活動,不再具有宗教意義。元宵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還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其他國家如元宵節這樣有2000多年曆史的節日並不多。因此,傳承元宵節,主要是傳承元宵節背後的文化。
第三,傳承元宵節,要淘汰一些不好的做法,與時俱進地增加一些符合時代特點的新的慶祝活動。
元宵節在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各個時代有不同的習俗。漢代是燃燈,唐代觀燈,宋代又開始放焰火,明代要點十天的燈,清代又有了舞龍、跑旱船等習俗。
因現在大氣汙染嚴重,燃放焰火會導致空氣汙染的觀念已經為人們所接受,正月十五焰火的燃放量在減少。元宵節在今後的發展中,肯定會會增加一些新的節日元素和新的慶祝方式。
回覆列表
靠文化去傳承。像我家鄉埔寨鎮一樣,每年的元宵節都有燒火龍的習慣,傳承了三百多年了,現在被國家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都可以吸引幾十萬的觀眾去觀看。元宵節那天鎮上的大街小巷都會張燈結綵,讓你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息,讓人真正感受到這古老的節日是多麼的喜慶,多麼的期待與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