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晴之婉約
-
2 # 寓教育樂
不一定要小孩越晚,對孩子就越溺愛,這個問答可以轉化為“什麼樣的家長容易溺愛孩子”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溺愛的定義我們說過分寵愛,過分嬌縱、喜愛孩子。是照顧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特徵。此時照顧者(通常是母親)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
其次,是否溺愛孩子和是否是大齡家長沒有必然的關係1、和特定的社會因素有關
前些年中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提倡三口之家。造成了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婚後生育,雙方有4位老人。都可以幫忙帶孩子,這就出現了“小皇帝現象”。一個孩子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前呼後擁著,誰都想接近孩子,誰都想得到孩子的歡心,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所以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會極力討好孩子,沒有理性的討好不是教育了孩子,而是一種縱容。此類家庭容易導致過分溺愛孩子。
前段時間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淘氣爺孫》講的就是姥姥和爺爺爭搶著要帶孫子,使盡渾身解術討得孫子的喜歡,而年輕的爸爸媽媽在中間左右為難,最終得以大團圓的故事。
2、和原生態家庭有關
如果該家長的原生態家庭重男輕女,或者家中孩子比較多自己受忽視,或者父母關係不和諧,家庭不幸福等其他原因導致的自己從小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類似情況容易造成生育後會自己的子女過分注意,對孩子有求必應。比如媽媽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小時候在家不受重視,長大後如果自己生了姑娘就會想著把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的物質和精神的呵護而彌補在自己孩子身上。其實家長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心裡的內在小孩。以此滿足自己小時候的遺憾。
3、年輕父母責任感的缺失和隔代撫養的替補
很多年輕人結婚比較早,二十多歲的人,自己的思想都尚且是個孩子,便為人父母。農村的年輕父母生完孩子迫於生活的壓力會進城務工,孩子留守給爺爺奶奶,常年不見面,更別提溺愛與撫養。
城市有些年輕父母,生完孩子大多由父母幫忙照看,自己去上班,甚至下班了去各種應酬,生的孩子就好像和自己無關。
年輕父母責任感的缺失,不會教育孩子,基本由父母撫養,而隔代撫養的弊端盡人皆知,溺愛便由此產生。
3、和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有關
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越高,看待問題越理性,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會更能分清楚什麼行為是溺愛,什麼是理性之愛。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溺愛孩子,比如:我生的娃我做主,我打他罵他對他好,誰能管得著?
但這個問題也不絕對,受教育程度越高,反而孩子越叛逆,李雙江和夢鴿之子李天一,就是一個反面教材。相反,寒門一樣可以出貴子。
4、其他因素
很多父母婚後一直不育,多方求醫後求得一子,也有老來子的原因。都是可能造成溺愛孩子的原因。
總之,溺愛孩子,和要孩子早晚沒有必然的關係。和父母雙方的受教育程度,原生態家庭,社會環境等都有關。最重要的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爸爸媽媽兩個人要達成共識,統一目標,理性教育,科學養娃。便可使孩子習得良好的品行。
回覆列表
什麼時候生孩子,是每個成年已婚男女自己的決定。也許因為工作,也許迫於無奈,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我不認為那些被寵得無法無天的孩子,他們的家長都是大齡青年。一個孩子被過度溺愛,固然是來自於家庭教育的某方面缺失,但和父母親的年齡真的沒有直接聯絡。恰恰相反,我覺得年齡越大越成熟,情商更高的家長,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更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被溺愛的孩子,大多數都是隔代親,所帶來的後果。雖然父母親也有縱容之處,但祖輩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才是真正的緣由。縱觀整個社會常態,父母親為了生活不得不讓老年人參與帶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多,而“熊孩子”這個詞語最近幾年也成為頑皮小孩的代名詞。那些父母親根本不參與育兒,當甩手掌櫃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祖輩寵溺著孩子。
因此,這歸根結底還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和父母親的年齡貞德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