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冰的書裡,有很多情感勵志,卻有很多蹉跎歲月,悲傷的成分。一部分學生看了都會說感覺到了壓抑感,對未來沒有希望。一部分學生看了卻說感到了歲月不饒人,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等到別離的時候,把悲傷換做釋然,繼續向前走過好以後的生活。真的是這樣嗎?
9
回覆列表
  • 1 # 城市匯

    8月份在看到一篇關於大冰的文章《是時候將大冰拉下神壇了》

    江湖就是這樣,有人捧,也有人踩。

    畢竟天涯晴雪雖難料,江湖夜雨也不少。

    這篇文章也許還算有道理,但其實並不中肯。

    人有喜惡,很正常,尤其這種有據有理的喜惡。

    但也有很多人不明就裡瞎起鬨,這也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我沒看過大冰的書,但他的文章真的沒什麼可讀性”

    “看書的名字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書”

    “看樣子就是裝逼”

    ……

    這是一種戾氣,沒由來的輕蔑、不問事實的指責。

    打完一場架,才發現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甚至打了誰也不知道。

    不希望你字句有理,只希望你能看明白是非背後的邏輯,更重要的是你思考後的觀點,不要做一個噴子。

    大冰

    生於齊魯,發於江湖

    說起大冰不得不提江湖。

    我們常說的江湖一般指遊民的江湖,是指相對於主流社會的隱性社會。

    流動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圖謀、操著不同的心。

    這裡巾皮李掛、平團調柳(指以各種技藝謀生的江湖人)。

    五花八門、三教九流。

    以江為眼、以湖為口。

    每個人走上江湖的初衷和目的都不一樣。

    但必然有一些人因為其能力或品德,受到江湖的擁戴。

    大冰應該算其中一個。

    先說看完《是時候將大冰拉下神壇了》的個人感受。

    文章雖好,但觀點並不認同。

    標題中“神壇”二字讓我覺得格外扎眼,不知道這個“壇”指的是“文壇”還是“酒罈”,但相信就算是大冰的忠粉,也沒有多少人會把大冰奉上神壇。

    在如今這個年代,看一個人的書,並不意味著將他的話奉為真理,這種擔心似乎有點多餘。

    這是其一。

    大冰是個聰明人,自知不是文學出身,寫書也不講文不文學,遂自稱“野生作家”,這本來也算厚道,起碼沒有自稱文壇新秀、文學大家。

    但很多人還追著不放,堅稱出書寫作不講文學的都是耍流氓,說要為漢語言文化爭一個說法。

    在這個年代,作家已經不單指文學作家,書更多的是一種工具,傳遞更多的資訊。

    總不能讓人家出教科書、出工具書、紀實類書籍的人都去講究文學吧。

    文壇自有文學,暢不暢銷是市場行為,多不多人看他的書更與文學無關。

    這是其二。

    大冰的身份標籤也招來不少厭惡,主持人、民謠歌手、酒吧老闆、作家、揹包客、油畫科班、手藝人、鼓手……

    我們常說斜槓青年,大冰應該算是登上斜槓青年的高地,沒多少人能比肩。

    如果這是為了逞強自大而為,那是狂妄,的確應該遭人詬病。

    但如果是為了體驗不同人生價值,嘗試和享受多元的價值體驗,這就是一種對獲得幸福不同方式的理解和尊重。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觸世界,並展示生活的多元化,這更是一種灑脫不羈、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

    1999年大冰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油畫科班,畢業後卻跑去電視臺做劇務場工,一開始負責分發飯盒,後來還攬下燈光、音響、現場導演等雜七亂八的事。

    因為做事認真及其自身條件優秀,不到一年,便被破格提拔為主持人。

    成為主持人,大冰也把夢寐以求的流浪生活進行到底。

    他用多年時間混跡西藏,算是第三代“拉漂”的代表人物,開過酒吧、街頭賣過唱、當揹包客徒步旅行……

    一路邂逅著各種傳奇人物,經歷人間滄桑和江湖風雨,有著許多奇聞囧事。

    我更願意相信大冰是第二種,逍遙天地、任意不羈的性情中人,浪蕩江湖的少年。

    民謠歌手萬曉利說,大冰是一個有奇特魅力的人,沒有人比他的身份跨度大。因此,他可以講一些很特別的故事。

    所以真正成就大冰的,並不是這些虛無的身份標籤,而是在這些身份標籤下的灑脫不羈的個性、真性情。

    這足以讓他的一生多姿多彩,大概這也是那麼人喜歡他的原因吧。

    這是其三。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腦中的江湖已經慢慢從金庸、古龍、梁羽生筆下的行俠仗義、刀光劍影,變成了香港電影中的黑社會、古惑仔,再到香港警匪片,變成現在的公路電影、旅行故事,甚至是大冰筆下神奇的天涯過客、浮世散人、江湖遊俠、流浪歌手。

    那些不在你我生活圈子中的人,也是另一種文化群體,另一種社會。

    這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嚮往的江湖。

    他們的生活方式、人生出口、修行的行道,跟傳統的、主流價值觀下的朝九晚五、有車有房、體面營生、出人頭地大相徑庭。

    這也是很多人成長過程面臨著的壓力和壓抑。

    從大冰身上我似乎可以看到金庸筆下的令狐沖的影子,喝酒胡鬧、不守門規、跟採花大盜田伯光稱兄道弟,頑皮卻真誠,更是肝膽俠義。

    令狐沖,一個行為不端的浪子,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光是浪子的魅力和風采?

    恐怕終究是他的俠義情懷、瀟灑不羈。

    大冰也如此。

    這是其四。

    關於大冰的“張揚”,有人覺得虛偽,有人認為是裝逼,甚至囂張。

    姿態擺的高,言行自然被人盯得緊。

    但江湖有江湖的行為規則和外在表現。

    看過不少電視,江湖或道上的事,名頭佔了兩成,功夫佔了兩成,餘下的六成,就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賞臉了。

    大冰其實算功夫不錯的了,在市場經濟下,連一身絕世武功的朴樹,有時也要**一下市場。

    你卻要責怪大冰一直在宣傳“大冰小屋”,嫌棄裡面淘寶批發兩塊多一瓶的風華雪月。

    咱們可以評是非,但不要以聖人的眼光來要求別人。

    你可以說大冰不是一個大俠、不是一位名家。

    但不可否認大冰身上有不少美德,有俠肝義膽。

    至少成名之後,他沒有與以前的患難朋友劃清界限,不忘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朋友,算講江湖義氣吧。

    大冰也經常自掏腰包幫助讀者,並會發布在微博上,算行俠仗義吧。

    也有人認為這是偽善,但為什麼不能是一種正能量呢?

    難道衡量一個人功德不是他幫了多少人,而是他默默的幫了多少人,已經知道的不算?這種價值觀我覺得很奇怪。

    做好事可以不留名,但做好事別怕留名。

    不管別人怎麼看,大冰實實在在地做著俠膽義肝的事情。

    大冰在深圳籤售,最感動的是冰叔的一句“場外這麼人站著排隊我也不坐了”

    有一個網友說她又一次去大冰的現場,是幫一位朋友完成心願。

    我舉手,幸運的被選中,站起來說:“冰哥,我這次來到現場,是因為我朋友熊貓的願望,為了給他手術中的朋友潘一個小小的驚喜。”

    大冰問了問我的情況,然後他又問了句:潘家裡情況怎麼樣?

    “一般般,不算好!”

    大冰當即就說:“我會把今天的收入,轉給你的朋友,待會留下來,給我她的支付寶。”

    最後

    關於大冰的書,只要讀者願意憧憬一切,拋開故事的真假、行文用詞如何,投入喜怒哀樂,並從中感受到一些悸動。

    雞湯是一時半刻的效果,但感動的滋味卻能讓人懷念一輩子。

    不需要奉承,但如果他的旅行故事和個人觀點,於你有一點啟迪意義。

    甚至在你人生最初的時候,他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幻想和勇氣。

    那麼大冰的書也就有意義了。

    罵也罷贊也罷。

  • 2 # 精分娛樂君

    我倒不覺得,他的書我追了很久,看的順序跟別人不一樣,從《好嗎 好的》到《乖 摸摸頭》到《阿彌陀佛麼麼噠》到《我不》,每本書講的內涵都不一樣,但是一樣是人生!他的書寫了,也這麼多年了,網路上的人對他褒貶不一,愛他的,當他是俠義之士,看不上他的,認為他是個江湖騙子!這三本,《好嗎 好的》是一個將揹包客,旅行,出發,走天涯的故事,《阿彌陀佛麼麼噠》,講了很多不一樣的故事,是掉眼淚最多的一本,觸動人心;《乖,摸摸頭》,給你一種關懷吧,懂你的不容易!

    這是最新的一本,他帶著大夢一行,去了北極一場旅行,在異國他鄉度過一段旅程,他的書,的確給了人一種願景,即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我挺喜歡大冰的,雖然很多人說他是個騙子,但是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些東西,很吸引我,比如仗義,比如善良,比如他的故事,無論真假,都給了我一種震動,使我知道,原來真的有人在過著我想過的生活,“為什麼你看了很多書依舊在原地,因為您老人家只是看,沒去做啊”,“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給了我們一個新的世界,所以我覺得他的書很好看!

    唯一的評價標準:眼淚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好書,那我想能感動你的,催你奮進的書,就是好的吧,我是這麼覺得的!曾經很想,親眼看看大冰,現在不想了,書就是書,人就是人,愛書就行,不必愛叔,想離他遠一點,神秘的東西,更有吸引力,不想去觸碰真實的他了,想象永遠可能比真實更美,我想我是有點懦弱了,我怕他和書裡不一樣,所以我寧願一直不認識他,只認識書裡的那個大冰!

  • 3 # 新年媽媽

    我認為挺適合青春期孩子看的。

    大冰的故事主要以身邊的人和事出發,三觀還是非常正的。充滿了正能量。

    鼓勵孩子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充分去體驗和追逐夢想。

    孩子喜歡看書,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不管是什麼型別的,都能從裡面感悟到不同的感受和體會,所以應該鼓勵。

    加上我認為大冰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從文字和中就可以瞭解到,他為人處事的很多型度,積極熱情,充滿愛心,這些都是孩子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裡挺活躍,出門就不說話的孩子怎麼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