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秉燭讀春秋
-
2 # 殘碑讀史
隆科多之死,並不冤屈,完全是咎由自取,但四十一條大罪裡,有些罪名對隆科多而言是冤屈的。
↑權臣兔死狗烹的命運,隆科多不過是重演而已
皇權最忌諱的是什麼?結黨+謀反。如果有人敢沾染皇權,只要在位帝王有這個能力(不是傀儡),那這些人必被皇權碾碎消滅,哪怕他是太子,皇子這樣的親骨肉。
隆科多跟隨康熙這麼久,竟然還看不懂帝王之心,也算是白活半輩子了。
康熙的心態變化就是揭示帝王之心的絕佳例子:康熙遵循的是嫡長子制度(胤礽是嫡次子,其哥哥嫡長子承祜只活了四歲),按理說沒毛病,但康熙統治時間實在太長,把嫡長子立儲制度的缺陷暴露無遺——到統治的後期,皇太子胤礽和康熙之間展開了統治權爭奪。
↑康熙晚年最擔心的是皇子們搶班奪權
康熙懷疑胤礽想早點搶班奪權,在朝堂中結黨培養勢力,這是康熙絕不容忍的,因此先後兩次廢除胤礽太子之位,而隆科多前任——步軍統領託合齊就是因為與胤礽結黨,被康熙下獄後病死牢房,再被康熙下令挫骨揚灰,不許收葬。
同樣被康熙調查發現的結黨分子,還有刑部尚書齊世武,這位仁兄以“諂事太子”的罪名,於康熙五十一年被判處死,康熙命人用鐵釘把齊世武釘在牆上,齊世武哀嚎數日而死。
如此殘忍洩憤的處置手段,可見康熙內心那根弦的敏感程度。隆科多在託合齊死後,被康熙選中擔任步軍統領這個關鍵職位,原因無他,政治上信得過。
康熙在暢春園病重崩世的時候,身邊只有隆科多侍疾,幾乎與外界隔絕了訊息,關鍵時刻,隆科多扶了皇四子胤禛一把,胤禛因此得以繼位。
↑雍正的小心眼子,人盡皆知
胤禛小時候曾被隆科多的姐姐孝懿仁皇后撫養,並非親舅舅,但胤禛繼位後總是稱呼隆“舅舅隆科多”,讚譽和榮寵不斷,在這種情況下,隆科多自我膨脹了,膨脹到了影響皇權的地步,引發了雍正帝的猜忌。
本來雍正帝就是中國最為猜忌多疑的皇帝之一,心胸狹隘,情緒化,喜怒不定,隆科多的囂張很容易就刺激到了雍正敏感的神經。
雍正繼位後頭兩年,隆科多口無遮攔,常把康熙臨死前波譎詭異的政治局面拿出來說事,又以諸葛亮自比,相當觸犯雍正的忌諱,再加上隆科多兼任吏部尚書時對朝廷命官的任用多加干涉,雖然是正常職責範圍內,但雍正卻視之為結黨表現。
隆科多也不是沒感覺到雍正對他的猜忌,因此在雍正二年底主動辭去步軍統領一職,雍正順水推舟,但隆科多千算萬算,沒想到雍正帝這麼小心眼,他的退步沒換來安全,反而迎來雍正接連的打擊。
↑遇到雍正這樣尖刻猜忌之人,也是隆科多倒黴
一直到雍正五年,雍正給隆科多定下了足足四十一條大罪,實事求是的講,有些罪名對隆科多而言是冤屈的,比如結交庇護年羹堯,當年可是雍正親自拉攏二人湊親近關係的啊,雍正甚至自作主張把年羹堯長子過繼給隆科多當兒子,隆科多和年羹堯怎麼拒絕?現在看來,這都是雍正的套路啊。
還能說明雍正小心眼子的一件事是,四十一條大罪裡有一條是隆科多結交阿靈阿、揆敘,而這兩人都在康熙五十多年的時候去世了,隆科多結交已死之人有何用?原來這是雍正的報復,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阿靈阿、揆敘是推舉皇八子胤禩,且不說隆科多當時只是位微言輕的一等侍衛,而且隆科多是眾所周知的皇長子的人,雖然皇長子也支援老八胤禩,但隆科多畢竟和胤禩隔了這麼一層關係。
而當時已經退休的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卻上奏康熙建議不要復立廢太子胤礽,顯然站到了皇八子胤禩的陣營裡。於是,隆科多被親爹坑了一下。
但為什麼雍正會舊事重提,並非性格尖刻那麼簡單,實際上,藉著給隆科多定罪的這四十一條罪狀,順藤摸瓜,雍正開始清算胤禩集團餘黨。
↑暢春園物是人非,多少往事成空
隆科多揹負這麼多罪名,其中多少真多少假,雍正心裡當然有數,有的鍋硬是安在隆科多身上,藉以實現雍正的政治鬥爭目的,也因此,雍正並沒有處死隆科多,而是把隆科多囚禁起來,囚禁的地點——竟然是暢春園附近新建的三所房子裡。
當年隆科多就是在暢春園一飛沖天,如今在這裡等待自己的死亡,他會是什麼心境,我們不難想象出來。所幸的是,隆科多並沒有等待太久,被囚禁一年後,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六月,他死在了這幢禁所,而他的心,早在被定下四十一條大罪的時候,就已經徹底死掉了。
-
3 # 優己
兩人都死得不冤!都有自己作死的原因在裡面!但是區別在於雍正不想殺年羹堯卻不得不殺年羹堯,而雍正想殺隆科多,隆科多也就因此被殺了!雍正其實是不想殺年羹堯的!在當時,朝政相當混亂,雍正需要年羹堯這種型別的實力戰將來為自己保駕護航!但是年羹堯卻仗著雍正的恩寵飛揚跋扈,落下來很多把柄給八爺,八爺就以年羹堯為小辮子掐著雍正的命門,八爺鼓動朝臣彈劾年羹堯以此轉移八爺黨的壓力!這使得雍正不得不殺年羹堯!
而隆科多則不同了,隆科多不僅參與了八爺黨與雍正的黨爭,還參與了弘時與弘曆的太子黨爭,意圖再立輔助新君之功!比如,隆科多就勾結八爺,意圖逼雍正退位,立弘時為新君。這不僅是貪汙瀆職這麼簡單了,而是不忠忤逆!如果不是雍正念在擁立之功,很可能直接滅族了!
-
4 # 管要你管
雍正是一位鐵血帝王,他鐵腕執政改變了康熙末年的弊端。雍正登基少不了隆科多的幫助,但是他處死隆科多我讓為並不冤。不過我讓為他夠不上41條大罪,他的罪名只有一個那就是對雍正不忠。他和年羹堯不同,年羹堯是一位武將,不懂得政治,有了一點功勞就居功自傲,甚至不把雍正放在眼裡。作為自己潛底的奴才雍正當然不會由著年羹堯胡鬧,所以才殺了他,但是隆科多不同,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可是兇險萬分啊。在最後的時刻隆科多選擇了雍正,作為新朝的臣子可以說是開國功臣。但是他並不滿足,後來開始勾結皇子密謀殺害乾隆,又勾結八爺黨現雍正以死地。失敗後當然難逃一死,之所以有41條大罪是雍正在給他羅織罪名,因為想隆科多這樣的重臣不能說殺就殺,是要有理由的。所以隆科多的死一點也不冤,完全是他自找的。
回覆列表
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 共92條。
處理的結果:隆科多幽禁於暢春園。長子嶽興阿撤職、次子玉柱發配黑龍江。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於禁所。
有比較才能有鑑別,同樣是犯罪,年羹堯犯的罪行比隆科多多一倍還多,犯的也是重罪。
按大清律法,這92款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30多條,雍正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決定法外開恩,賜其獄中自裁。
從以上資料兩廂對照,似乎隆科多確實有點冤。其實,罪行條款不重要,雍正想治誰的罪,大臣羅織就是了,如果有必要,我認為,隆科多的罪行條款會多於年羹堯。
此時談罪行條款誰多誰少,我覺得有點“五十步笑百步”的荒唐意思。
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是雍正曾經倚重的大臣,雍正繼位後,由於朝中有人質疑他的得位不正,有奪位的嫌疑,雍正利用年羹堯掌握軍權的有力條件,極力拉攏吹捧年羹堯,並且樹立年羹堯的權威。
比如,年羹堯第二次進京時,他命令朝中大臣郊外跪迎年羹堯,這是從來沒有的先例。
皇帝提拔樹立年羹堯的形象,無非是讓他以後賣命罷了。但年羹堯得意忘形,忘了這一切都是皇帝給的,處處顯擺,還時不時對雍正“無人臣之禮”。
有道是“不作不死”。既然雍正能給你權利,同樣,雍正也能從你手中要回權利。那些大臣對你有禮貌,對你唯唯諾諾,不是怕你年羹堯,而是怕雍正賦予他手中的權利。
雍正殺年羹堯就是因為他居功自傲,功高蓋主,收拾這些大老粗,雍正易如反掌,說實話,雍正從心裡不太忌憚年羹堯。反而更忌憚像隆科多這樣的人。
雍正殺隆科多就和年羹堯有所不同,年羹堯被殺在前,隆科多被殺在後,年羹堯的前車之鑑沒有警醒隆科多,年羹堯的死,沒有為隆科多敲響警鐘,這是雍正用重典處理隆科多的原因之一。
隆科多的功勞是擁立雍正繼位有功,雍正對他感恩戴德,稱其為“舅舅”,隆科多結交的都是朝中貴戚。他和年羹堯不同,隆科多最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罪行就有結黨營私這一條。
年羹堯只是個軍人,並且跟隨康熙多年,年羹堯對康熙和雍正父子,30餘年來忠心耿耿,最後他只是居功自傲,也就是不知天高地厚。隆科多朝中死黨,這是雍正最不放心的地方。
以雍正舅舅身份,假如雍正百年之後,隆科多有可能干涉自己立儲問題。涉及到國本問題,雍正不能不警覺。
綜上所述,我覺得雍正殺隆科多,隆科多死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