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咪讀呀
-
2 # 家有熊娃娃
1、首先要認識到,左右我們情緒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認知和理解。為什麼面對同一種行為,我們卻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孩子的頑皮、淘氣,昨天被誇為活潑、可愛,今天就成了沒規矩、討人厭?
2、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歸咎於孩子,拿孩子出氣。不要對孩子說“你真讓我生氣”之類的話,這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一個對自己負責的父母,會把自己當成情緒的主詞,會對孩子說“我覺得很生氣。”
3、接納自己憤怒的情緒,先透過轉移注意力、深呼吸、聽音樂等方式,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處理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我們的行為也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憤怒的榜樣。
-
3 # 父母世界
你有沒有發現,當寶寶還很小的時候,我們對他都非常有愛心,可隨著他越長越大,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我們的耐心也越來越少。為什麼會這樣?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用了嗎?怎樣才能做一個有耐心的父母?
壞脾氣總髮在最親近的人身上?
初為父母,儘管忙亂,但那個可愛的、柔弱的小人兒還是會帶給我們無比的喜悅,激起我們天然的保護欲,想要努力把最好都給他。這和戀愛是一樣的,在關係的第一階段,我們有的是耐心和愛,不會讓自己的缺點出來礙事。然而,當信任建立起來,內心的動態就開始顯現了,在任何親密的關係中,沒有人能長時間地保持內在感受不顯露出來。我們的壞脾氣,事實上大都是發洩在了最親近的人身上,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孩子。
先理解我們的不耐煩
行為心理學家發現,學齡前兒童平均每分鐘三次就會要求他們的照顧者處理某些需求或是願望。看到這個數字,你是不是對自己的不耐煩有點理解了?老實說,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要求(其中不乏過分的行為),一貫保持平靜可不容易。好父母也會有對孩子生氣的時候。憤怒在任何愛的關係中都是正常的,但是我們如何處理憤怒非常重要,因為沒有管理好的憤怒會毀壞關係,因為任何強烈的情緒都會阻擋清晰、理性的思考。
除了孩子需要無止歇地關注,還有什麼破壞了我們對孩子的耐心呢?
權力爭鬥。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抱怨都是“我的孩子不聽我的”,那個真正的意思是“我的孩子不會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而孩子學會說“不”,是自我意識發展的必經之路,這往往讓我們感到權威被挑戰,不能掌控的焦慮,會讓我們失去耐心。
疲勞。當我們有太多事情要應對、筋疲力盡的時候,更有可能喪失耐心。
壓力。壓力會讓負面情緒增生,儘管在有些時候,讓我們感到壓力的事情和人與孩子幾乎沒有什麼關係,但不幸的是,孩子是我們最容易和最接近的目標,對他們不耐煩就是一種表現。
過去的憤怒。過去我們受到的傷害,尤其是我們童年時的經歷,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就像是炸藥桶般,一件小事兒就能引爆。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為什麼害怕孩子不停地哭?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哭是沒用,我們小時候哭的時候,情緒被壓抑,當聽到孩子的哭聲,小時候的焦慮感就被觸發了出來。我們需要把老舊的憤怒從新的憤怒中區分出來。
糟糕的計劃。生活是不可預測的,特別是跟孩子相關的,計劃出錯,會令我們沮喪、失去耐心。
不切實際的期望。這會增加我們的壓力。“他應該一直好好表現”。“她應該總是聽我的話”。“他應該一直刻苦學習”,“她應該總是整潔的”……
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們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學習如何處理壓力和憤怒。想一想,我們的父母是如何處理憤怒的?是否與我們現在對孩子喪失耐心的方式相似?
回覆列表
方法一:果斷離場
如果父母非常憤怒,馬上換一個能夠讓自己安靜的地方,不管是浴室還是陽臺或者臥室,能夠讓自己平靜的呼吸、從容的思考足矣。之後在努力調整自己心態,或者乾脆去做另一件開心的事情。這樣的好處是留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她也冷靜思考媽媽之所以生氣的前因後果……
方法二:看看孩子可愛的萌照
可以在家中擺放一些隨處可見的孩子照片以及快樂家庭合影。這樣的好處是,當你憤怒時能回憶那些美好的親子瞬間,感懷孩子曾做出的那些讓你感動的事情。覺得,孩子也有天使的一面。放鬆心情,舒緩、等待片刻,也許就在下一時間,孩子就帶給你不一樣的震撼
方法三:降低期待
我們有時候發火,多數源自於孩子沒有按照我們的預期前進。凡事一分為二,從另外一面講,其實是家長對於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而對自己的失望從而在孩子身上的一種發洩。簡單的來講,就是家長自己沒有辦法或能力調整自己,從而開始折磨自己的孩子而已。所以,不妨降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