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源遠流長87353292

    擔得起明君,但千古一帝非秦始皇莫屬。創立影響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敢問誰有這麼大的手筆。尤其在這個百家爭鳴,思想奔放,各家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統一思想又有多難,可想而知。各國文字不一,習慣不一,貨幣度量衡不一 ,最難的莫過於統一人心。雖然始皇死而天下崩,但是試問在那個時代,誰能比始皇做的更好。個人淺見,難免不足,歡迎指正,不勝感激。

  • 2 # 倪說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被稱為千古一帝,可能稍有誇張。一般來說,千古一帝是指中國封建王朝的開創者秦始皇。

    當然,唐太宗李世民仍然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作為的皇帝,這一點卻無人能夠否認。

    李世民文治武功,在各個方面都為後面的皇帝豎立了很好的榜樣。

    武德九年(626年) 李淵次子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登上帝位,次年改元貞觀。唐太宗統治時期的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法度、最有格局的時期,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他的手中,唐朝已基本上在全國範圍確立了統治地位。貞觀元年(627年),苑君璋擺脫了突厥可汗的羈縻,歸附了唐朝;二年,唐太宗乘突厥衰亂,派兵消滅了為突厥所冊立的“解事天子”梁師都。至此,唐朝結束了自隋末以來分崩離析的局面,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李世民心胸開闊,為人大度,他認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治理國家應當“廣任賢良”,選拔各種人才。因此,在用人方面,太宗堅持“任人唯賢”的標準。在蒐羅和使用人才上,太宗並不看重門第、出身、親疏及仇敵關係,而是不拘一格,因材致用,從各階層各集團蒐羅人才。貞觀時的一大批重臣如徐世勣、秦叔寶、程知節原為農民起義的將領,戴胄為王世充的鄭州長史,魏徵原為瓦崗軍李密部下,後歸於太子李建成,曾勸李建成除掉李世民。馬周、張亮出身寒微貧賤,均被太宗委以重用。

    此外,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突厥將領,亦加以任用,充分體現了太宗用人不以華夷為隔的胸襟。

  • 3 # 懷疑探索者

    說李世民是“千古一帝”?那是因為矮子裡面拔高個,中國四千年曆史,真正的賢明君主就那麼幾個,扳指頭都可以數得過來,絕大多數確是庸庸碌碌甚至是殘暴之輩。李世民這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了,他的事蹟很多人都知道,我沒有必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一一列舉。我就說說李世民和魏徵。

    有人說,李世民和魏徵根本就是演戲。據說,魏徵利用李世民想當明君賢主的心理,故意在李世民面前給李世民找麻煩,出他的洋相。有一次,李世民手捧著一隻美麗的鳥在玩樂,突然聽說魏徵來了,心想,要是給魏徵這老東西發現了,還不得給我上沒完沒了的政治課?李世民想到此,嚇得趕緊把鳥藏到懷裡面。魏徵進來一看,眼光撇到皇帝懷裡面露著鳥尾巴,就故意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一會談到美國攻打伊拉克,一會談到墨索里尼會見特斯拉。李世民心裡著急,又懼怕魏徵,就忍著性子聽魏徵侃大山。終於,魏徵抹了抹嘴角的唾液,帶著勝利的喜悅揚長而去,李世民感覺掏出懷裡面的小鳥,一看,傻樣了。原來,小鳥被他給悶死了。

    後世之人就特別善於“考古”,說魏徵是故意“賣直”,被李世民發現了,所以李世民憤怒的把魏徵的墓碑給推翻了,以證明李世民並不是一個虛心納諫的君主,而是演戲,打破了李魏的神話。

    其實,即使是演戲,如果李世民不想做一個真正的明君,他怎麼可能把戲演得那麼逼真,那麼長久呢?即使李世民和魏徵都是在演戲,但只要是利國利民,就是再多演一些戲,也是百姓之福,國家之福。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就怕一些君主連演戲的興趣都沒有,一副天下老子最大,不服就滅你九族的狂勁,與其這樣,我們真的應該鼓勵多一些演戲的李世民和魏徵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凍過母乳給寶寶吃的寶媽,能不能傳授一下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