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苑空間站
    忘本、自大、智寡

    忘了三顧茅廬前自己屢戰屢敗;忘了徐庶、諸葛亮多次用火攻以少勝多,戰敗曹操;忘了火攻威力及火攻的因素常識;忘了炎炎烈日,提高火攻警惕;不和諸葛亮保持勤密溝通,若非馬良勸阻,連紮營圖都不會送給諸葛亮看;一輩子打鷹卻被鷹啄了眼,最終敗在火攻。

    內部不團結

    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發對,蜀漢集團分化為兩派。而劉備野心膨脹,看到兄弟一個個先他而去,劉禪無能,想在生前完成大業,執意出兵並御駕親征。

    師出無名

    伐魏是國恨,伐吳是私仇,名不正言不順。劉備是假借報仇之名企圖滅吳,可普天之下的百姓、蜀漢將士卻尋思著他報私仇呢;

    陣前折大將出師不利

    張飛被害可謂出師不利,老將黃忠陣亡再敲警鐘,可劉備卻置若罔聞,因為荊州對劉備來說太重要了。

    驕兵必敗

    犯了和關羽一樣的錯誤,看不起東吳,還都栽在了陸遜手裡;若是沒有陸遜示弱,關羽也不會把防範東吳的兵力撤走;若是沒有陸遜的敗退,劉備也不會長驅直入到適宜火攻地帶;先期的一連竄勝利讓他更加肆無忌憚,依林紮營八百里。

  • 2 # 南門太守

    劉備在夷陵大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兵力不足

    劉備急於給關羽報仇,稱帝后不久即起兵,沒有時間進行充分準備,首期出發的人馬只有兩路,劉備自己率一路,4萬人;張飛率一路,1萬人。這兩路人馬相加只有5萬人。

    以後蜀軍還有一些人馬加入,再加上進軍到荊州境遇後一些少數部族在馬良等人策動下投靠蜀漢,蜀軍整體實力有所增加,但主力人馬總數不可能超過10萬人,少於諸葛亮北伐的兵力。有的史書說蜀軍戰敗後被殺的就有七、八萬人,這一點不準確。

    吳軍方面,總兵力未超過蜀軍,前線直接投入的人馬大約有5萬多人,由陸遜指揮,後來步騭率一部人馬移屯長沙,約1萬人。雖然吳軍兵力略弱於蜀軍,但吳軍是守,蜀軍是攻,蜀軍的人馬並不佔優勢。

    二、地形不利

    蜀軍順長江東進,按理說是順水而下,是有利的,但交戰地區多高山峽谷,地勢複雜,吳軍依託有利地形組織起五道防線,一道失守,後面繼續抵抗,蜀軍要想直入荊州腹地,必須連過數關。

    蜀軍初期尚順利,輕鬆破了第一道防線,但隨後就遇到了難啃的硬骨頭,劉備多次指揮攻城,但難以奏效,劉備想引誘吳軍出戰,但陸遜不上當。在易守難攻的情況下,蜀軍兵力不足、後勤保障困難等劣勢進一步暴露出來。

    三、士氣不高

    對於是不是馬上伐吳,蜀軍內部意見其實並未統一,有一些冷靜的人反對這麼做,除了文臣還有趙雲、黃權等重要將領,大家對伐吳持保留意見。大軍剛出發,又發生了張飛被殺事件,蜀軍士氣遭受打擊。

    另外,劉備集團裡有相當一部分荊襄人士,他們到了益州,但在荊州仍有不少親戚、財產,隨著關羽的失敗這些都淪陷了,成了孫權手中的“人質”,打起仗來蜀軍將士難免心事重重,這種情況就像當初劉備在海西、關羽在麥城一樣,士氣難以高昂。

    四、戰術失誤

    劉備在吳軍第二道防線前遇挫,這時應站穩住腳跟,穩紮穩打,但劉備有些急躁,想盡快結束戰事,所以不斷挑釁吳軍,吳軍不理,劉備下令各軍就地屯紮,形成了所謂“七百里連營”,雖然這與史書記載可能略有出入,但劉備此時確實採取了分散兵力的戰法。

    蜀軍兵力薄弱,應該集中優勢兵力而不是將人馬分散,結果被陸遜找著破綻,奮力反擊之下蜀軍大敗,由於地形的原因,加上資訊溝通不及時,蜀軍戰敗的情形迅速演變成“多米諾骨牌”,一發不可收拾。

    五、曹魏因素

    吳蜀交戰,曹魏雖然沒有直接投入戰事,但它也在一旁虎視耽耽,曹丕認定蜀軍會敗,他的戰略很清楚,那就是一旦蜀軍大敗他就立即上去跟孫吳搶時間以瓜分蜀漢,對此劉備不得不防。

    所以劉備讓黃權組織了江北兵團,目的就是防曹魏,蜀軍兵力本來就有限,這進一步分散了力量,而這支人馬在劉備大敗後竟只能就近投降曹魏。

  • 3 # 似縬

    劉備軍四萬至八萬,吳軍五萬。其中因為荊州乃三戰之地蜀還要抽部分防北魏國軍隊可能的襲擊。前期蜀軍由劉備親征士氣足兵勢勝吳軍被打個措手不及,後面吳軍穩了下來聚集兵力防守,蜀軍不能攻克兩軍開始相持。孫子兵法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兵力上蜀軍作為進攻方其實沒有什麼優勢。戰爭相持數月劉備軍是遠征又駐軍在野外風餐露宿士氣低落,被以逸待勞的吳軍尋找時機擊敗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漢中之戰的曹操一樣,荊州歷經戰亂人口經濟凋零雖戰略重要,但苦於久戰不下,又要防北,已成雞肋之地

  • 4 # 謝金澎

    夷陵之戰,劉備在關羽被殺的情況下悲憤難抑,執意伐吳,這原本就是在憤怒、衝動的情況下做出的錯誤的重大軍事行動。

    正常人都知道,軍事行動最忌諱的就是決策者在制定策略時頭腦不冷靜,而劉備罔顧諸葛亮的苦苦勸諫,不對比兩軍形勢、優劣,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急匆匆出發,犯了兵家大忌。

    在對吳進攻時又一路冒進,未對戰場地理、形勢,對方用兵方略進行充分評估和有效偵查,最後陷入對方的一字長蛇陣中,被火攻而敗。

    眾所周知,劉備在遇到徐庶之前,屢戰屢敗,顛沛流離,其軍事才能可見一斑。直到諸葛亮隆中對給出立足點、三分天下之策,才在借荊州後在蜀地站穩腳跟。

    一個既不知敵亦不知己又缺乏軍事才能更被憤怒衝昏頭腦的的主帥帶著為數不多的軍隊亂哄哄的盲目進攻,如果不敗,那才沒有天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來歲如何選購男士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