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娛非彼娛

    推陳出新的說一句,現在的時尚不僅是所謂的潮流趨勢,更是對過往的時尚追逐。

    提及“後蘇聯設計”,那麼不禁便會有人疑問,“前蘇聯設計”又是什麼?

    很多人知道,在歐美、蘇聯這些地方都是有過女權主義的,這也是蘇聯女兵穿裙子出現在二戰戰場上的主要原因。現在幾乎每位女性的衣櫃裡都有那麼一件或幾件連衣裙吧!那麼你可知道最早的連衣裙就是蘇聯發明的嗎?

    在20世紀40-50年代,那時的蘇聯染織技術十分發達,它生產出了很多漂亮的面料,寬鬆的短袖、褶皺裙、簡單的圓領、碎花、格子、條紋和腰帶,這樣的一系列都可以堪稱為時尚的“前蘇聯設計”了吧!而至今,這些元素至今仍依然在時尚的前沿上引領著。

    眾所皆知的奢侈品牌Dior也曾在蘇聯掀起過一陣腥風血雨,當設計師Yves Saint Laurent剛剛執掌Dior初期,他就將重新定位的品牌設計與新的風潮在蘇聯放了個前哨。所以前蘇聯的時尚地位也是無法撼動的。

    而如今興起的“後蘇聯設計”,在我看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掀起,其實蘇聯的時尚元素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已經習慣而無察覺。不過現在新一代的蘇聯設計師們,他們所創造的作品不僅越過自己國家原有的文化,更是旨在創造屬於世界的作品。他們向世人展示的是如何將社會文化背景轉化為新的全球審美,有時即使是粗糙的布料,搭配了濃墨重彩那也是一種Fashion。

  • 2 # 三葉草的一位鄰居

    話說,“後蘇聯設計”是個啥?新一代後蘇聯設計師們越過自己國家原有的文化正在創造出屬於世界的作品。他們所擁有的“後蘇聯審美”正在時尚界慢慢滲透。而這種審美的興起從來不是關於真實地方的歷史,而是關於東部“窮但性感”的終極夢想。這意味著這個趨勢不僅涉及前蘇聯,而且還包括當年處於蘇維埃影響範圍的國家——比如波蘭和南斯拉夫。

    於是,“後蘇聯設計”就完美體現了這種有民族特色的時尚:

    看到這裡,你動心了嗎?

    這裡要提到一個品牌:Gosha Rubchinskiy除去Supreme,這是另一個將政治當做主題概念的源自俄羅斯的高街品牌。同時,這也是在近兩年憑藉嶄新的視角和極具青年流行文化特色而迅速躥紅的時尚品牌,幾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各路買手、業內人,以及消費者都被這後蘇聯時期年輕人的審美狠狠擊中。如果說現在你還只知道Vetements、Off-White,可能就真的要被時尚圈拋棄了。Rubchinskiy的作品永遠關注兩個主題:政治和青年。作品的圖案多少都會指涉俄羅斯文化與政治的方方面面。就拿2015秋冬男裝系列來說,設計師大膽的將俄羅斯國旗與中國國旗進行組合,再加上“運動”主題風的烘托,透過整個作品來展現其對和平與友好的寓意。相比當今的時尚圈,冷漠、諷刺、懷舊和激進的Gosha Rubchinskiy就像是一股清流,讓幾近迷失於高昂的定價和無個性設計風潮中的消費者找到了希望的出口。正如這位來自戰鬥民族的設計師所說:“這是一項混合著政治元素、對後蘇聯時代莫斯科街頭青年休閒服的個人嘗試!”

    感謝《時尚先生》!

  • 3 # 無線趨近

    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品牌 Gosha Rubchinskiy 對於時尚界的影響,絕不僅僅是那些與 FILA 和 Kappa 合作的運動衣——他向世人展示瞭如何將社會文化背景轉化為新的全球審美。

    Gosha Rubchinskiy 2017 春夏系列

    從 2014 年初次亮相時裝週開始,他讓俄羅斯少年們的街頭裝束走上主流時尚的道路,引領著時裝的新世代。

    幸運的是,在為後蘇聯風尚尋求新的面貌和展現方式的過程中,Gosha 並不孤單。隨著一系列前蘇聯國家的設計受到國際關注,數十名來自這片土地上的新興設計師力圖用作品講述自己的故事。

    時裝設計師 Gosha Rubchinskiy

    “後蘇聯審美”的興起從來不是關於真實地方的歷史,而是關於東部“窮但性感”的終極夢想。這意味著這個趨勢不僅涉及前蘇聯,而且還包括當年處於蘇維埃影響範圍的國家——比如波蘭和南斯拉夫。

  • 4 # 我是小森森

    像中國的這些穿俄羅斯高街品牌的明星,基本上屬於湊熱鬧的,就是說的吳亦凡!!!

    「後蘇聯」是一種現象,一種文化,一種空間,一種儀式。

    Gosha Rubchinskiy 就是後蘇聯命題中,有關時尚和潮流的一環。

    你可以這麼說,發明「後蘇聯/post-soviet」這個概念的人是西方人,他們帶有偏見與隔閡。帶著一種立場區別明確、彼此涇渭分明的態度。

    但你也應該知道,用內容去填充這個形式的事情,西方人幹不來,東方人幹不來,只能「後蘇聯人」(主要是俄羅斯人)來做,也只有他們才做得好。

    製作:i-D 團隊

    翻譯:蘇俄轉播

    VICE中國授權釋出

    蘇聯解體帶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混亂,是一場悲劇,但同時也創造了大破大立的時機。

    有創造力的大腦,都會喜歡「混沌/chaos」。他們不喜歡死水——僵化的體制機器和瘋狂的行業怪獸,都是死水,都是食腐動物。

    而能打破格局的,讓新的、不一樣的、不管是對是錯先做起來再說的創造力有發揮可能性的,只有混沌。

    這麼來看,1991年的12月24日,也許是一個好日子。它讓一些註定要創造的人們,得到了一生最重要的籌碼。

    解體後的90年代,是文化決堤的時刻。車臣戰爭所帶來的影響,跟銳舞派對帶來的影像,是一樣巨大的。文化即消費,憋夠了的人民群眾,哪怕是再窮,也會願意跳進消費主義的巨大游泳池中,感受遲到的人造浪潮——西方的音樂、服飾、電視節目、電影、二手貨、書刊雜誌、生活方式、速食文化,瘋狂湧入。

    年輕的俄羅斯人、喬治亞人、烏克蘭人和其他所有封閉了太久的人一起,看<Vogue>,喝可口可樂,吃麥當勞,聽MTV迴圈播放的歌曲。

    這種文化進食速度快得令人吃驚,這甚至都不像是在消費文化——那幫年輕的後蘇聯小夥子姑娘們,像一群愣住了的目擊證人一樣,高轉速目擊著西方正在進行的一切。

    但這種目擊,是慢了大半拍的。

    這不是一個發生在同代人之間的文化交融,而是一種隔代的文化沖刷。所以,自認為趕上時髦的後蘇聯人,其實也是落後又土氣的。那當這種遲滯的layback不斷髮酵,就成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復古,一種西方人也get不到其中精妙的復古。

    25歲的莫斯科青年Gosha Rubchinskiy就是這個時代中的一員,在20多年後,他將引領整個後蘇聯時尚潮流,帶著他東西方混雜的文化衝擊波,和讓西方人著迷不已的東西,席捲世界,成為街頭文化世界中不可忽略的RED STAR.

    以Gosha為代表的願景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很多。他們呈現給世界,審美的另一種可能性,比如在模特身上,你看到的不是過去那種精緻美好的面龐,而是兇狠、突兀、刺眼的容貌。

    在西方以及主流的眼中,穿成那樣的模特們,是一群沒什麼教養、出身卑微、品味拙劣的傢伙:人造皮草、消費主義大logo的堆砌,還有爛大街的90年代運動裝。

    除了西里爾文標出來的那些字眼,風格之下,是文化土壤,以及在那裡生活的人們實實在在的樣子。

    審美和趣味是這場「後蘇聯運動」中最耀眼的焦點。來自彼得堡、莫斯科、基輔街頭的少年們,和他們的西方同齡人差別不大——他們都用社交媒體,都迷戀各類球鞋,都想打扮的漂漂亮亮。

    但他們也是不一樣的——解體後的俄羅斯和獨聯體世界,沒有穩定的經濟形勢,貨幣貶值,通貨膨脹,新鮮好玩的東西沒有供應鏈、沒有銷售渠道。他們想要的東西,是昂貴的,稀罕的,他們能做的,就是東拼西湊,新老並用。

    有時候,那種搭配靈感,不是來自於什麼時尚本能,而是來自於有限的衣櫃。把不管是男裝女裝,父親母親還是哥哥姐姐的舊衣服拿出來,一股腦穿在身上,就這樣了。

    Gosha自己很多次提到的,他和他周圍朋友、團隊的創作,都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俄羅斯年青一代不一樣的精氣神和美。讓那個被西方妖魔化的冷酷之地,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讓年輕人能夠被世界看到。

    把被別人認為是醜的、低階的東西,給掰過來。讓年輕人能自豪地影響世界,站在潮流的前端。

    不同於冷戰時代兩大陣營的對撞,現在的潮流更多的,是融合——把蘇維埃過去式的美學,嵌入到資本主義的未來趨勢中。創造一個在當下發生,也影響當下的東西。

    不過,說實話,當「後蘇聯」這種標籤被媒體推向大眾,繼而被大眾認知之後,就註定會成為一種陳詞濫調。以及對創造者本人的束縛。

    但這有什麼辦法呢,標籤是你被大眾認知的必要手段,跟風崽們那麼多,炫酷崽們那麼多,有必要告訴他們每個印在衣服上的俄語單詞的含義嗎?

    在這個創造什麼都會被市場吞沒的時代,我們似乎可以不用太糾結標籤的好壞。看看那些好的,以及有益的東西吧。

    至少年輕人們願意去回顧那段歷史了對吧,不感興趣的人、不在乎的人、偏激的人,至少都願意去了解下什麼是蘇聯——這樣好歹可以更好的炫耀「後蘇聯」。

    至少東西方的巨大裂隙有了彌補,在歐美日韓的時尚版圖之外,從莫斯科到高加索,都有自己的美學態度伸張。

    ▲1950年代的阿飛仔

    ▲1980年代的朋克少年

    至少在所有老傢伙們都想著戰爭和政治的時候,叛逆而有趣的年輕人們,可以透過網路團結在一起。就像曾經在鐵幕之下透過搖滾樂來和權力世界對話的年輕人一樣,21世紀在網路世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正在透過時尚的表達,有獨創的製造,來傳遞新的能量。

    在這來自於意識形態,卻打破意識形態,並消解意識形態的潮流中,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開放的明天,和專屬自己的衣服。

    文字 | 吳韃靼

    三個年輕人到加里寧格勒,參加俄羅斯潮牌Gosha Rubchinskiy的走秀試鏡。

    這個短片,就是關於他們的故事。

    安德烈,來自南部城市,克拉斯諾達爾。

    伊萬,來自西伯利亞城市,季夫諾戈爾斯克。

    基里爾,來自波羅的海海邊城市,加里寧格勒。

    這是關於他們三個人的故事,也是關於年輕模特們的一個背景。在那些美麗的金髮碧眼模特不是很流行的現在,在天使臉龐魔鬼身材已經不吃香的現在,新一波的年輕人正在被從各個俄羅斯城市的角落裡挖掘出來。

    他們的面容和身姿,被世界視作後蘇聯態度的經典模範。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接受不接受,紅色倒塌帝國的殘影膨脹了,工人階級審美文化復興開始了,後鐵幕、後共產、後蘇聯、後千禧的街頭文化……一切,統統早就到來了。

    一個模特經紀公司

    Lumpen是莫斯科一家專門給Gosha Rubchinskiy發掘模特的經紀公司,立志於為時尚界帶來一種冷峻堅韌的感覺。在這些模特的臉上,你可以看到與眾不同的審美表現,和國際大潮有些衝突或者不搭調的個性,直接掛靠在蘇聯式風格上。

    與眾不同的一點是,這個模特經紀公司從來不線下去尋找模特,他們只在網上招募。理由很簡單,大家都社交恐懼,不想面對面交流。模特是的,經紀公司的人也是。

    所以,在這些面孔下,你可以感受到一種更虛幻的背景。他們聯絡的不止是個體,更是一個個網路賬戶和線上交流。

    新一代的俄羅斯模特之美:不是外表上的亮麗,而是他們身上附著的那種果敢、勇猛、無畏、自信、憤怒、專注、堅韌、時刻準備乾點什麼的狠勁。

    可愛、迷人、無法抗拒的凝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服吃雞最強身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