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隻喜歡吃魚的汪

    電影語言對於人物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鏡頭的變換使用,還是光線的交替變換,亦或是道具及服裝的暗示,這些電影語言的使用都使平面中的人物形象變得豐富立體起來。以下便透過鏡頭、景別、光線、道具、服裝這五個方面來剖析電影語言對於塑造Leon形象所起的作用。

    1.鏡頭及景別的使用

    影片開頭運用航拍鏡頭,拍出了由海面到森林再到城市的大全景,用長鏡頭將畫面從海面、森林、城市過渡定格到義大利街區。這部分的拍攝暗含深意:偏暗黑深藍色的海洋隱喻著Leon如海面般孤寂隱忍的心。

    茂盛蔥綠的森林隱喻著Mathilda這個少女豐富的內心和蔥蘢的未來,城市的邊緣影像意味著兩人都是在城市邊緣徘徊的人,都有著相同的擱置在城市之外的孤寂。

    最後定格到義大利街區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地區。

    這種拍攝手法不僅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背景,也暗示著故事的走向和結局,影片結束時的由森林到海洋再到城市的大全景,意味著Leon是幫助Mathilda走向正常城市生活的橋樑,Mathilda也幫助Leon完成在城市中的心靈救贖。這樣的開篇和結尾的鏡頭使用在另一方面也交代了故事的發生的環境背景,同時使整個畫面充滿線條感。

    2.影片中大量使用中景、近景尤其是特寫鏡頭。

    “人物複雜的遭遇,人物與周圍世界的關係,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情感、情緒以及說不清的潛藏在潛意識中的隱秘感覺都可以透過特寫鏡頭來展現”。

    例如,影片開頭部分Leon和老Tony對話中,透過大量特寫鏡頭只展示兩人的區域性面孔使Leon充滿神秘感。行動中的拍攝先由影子特寫到手持槍的特寫,聞槍聲見血不見人,表現Leon手法嫻熟、殺人迅速。透過特寫鏡頭展現出了Leon作為殺手殺人於無形的特點。

    此外,在描寫人物心理和情感變化時也大量使用了近景和特寫鏡頭。一般來說,大量近景和特寫鏡頭的使用會使觀眾產生疲憊感,但在該片中,大量特寫運用把人物內心變化描寫得恰到好處,使Leon的多樣性格展現得一覽無餘,這樣的鏡頭運用同時也為影片的代入感增色不少。

  • 2 # 電影拐彎處

    對於這部電影,它的經典程度無需贅述,從1994年上映以來,後來的很多影片都對其有所借鑑。

    在電影的表現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能用鏡頭表達的,絕不用臺詞。由此可見鏡頭語言的重要性。但在全部的鏡頭語言中,有些鏡頭語言是為電影整體佈局的,有些是為劇中人物特設的,當然,有些鏡頭語言則會交相呼應、相互滲透,並不會分得那麼清楚。

    那麼回到題主的提問:對於LEON形象塑造使用的鏡頭語言?這顯然只是針對LEON個人的。

    在劇中,單獨表現LEON個人的鏡頭語言有很多,我們也可以從這些鏡頭語言中看到LEON是如何從一個冰冷的殺手轉變為一個溫情大叔的。

    這是影片開頭,鏡頭由遠及近到達屋內時的第一個鏡頭:一雙手的中間放著一杯牛奶。從這個鏡頭開始,牛奶在影片中出現很多次,並多次給予特寫鏡頭,可見牛奶在影片中是極其重要的,有著特殊意義的隱喻。試想,當我們看到牛奶會想到什麼、會出現哪些感覺?比如清醒、鎮定、純潔、細膩、溫暖等詞彙。而這些詞的特質,也恰恰是LEON具有的品質,這是給LEON定的基調,也是為影片整體布的局。當看到這個畫面時,一股壓抑、孤獨、心疼的感覺油然而生,片刻之前他還是一個身手敏捷、殺人如麻的殺手,但現在會對他頓時生出好感。但這種轉變是透過前面幾組鏡頭語言營造的:在走廊裡與小女孩友好的談話、洗澡時的身心俱疲、熨燙衣服和擦拭植物時的認真和仔細,很有儀式感的睡前準備。畫面陰暗,隱約可以看到一個人,但我想,那一縷Sunny才是亮點。這個鏡頭是LEON在影院看電影時的,放映的是美國的一部音樂劇《好天氣》,擷取的是影片中的經典橋段,表現的主題是愛情,這肯定是故意為之的。而LEON的面部表情則充滿了童真、清純和羞澀,之所以選擇這幾個詞,是因為導演呂克·貝松的一句話:“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十二歲。”而這個年紀,恰恰也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這反映出LEON對愛情是嚮往的。影院內稀疏的觀影人,則營造出了里昂的孤獨。

    當然,對於LEON的形象塑造還有很多經典的鏡頭語言,在此不一一列舉,看過的人可以認真回憶一下,沒看過的人可以搜一下資源。

    題外話,看過這部電影之後,很多男人想要成為這個溫情的大叔,而很多女人會被這個溫情的大叔俘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一42歲女子沉迷於網聊,攜款離家出走去見男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