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清帝透過退位詔書和平退位,未引起大的流血戰爭,這在近年來引起學者的興趣和關注,並獲得學者的稱讚。但清帝的退位並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毫無曲折的,清朝統治者曾考慮過反撲革命,甚至還存在過一個宗室形成的政治團體——宗社黨,在其行將滅亡之際暴露出異常的兇殘和垂死掙扎。

    宗社黨,是中國清末民初的政治組織,日人宗方小太郎曾認為,宗社黨是“清帝退位之前,以清朝之皇族宗室及旗人為核心,以及食清朝之祿之義士為挽救宗社而組織之政治團體”。簡而言之,即為保有清朝統治、儲存清朝“宗族社稷”而組織的政治團體。

    (末代皇帝溥儀)

    該組織於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風雨飄搖的危機時刻成立,1912年1月中旬,由清室貴族良弼、毓朗、溥偉、載澤、鐵良等滿清強硬派貴族秘密成立,稍後組織“君主立憲維持會”,俗稱“宗社黨”,企圖阻止清帝退位,以對抗辛亥革命和袁世凱等人的逼宮行為。宗社黨組織鬆散且成員有不確定性,但其中良弼發揮了核心作用,他積極從事輿論鼓吹,打擊大權獨攬的袁世凱;另一方面招買無賴,妄圖暗殺贊成共和的臣僚和政治人物,妄圖打倒袁世凱後,由毓朗、載澤出面組閣,鐵良出任清軍總司令,然後與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而袁世凱和南方革命黨人同時意識到了良弼這個死硬派在南北和談中的阻礙作用,二者決議對良弼進行合謀驅除。

    (良弼)

    一方面袁世凱所掌握的北洋將領,致電清廷,立更國體,加緊對清廷進行逼宮,造成清帝遜位事實,則宗社黨的行為將無濟於事;另一方面對良弼進行暗殺,革命黨人彭家珍在良弼內閣會議歸途之中對其狙殺,彭當場就義,良弼被炸傷左腿,兩日後死亡。事後,清朝統治者惶惶不可終日,最終在皇室優待條件等條件妥協之後,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頒佈清帝退位詔書,帝制結束,迎來共和,而宗社黨也被隆裕太后下令解散。其成員雖仍有些許活動,但已無法興起波瀾,這也註定了宗社黨的行動不過是老邁帝國走向最終滅亡的迴光返照而已。

    (隆裕太后)

    參考文獻:

    1、郭玉春:《淺談宗社黨與遜清權力中樞的關係》,《溥儀研究》2013年第2期。

    2、宋欣:《宗社黨研究》,2007年西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

    3、張憲文,張玉發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 第1卷《 從帝制到共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以“我以為”為開頭,寫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