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兜率閃輝光小兜

    如題所問,查百度應為自己的學問才能。才華,能力。

    個人理解,原語境中,既然省略了賓語,那就給讀者諸多想象空間。就像是方程中的╳,可以代入你能想到的任何未知數。

  • 2 # W13LX

    《論語》開篇是這樣一段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想,凡是知道孔子的人大概都知道這段話。

    這段話譯成現代漢語是這樣子的:學完後時常複習,這不是件很愉悅的事嗎?有同學從很遠的地方來,不是件很快樂的事嗎?如果人家不瞭解你,你內習不感到惱怒,你不就成了君子了嗎?

    孔子這三句話講了三個事。第一是告訴學習的方法(時習之)及學習的態度(不亦說乎?),第二是告訴同學們要友好相處,要待人熱情,要搞好團結。第三個要求比較高,講的是修養之道,老夫子教導人們說,如果有人不瞭解你,內心千萬不要生氣。只有不生氣,才有可能成為君子。如果生了氣,當然就成不了君子。人不知而不慍,成為君子的必修課。

    由於《論語》很少有關於背景的記載,我們無從知道孔老夫子是在什麼場合,對什麼人講的這段話。也許這三句話是一起講出來的,也許三句話是在不同的場合講的,他的弟子或者再傳弟子把它們編在一起。

    我們知道孔子一生中有3000學生,孔子大約從30歲開始辦學,到他73歲去世,一共執教40餘年。由此計算,每年大約有70多人到他的名下學習。學生們來了,總是要給學生們講個話吧。我想,上面這些話就是孔子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因為大家來到孔子這裡是來求學的,所以孔子必須先講學習,所以把學而時習之放在第一,作為第一個問題來談;而他的弟子們來自不同的諸候國,語言、風俗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孔子當然要告訴他的學生們要友好相處,所以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注意這個“朋”字,過去,同門學習者為朋,即同窗、同學之義。現在大多數人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意思是“有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是錯的。因為他混淆了“朋”與“友”的區別。朋者,同門從師也;“友”者,志趣相投者也,其實這是為不一樣的。因為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度,可能相互之間不瞭解。人往往有這樣的毛病,總覺得自己拿手的東西別人都明白,都清楚,但一接觸,發現對方一點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不高興。孔子可能洞察了這種情況,所以,告訴他的弟子們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當然,上面提到的場景是我們設想出來的。孔子的這三句話可能不是在這個場景下講的,有可能是在不同的場合下對不同的人講了這三句不同的話。如果是這樣,就不能作上面的理解。比如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的“人不知”,上面我們解釋的是“人們不了瞭解你”,其實這“人不知“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是“人不知之”,即“人們不知道”。孔子也許是這個意思,如果人們不知道(某事或者某種道理),你內心不生氣,這樣你有可能成為君子。

    如果從做老師的角度看,這句話是再正確不過了。

    我1996年初從教,屈指算來,已經11年多了。11年來,教過的學生恐怕的幾千人。在課堂經常遇到的情況是“人不知而我慍”。課堂上有時我要提問,我提問的一般都是那些很基礎很基本的東西,可這些很基礎、很基本的東西,東西們往往答不上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往往會“慍”甚至會怒。當然,這就不符合君子的要求了。我這一慍一怒不要緊,整個的課堂氣氛就凝固了,同學們對我的評價也就大打折扣。

    從做教師的角度理解,這人不知而不慍的確是很難做到的。

    我們還是做個總結吧。“人不知”可以做兩種理解,一是“人不知汝”,二是“人不知之”。不論是別人不瞭解你你不生氣,還是別人不知道你不生氣,這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孔子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不生氣,只有在不自以為是的情況下。所以要成為君子,先破除“自我”,破除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而這又是何等之難啊!

  • 3 # 好玩的國學

    孔子講究自己認清自己的價值。別人縱然不瞭解你,不理解你,其實也無所謂。只要自己堅持大道和仁愛,做個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孔子認為,古之人為己,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而今之人為人,學習是給別人看的。所以,孔子認為,別人不理解你,無所謂。所以。這個句子是被動句,指的是,別人不瞭解我,我不會不開心。所以,這個賓語指的是自己,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絕地求生》老是看不到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