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對於德國來說,已完全沒有發動戰爭時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氣勢了,在各個戰場上承受著盟軍的大反攻,“撤退”成了德軍在這一年的“主基調”。德軍統帥部決定啟用“賦閒”在家的莫德爾,去“收拾”東線的殘局。他不負眾望,在北方解救出20萬德軍;在南方接替曼施坦因的指揮,又幫20萬德軍“脫困”,並身兼兩大集團軍群司令。儼然就是德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危機,他就出現在哪裡。現在,他是德軍統帥部最信任的人。西線戰局每況愈下,莫德爾又來到法國“救火”。在東線的成就,也為其贏得軍事生涯的最大輝煌,不僅晉升為陸軍元帥,而且成為非官方的“東線總司令”,這讓喜歡戰爭的莫德爾十分享受這份快感。當通知其前往法國時,從他的內心來講,還是有種躊躇滿志、躍躍欲試的感覺。但到了法國後,情況並不樂觀。首先,盟軍的實力比蘇軍更強。依靠強大的美國支援,登陸的盟軍擁有更先進的武器裝備,整個西線德軍只有100輛坦克,不到600架飛機,而盟軍前鋒就有2000輛坦克,作戰飛機更是超過了14000架。這種近乎20倍左右的火力差距,註定西線的德軍幾乎沒有什麼能力與盟軍抗衡。登陸後的美軍,以驚人的速度向法國內陸推進,7天之內就佔領整個布列塔尼半島,嚴重威脅B集團軍群的退路,其前鋒直指巴黎。其次,德軍兵力明顯不夠。戰役初期由於誤判,德軍遭受嚴重損失,再加上部署西線的德軍,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殘”、戰鬥素養不高計程車兵,一旦遭到攻擊,就會迅速潰散或投降。僅有的幾支精銳部隊,在如潮的盟軍面前,也很難維持戰局。更讓人心煩的是,法國有比蘇聯更強大的“地下軍”組織。他們的活動能力更強,破壞交通、提供情報,甚至有組織地進行抵抗,儼然就是一個龐大的抵抗組織,有章法、有策略,這讓德軍常常舉步艱難、焦頭爛額。不管怎麼說,莫德爾到了法國,再次像東線那樣,成為德軍的“救火隊員”。在德軍統帥部看來,憑藉他卓越的防禦天賦,希望將戰局穩定下來。不僅讓他擔任西線總司令,而且還兼任B集團軍群司令,成為西線權力最大的人。莫德爾的當務之急,是解救出更多的部隊。踏上法國領土,莫德爾就馬不停蹄地奔走於各個部隊瞭解情況。在西線,制空權完全掌握在盟軍手裡,德軍白天不可能展開行動,B集團軍群已損失16萬人。更要命的是,盟軍佈置的“法萊斯口袋”裡,幾乎囊括了西線全部的德軍,他必須想辦法解救他們。一是,將前線情況形成報告,請示撤退。要知道,德軍統帥部讓他到法國是穩定戰線,而不是撤退。他曾在東線違令撤退,被解除了集團軍司令職務,這個教訓必須吸取,但莫德爾認為不能消極固守,請示上級必須撤退,並得到了許可。二是在沒有形成包圍前,部隊大踏步撤退。莫德爾立刻命令部隊開始撤離,並要求所有能動的裝甲部隊發起反衝鋒,遲滯盟軍進攻,掩護大部隊撤退。同時,允許撤離的部隊可以丟掉所有重灌備,輕裝撤離,越快越好。更重要的是,為了爭取時間,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後退。儘管負責掩護的部隊頑強抵抗,但盟軍的猛烈進攻,合圍圈是越來越小,必須抓住時機,儘快撤離。撤退是慘烈的,盟軍飛機不停地轟炸,通往德國的道路,擠滿了被打壞的車輛、火炮。自莫德爾8月15日接管西線指揮,20多萬被圍部隊開始撤離。儘管“法萊斯口袋”裡的德軍損失了7萬人,但一週之內,還是有13萬人衝出了包圍圈。有人稱之為德國版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也正因為這些有生力量,將西線的戰事延後了4-5月。莫德爾再一次充當了“救火隊員”,成功地挽救了西線德軍的命運,德國上下備受鼓舞。儘管由於蒙哥馬利的“私心”,致使巴頓的第3集團軍被要求停止前進,讓德軍有機會撤出,但依然不能抹滅莫德爾的功勞,他成為盟軍公認的悍將。但大勢所趨,不是靠一兩位“戰術家”就能扭轉的。按照德軍統帥部的要求,退下來的德軍在塞納河一線建立防線,但親臨現場的莫德爾十分清楚,沒有重灌備的德軍無論如何也守不住,他將目光放在了400公里以外的“齊格菲防線”上,並暗暗地做著準備。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首先,放棄巴黎。與盟軍的正面作戰已經是顧此失彼、自身難保了,而法國龐大的抵抗組織也從“地下”轉到地面,在各個城市開始攻擊德軍,甚至在巴黎形成武裝暴動的局面,這對莫德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要繼續撤退。其次,美軍裝甲部隊的快速機動能力遠遠超過蘇軍,再加上絕對的制空權,莫德爾的“彈性防禦”戰術毫無用武之地。在他看來,只有大踏步的後撤,拉開盟軍補給線的距離,使德軍的補給更及時,才能有機會堅守住防線並反攻。更讓他為難的是,德軍統帥部答應的30個師和500輛坦克遲遲不到位。西線的德軍沒有能力與盟軍抗衡,當務之急,能將剩下的部隊帶回“齊格菲防線”就已經不錯了。也就是說,“有人還有勝算,如果沒人只能是死路一條。”德軍撤退之快,超出了盟軍的最初判斷。他們以為對手會採取“階梯式”的防守模式,但莫德爾根本沒有堅守的意思。於是,美軍只得派出飛機在其後方襲擾,延緩德軍的撤退速度,而地面部隊加緊追擊。此時的德軍完全是無序的、混亂的撤退。隨著土倫、馬賽港口的解放,盟軍90萬人在南部登陸,並與巴頓的部隊匯合一起。德軍一路潰逃,一連串的失敗,讓士氣跌到谷底的官兵們越來越狂躁,失敗情緒在軍中迅速蔓延,尤其是不服從指揮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莫德爾的指揮也不好使了。但是,他一再向德軍統帥部提議退守“齊格菲防線”,同時建議由龍德施泰德擔任西線總司令。莫德爾認為,這位老帥在軍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可以說是德高望重,只有他“出山”,才能“鎮住”當前混亂的局面。當然,德軍統帥部對莫德爾一再撤退,也早就沒了耐性,同意他的建議並繼續擔任B集團軍群司令。至此,莫德爾僅僅只當了18天的西線總司令,就“主動請辭”了,一方面他對混亂的局面沒有信心去把控,另一方面也是“回天乏術”了。
1944年,對於德國來說,已完全沒有發動戰爭時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氣勢了,在各個戰場上承受著盟軍的大反攻,“撤退”成了德軍在這一年的“主基調”。德軍統帥部決定啟用“賦閒”在家的莫德爾,去“收拾”東線的殘局。他不負眾望,在北方解救出20萬德軍;在南方接替曼施坦因的指揮,又幫20萬德軍“脫困”,並身兼兩大集團軍群司令。儼然就是德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危機,他就出現在哪裡。現在,他是德軍統帥部最信任的人。西線戰局每況愈下,莫德爾又來到法國“救火”。在東線的成就,也為其贏得軍事生涯的最大輝煌,不僅晉升為陸軍元帥,而且成為非官方的“東線總司令”,這讓喜歡戰爭的莫德爾十分享受這份快感。當通知其前往法國時,從他的內心來講,還是有種躊躇滿志、躍躍欲試的感覺。但到了法國後,情況並不樂觀。首先,盟軍的實力比蘇軍更強。依靠強大的美國支援,登陸的盟軍擁有更先進的武器裝備,整個西線德軍只有100輛坦克,不到600架飛機,而盟軍前鋒就有2000輛坦克,作戰飛機更是超過了14000架。這種近乎20倍左右的火力差距,註定西線的德軍幾乎沒有什麼能力與盟軍抗衡。登陸後的美軍,以驚人的速度向法國內陸推進,7天之內就佔領整個布列塔尼半島,嚴重威脅B集團軍群的退路,其前鋒直指巴黎。其次,德軍兵力明顯不夠。戰役初期由於誤判,德軍遭受嚴重損失,再加上部署西線的德軍,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殘”、戰鬥素養不高計程車兵,一旦遭到攻擊,就會迅速潰散或投降。僅有的幾支精銳部隊,在如潮的盟軍面前,也很難維持戰局。更讓人心煩的是,法國有比蘇聯更強大的“地下軍”組織。他們的活動能力更強,破壞交通、提供情報,甚至有組織地進行抵抗,儼然就是一個龐大的抵抗組織,有章法、有策略,這讓德軍常常舉步艱難、焦頭爛額。不管怎麼說,莫德爾到了法國,再次像東線那樣,成為德軍的“救火隊員”。在德軍統帥部看來,憑藉他卓越的防禦天賦,希望將戰局穩定下來。不僅讓他擔任西線總司令,而且還兼任B集團軍群司令,成為西線權力最大的人。莫德爾的當務之急,是解救出更多的部隊。踏上法國領土,莫德爾就馬不停蹄地奔走於各個部隊瞭解情況。在西線,制空權完全掌握在盟軍手裡,德軍白天不可能展開行動,B集團軍群已損失16萬人。更要命的是,盟軍佈置的“法萊斯口袋”裡,幾乎囊括了西線全部的德軍,他必須想辦法解救他們。一是,將前線情況形成報告,請示撤退。要知道,德軍統帥部讓他到法國是穩定戰線,而不是撤退。他曾在東線違令撤退,被解除了集團軍司令職務,這個教訓必須吸取,但莫德爾認為不能消極固守,請示上級必須撤退,並得到了許可。二是在沒有形成包圍前,部隊大踏步撤退。莫德爾立刻命令部隊開始撤離,並要求所有能動的裝甲部隊發起反衝鋒,遲滯盟軍進攻,掩護大部隊撤退。同時,允許撤離的部隊可以丟掉所有重灌備,輕裝撤離,越快越好。更重要的是,為了爭取時間,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後退。儘管負責掩護的部隊頑強抵抗,但盟軍的猛烈進攻,合圍圈是越來越小,必須抓住時機,儘快撤離。撤退是慘烈的,盟軍飛機不停地轟炸,通往德國的道路,擠滿了被打壞的車輛、火炮。自莫德爾8月15日接管西線指揮,20多萬被圍部隊開始撤離。儘管“法萊斯口袋”裡的德軍損失了7萬人,但一週之內,還是有13萬人衝出了包圍圈。有人稱之為德國版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也正因為這些有生力量,將西線的戰事延後了4-5月。莫德爾再一次充當了“救火隊員”,成功地挽救了西線德軍的命運,德國上下備受鼓舞。儘管由於蒙哥馬利的“私心”,致使巴頓的第3集團軍被要求停止前進,讓德軍有機會撤出,但依然不能抹滅莫德爾的功勞,他成為盟軍公認的悍將。但大勢所趨,不是靠一兩位“戰術家”就能扭轉的。按照德軍統帥部的要求,退下來的德軍在塞納河一線建立防線,但親臨現場的莫德爾十分清楚,沒有重灌備的德軍無論如何也守不住,他將目光放在了400公里以外的“齊格菲防線”上,並暗暗地做著準備。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首先,放棄巴黎。與盟軍的正面作戰已經是顧此失彼、自身難保了,而法國龐大的抵抗組織也從“地下”轉到地面,在各個城市開始攻擊德軍,甚至在巴黎形成武裝暴動的局面,這對莫德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要繼續撤退。其次,美軍裝甲部隊的快速機動能力遠遠超過蘇軍,再加上絕對的制空權,莫德爾的“彈性防禦”戰術毫無用武之地。在他看來,只有大踏步的後撤,拉開盟軍補給線的距離,使德軍的補給更及時,才能有機會堅守住防線並反攻。更讓他為難的是,德軍統帥部答應的30個師和500輛坦克遲遲不到位。西線的德軍沒有能力與盟軍抗衡,當務之急,能將剩下的部隊帶回“齊格菲防線”就已經不錯了。也就是說,“有人還有勝算,如果沒人只能是死路一條。”德軍撤退之快,超出了盟軍的最初判斷。他們以為對手會採取“階梯式”的防守模式,但莫德爾根本沒有堅守的意思。於是,美軍只得派出飛機在其後方襲擾,延緩德軍的撤退速度,而地面部隊加緊追擊。此時的德軍完全是無序的、混亂的撤退。隨著土倫、馬賽港口的解放,盟軍90萬人在南部登陸,並與巴頓的部隊匯合一起。德軍一路潰逃,一連串的失敗,讓士氣跌到谷底的官兵們越來越狂躁,失敗情緒在軍中迅速蔓延,尤其是不服從指揮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莫德爾的指揮也不好使了。但是,他一再向德軍統帥部提議退守“齊格菲防線”,同時建議由龍德施泰德擔任西線總司令。莫德爾認為,這位老帥在軍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可以說是德高望重,只有他“出山”,才能“鎮住”當前混亂的局面。當然,德軍統帥部對莫德爾一再撤退,也早就沒了耐性,同意他的建議並繼續擔任B集團軍群司令。至此,莫德爾僅僅只當了18天的西線總司令,就“主動請辭”了,一方面他對混亂的局面沒有信心去把控,另一方面也是“回天乏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