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好像沒有大規模的讓狗投入戰爭,為什麼?個人感覺狗戰鬥力比較強。也有搜尋功能。甚至也可以攜帶武器糧食。而且缺糧時也可以直接吃狗肉。所以為什麼呢?
3
回覆列表
  • 1 # 上下上下五千年

    第一是因為訓練狗的時間太長了而且狗也要糧草成本還很高。第二戰爭一但打響不能保證所有的狗都能去咬敵人,可能一個混亂就會傷到自己人反而還不利。更重要的是敵人騎兵衝鋒狗的本能一定會恐懼逃跑。還有一點中國古代軍隊普遍具有兵農合一的性質,然而狗並不會種地。謝謝大家我如果有補充請評論

  • 2 # 趙89112171

    因為狗只能看家護院,這是狗的本性,也是本能,俗話說,狗仗人勢,狗是離不開主人,一旦主人犧牲。在戰場上殺聲震天,狗就落荒而逃,狗是沒有戰鬥力的動物,它的生存靠主人,靠群體,靠誘覺,並且狗的膽最小。現在狗也上不了戰場,它只能做救災。案情使用,靠狗的繡覺,辯別生命體爭,做案人逃跑方向,這一切,還得訓狗師在狗身邊,狗才能做到這一切。狗是永遠上不了戰場的,也是狗的本性所決定的。

  • 3 # 使用者95132026201

    總共有好幾點因素。

    第一種是因為資本太高訓練時間長,而且效果不佳一個群人一群狗沒有可比性。

    第二種就是狗的恐懼,可能戰爭一旦爆發敵人的騎兵衝鋒狗就會跑也許會衝進自己的陣營導致混亂,敵為到我軍亂,這場仗基本上就是必輸無疑了。

  • 4 # 如切如磨

    狗狗氣味的辨別能力比人高出幾萬倍,聽力是人的16倍,視野廣闊,有弱光能力,善於夜間觀察事物。狗被人類馴養的歷史超過上萬年,戰爭這種國家最重要的大事怎麼可能沒有狗的投入。

    中國的名犬藏獒早在公元1182年就隨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騎兵遠征(非正史)。更早的戰國時期墨子在著作中就論述過城防戰鬥中對軍犬的使用:專門用軍犬巡查監聽防範敵人使用地道攻城的戰術。

    《宋史》記載1218年,南宋名將孟宗政在棗陽與來圍困的金國大帥完顏賽不相持。金人屢次被擊退,羞惱之下繞城周掘壕溝,拉繩子拴上鈴鐺,有響動就有狗叫。以此防止突圍。可想而知,繞城一週,用的狗肯定不在少數。

    《資治通鑑》記載篡唐的梁太祖朱溫在圍困鳳翔的時候,也是掘壕溝圍城,四面設柵欄和犬鋪,以隔絕城內外。南宋史學家胡三省給這段做注說,“凡行軍下營,四面設犬鋪,以犬守之。敵來則群吠,使營中知所警備。”清楚的說明了戰爭中對於軍犬的成規模使用。犬鋪就是專門給軍犬安排的防守軍營的崗哨。

    西方早在古羅馬時代,古迦太基人軍隊就專門有設軍犬組成的攻擊軍團,上陣咬敵人騎兵戰馬的鼻子,而且還給軍犬裝備了鎧甲項圈以抵禦箭矢鋒刃。國王還造碑紀念其戰功。

    所以狗狗在古代也是投入了戰爭的。不過大規模使用已經是近現代的事情了。狗狗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擅長偵察、警戒和搜尋。直接上陣作戰不現實。大規模的犬種挑選培訓和專業馴化就是艱難且費時費力的過程,一次臨陣就可能消耗一空,補充起來太困難。說缺糧了當肉吃,這可比吃戰馬還奢侈了。狗狗畢竟還是動物,戰場紛亂兇險,不可能像人類一樣完全令行禁止,獸性大發起來攻擊誰還不一定呢。

    有必要說的是在日軍侵華期間,使用一種名叫“日本狼青”的德牧改良犬種,投入到掃蕩、偵察埋伏的軍事行動中,著實給坑日部隊造成不小的麻煩和損失。中國現代軍警犬鼻祖董翰良先生,經研究實踐後發掘出其浙江老家的一種俗稱"板凳狗"的矮腳土狗,大量招募並進行強化訓練。投入戰鬥後,啃脖咬腹掏襠,成為日本狼青的剋星和殺星,一展我中華土犬的威名。

    看到過很多軍犬退役或者訓犬官兵們退役時,狗狗和戰友分離時難捨難離的場景和圖片。每次都忍不住心酸潸然,真的非常感動。狗狗是最忠誠的夥伴和戰友,請善待身邊的它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沒人會帶嬰兒的話,一定要請月嫂或者去月子中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