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來看一個案例,當政治正確變成了矯枉過正會發生什麼: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釋出的一部分推文內容及屢次違反Twitter服務條款導致一些美國民眾呼籲禁止其使用Twitter。但Twitter似乎一直忽略了民眾的呼聲。然而現在Twitter卻禁止一位普通使用者繼續使用該平臺——原因是這名使用者釋出了針對蚊子的死亡威脅。

    Twitter使用者@DaydreamMatcha發現在他釋出這條推文不久後,他的帳戶被該服務阻止。這名使用者發文表示:“討厭鬼!你是不是很喜歡在我放鬆和看電視的時候咬我啊?找死嗎?(其實你已經死了)。”這名使用者還發布了一張照片,蚊子的屍體出現在地板上。

    但事實證明,Twitter不允許在該平臺上釋出任何形式的威脅,因此@DaydreamMatcha帳戶迅速被封,因為該公司稱其違反規則。“根據我們的服務條款,不允許釋出包含威脅的推文。此帳戶無法重新啟動。謝謝你的理解,“Twitter解釋道。

    Twitter在其指導方針中指出,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從事下列活動的任何帳戶和相關帳戶可能會暫時被封/或永久被封禁。暴力威脅(直接或間接):你不能釋出暴力威脅或鼓動暴力的內容,包括鼓動恐怖主義。”

    儘管Twitter在其訊息中明確表示“該帳戶無法重新恢復”,但該公司的支援帳戶將被禁使用者指向一個頁面,在該頁面上,他可以針對一個帳戶暫停或被禁提出上訴。

  • 2 # 林三土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右翼保守派人士首先使用“政治正確”一詞來嘲諷左翼自由派(或曰進步派)人士的一些主張,比如避免對弱勢群體使用冒犯性的、歧視性的稱呼和描述,在公共政策中對弱勢群體加以一定的照顧和補償等等。之所以把這些主張稱為“政治正確”,隱含的意思當然是說它們在“事實層面”不正確,或者至少是無視“事實正確”(比如有的右翼人士認為,美國黑人天生就是蠢,就是懶,這是“事實正確”;你們因為說出這些“事實”會冒犯到美國黑人,就建議我們大家不要說,這就是在搞“政治正確”,將“政治正確”凌駕於“事實正確”智商)。在最近幾年,這種對”政治正確“的嘲諷,又隨著網際網路波及到歐洲和中國。

    這裡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政治正確”真的與“事實正確”相牴觸嗎?或者說,“反政治正確”者所聲稱的“事實正確”,在事實層面真的就正確嗎?理解同樣的“事實”,有沒有多個視角和多個維度,表面的“事實正確”,有沒有可能掩蓋更深層、更重要、更根本的“事實正確”?比如以“美國黑人就是窮就是懶”,如果單從某個特定的時間截面、拋開前因後果靜止地看,似乎是成立的;但是如果我們把它放到歷史和社會背景中,多問一句“目前許多美國黑人表現出的窮和懶,究竟是黑人生理上或者文化上天生的缺陷,還是多年種族歧視導致的後果?”然後出於好奇,多去了解一下美國的種族歧視史及其現實影響的程度,我們就會發現,真正“事實正確”的表述應該是:“美國黑人並不天生窮和懶;他們目前表現出的窮和懶,是種族歧視的後果;如果我們反過來用他們目前的窮和懶,來作為繼續歧視的理由,這才是真正違背事實和道德的做法。”

    也就是說,右翼人士口中的“事實正確”,往往是對歷史和現實掐頭去尾斷章取義的“偽事實”。就好比推銷保健品的人跟你說“我一個鄰居吃了這個保健品,沒過幾天什麼什麼病就好了”,卻不告訴你這個鄰居那幾天還在吃別的藥,病好了是因為吃藥不是因為保健品。從表面上看這個推銷員所的話都是“事實正確”的:鄰居確實吃了保健品;吃完以後幾天病確實好了。但這種掐頭去尾的“事實正確”,恰恰是一種騙術,是用來掩蓋更深層次的虛假與謬誤的手段。

    所以,“政治正確”本身,並不一定是壞的,也並不一定與(更根本意義的)“事實正確”相牴觸,相反恰恰有可能是對後者的保障。

    這又涉及到第二個問題:右翼人士為什麼要用“政治正確”這種說法來描述和攻擊左翼的主張?除了暗示“政治”與“事實”的區別之外,這裡的“政治”究竟是什麼意思?

    其實早在右翼人士使用這個詞之前,“政治正確”就已經在英文和其它語言中存在,尤其是在蘇東陣營及其同路人中。Herbert Kohl回憶說,1940年代蘇德互不侵犯協議曝光後,美共內部產生巨大分歧,有人為斯大林辯護,另一些人則感到幻滅。兩派人都使用“政治正確”一詞,這裡的“政治”,其實就是指的共產國際高層(斯大林)的政治導向與意識形態導向,亦即“路線、方針、政策”。那麼在這裡,“政治”就包含了一種集體式的、對“更高利益”的認同和對上位者判斷的服從。顯然,八十年代右翼人士部分借用了這種用法,認為左翼人士為了某種“更高利益”(比如種族平等)堅持意識形態導向、犧牲右翼眼中的“事實正確”;但與此同時,共運內部的“下級服從上級”這種“政治”特徵,在八十年代自由派中當然是不存在的,因此也被右翼批評者所刻意忽略。

    與此同時,隨著“政治正確”一詞的流行,其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泛用。比如有時候左翼人士會反擊右翼:“哪個時代、哪個群體沒有政治正確?在美國南方保守白人裡面,他們的政治正確就是歧視黑人、歧視女性、緬懷奴隸制和種族隔離;敢不這樣的,就會被社群孤立。”這種對“政治正確”的泛用,之所以能夠具有反擊的力量,是因為它點出了“政治正確”作為貶義詞使用時,其中“政治”一詞的另一層含義:政治與權力密切相關,“政治正確”是在任何群體中的一種生存和社交策略,即儘量不忤逆權力(包括公共輿論的權力),而這意味著在意見上隨大流、應聲附和。

    但假如這種策略在任何群體中都必需或者常見,那麼“政治正確”也就不再構成對自由派主張(避免對弱勢群體發出冒犯和歧視言論)的一種專門的嘲諷批評。這樣一來就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第一點:“政治正確”本身未必是壞事,它在某些時候有可能是抵擋表淺的、虛假的、迷惑性的“事實正確”,揭示深層的、根本的“事實正確”的一種重要手段。而“隨大流”本身也未必是壞事,關鍵在於“大流”是流往哪個方向;畢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對事實的深入瞭解和對道德的深入反思,是難以貫穿到底的,人的絕大多數道德感和道德實踐,其實是來源於對社會及教育中相關觀念的熟悉與內化。當“政治正確”保障了社會主流觀念中道德感的合理與合宜時,生在其中的人也就能夠更加恰當地行事。

  • 3 # 空靈谷隨想雜談

    政治正確就是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以漠視個體邏輯思辯為前提,以集體利益取代個體利益,以整體功效取代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追趕(受國家的成長背景、發展基礎底子和在歷史條件下所能利用的資源的限制而作出的權宜之計),是以結合國情,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國家機器執行功效為目的政治理念。政治正確也是形象的維持,又是地緣政治的整合、對抗,是與競爭對手爭取客戶的廣告宣傳,是在不能憑實力取勝情況下的“曲線發展”,是不對稱的政治戰略思維。政治正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與時俱進的“政治正確”也是被強權操控的一家之言,也會給社會帶來災殃,比如極端狂熱的個人祟拜。

    輿論傾向在現實體制下,由於不能辨別真偽,和對發起輿論口不對心的意圖未知,真假難辯,輿論傾向沒什麼意義。道德規範沒有良好規則制度作保障,也起不了什麼作用。道德綁架是要求別人道德,但不要求自己道德,就是別人不能沒道德,自己卻可以缺德,是對人不對己。總之,第一個是外在形象,也是中心主義,是彼此彼此的理所當然。後三個是不務正業的內耗,但也只是精神層面的修煉,是硬體不能停機大修,不能升級換代的軟體防毒和快取清理。

  • 4 # 煮水敲鍵侃侃

    四個字四個字的說感覺很深奧特別具有概念性,概念性接近的理論自然很難區分!不過簡化成兩個字--"政權"和"民眾"是不是理解起來就會簡單很多啊!

  • 5 # 95284286

    符合歷史時代的政治是有最有號召力的 戰爭年代黨面對強敵以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勢 關鍵在於號召了廣大人民 贏得了人民的信仰祟拜 這產生了怎樣的輿論 可以想象這一人民崇拜奠定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的基石 這是鮮血凝成的 任何時代的道德都不會完美 具有侷限性 但道德良知是人所以為人的根本 絕不會因為某種與論而徹底迷失 暫時的迷失終究會徹底清醒 要面對的是不同時代的人民總會找到有號召力的符合歷史時代的政治和與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是以技術為主還是後期PS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