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育兒小點子科普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閃婚、閃離這個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逐漸增多,有人說,合則來,不合則分,話雖這樣說,但是如果只考慮個人的感受,就會造成很多負面的影響,如果沒有孩子,相對來說還好一些,痛苦的是當事人雙方,及雙方的老人,都是成年人承受能力也比較強,如果已經有了孩子,兩個人的愛情結晶,流著雙方的骨血,即便是分開了,在情感是也是不能夠割捨的。有了這個小生命,就要對他負責,即使兩個人已經分開,同樣也要對孩子負責,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一、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

    父母分開,往往都是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不能容忍對方的某些缺點,甚至在分開後,還一直耿耿於懷,甚至有人還懷恨在心,而卻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對於孩子來講,爸爸、媽媽是自己最親的人,也是自己最信賴的人,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爸爸、媽媽要分開,就不能好好在一起生活,一起跟他玩遊戲……。

    這時我們應該跟孩子好好聊一聊,根據孩子年齡,用他們能聽得懂的話語,儘可能的對孩子講清楚爸爸、媽媽分開的原因,並且告訴孩子,即使我們分開了,但是我們也都是非常愛你,關心你的,也會讓你能夠和爸爸或媽媽見面。

    除此之外,還要放下原來對對方的不滿,經常跟孩子講一講對方曾經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讓孩子經常去回憶,這樣孩子會心懷感激,利於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緩解由於家庭分裂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讓孩子無時無刻的感受到愛。

    如果要重新組合家庭,也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瞭解即將加入的新成員,建立朋友關係,只有這樣,這個新家庭才會更穩定和和諧。

    二、感受愛,體會家的溫馨

    單親的孩子都會自我封閉,不願意相信任何人,因為他們的心都受到過傷害,連最親近的爸爸、媽媽都分開發生了變化,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不再愛他了,盡而封閉自己,性格上也會越來越孤獨,經常沉默寡言。

    除了做為父母的一方經常關心孩子,和孩子聊聊天,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外,還要帶著孩子多出去走一走,接觸一些同齡的孩子,建立夥伴關係,可以邀請到家裡來做客,或者帶著孩子去其他小夥伴家裡做客,體會家庭的溫暖,讓孩子感受到,除了爸爸或媽媽關心自己外,還有好多小夥伴也在關心他,都願意和他做朋友,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開朗,更願意與人交往,從而從當初的陰影中走出來,做一個充滿Sunny的孩子。

    三、培養孩子獨立能力,建立責任感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大家都熟悉,也都理解,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講,從精神層面的是稍顯貧窮的,不孩子的心裡,這個家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在自信心方面顯得嚴重缺乏,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只要孩子自己可以做得事情越多,減少大人的輔導,獨立完成,孩子的自信心就會越強,孩子能夠幫助家人或者同學、家庭以外的人做事,就會得到他人的表揚,孩子也就從中體會到幫助人的快樂,同時也找到了自身的價值,責任感也由此建立起來了。

    四、樹立正確的婚姻觀

    受到父母婚姻的影響,孩子會認為婚姻是可怕的,每天除了爭吵,打架,最後會分開,所以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會產生對婚姻的恐懼,長大了以後也會很牴觸,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一定要跟孩子講清楚,離婚的原因是什麼,儘量不要帶有感情色彩,實事實是的講清楚,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判斷,然後,我們再教給孩子正確的認知和分辨,以我們曾經失敗的經歷告訴孩子,以後該如何面對婚姻,如何讓自己的家庭幸福,讓孩子重燃希望,不要重蹈覆轍。

  • 2 # 健康開心曉

    讀到不少單親家庭的故事,真的特別不容易。父母牽著一根線,孩子就託付在中間,可是一方放手了,追尋新鮮,陪伴給予少了。或者雙方都躲避找自己的新空間去了,孩子對變化很不適應,卻不會表達消化,孩子內心要掉到多麼黑暗陌生的未知世界裡啊。孩子們真的受苦了。

    如果已經成為單親家庭,而且一方牽著愛心,決心主動承擔起孩子的未來,那麼可以這樣去努力:

    2. 單親責任人發動親戚,同事,朋友,給予孩子更大一些穩定的社會空間。當孩子感覺除了家內是安全的,家外也有穩定的社會關係往來,家裡家外都是有尋找情感支援和聯絡的方法,她會感覺變化不大,安全感強。而且也有助於在單親生病,外出或者工作耽誤的緊急時刻可以找到一些援手。

    3. 單親和孩子的新組合新家一定要快樂。生活很簡單,生活中不是隻有三口之家圓滿家庭一個選項,既然你們有特殊的故事,無法選擇標準答案,就要走出不一樣的路。首要是做到健康快樂,因為孩子生活需要經濟支援,更多需要愛的支援。如果單親家長不快樂,自己一消沉,家庭氣氛都是消極古怪憂傷的,孩子都很敏感的,孩子也容易染上抑鬱症,大人的抑鬱還容易自愈轉換觀念,孩子染上消極,他們智慧力不一定能戰勝,會很長時間開朗自信不起來。所以家庭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快樂起來,不要從外部尋求快樂,你們兩個人足夠創造快樂了。所以一定要堅強起來,快樂起來!

  • 3 # 親子成長手冊

    離婚對於孩子都一定影響,但只要父母處理好婚姻關係,處理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對於孩子的傷害就會少一些。

    1、安撫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給孩子情緒有一個發洩的途徑。允許孩子釋放壓力的權利。

    2、家長自身不焦慮-只要家長不焦慮,不要認為單親的孩子和其他家庭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只有家長不焦慮,孩子就會適應好一些。

    3、給孩子足夠的陪伴-給孩子足夠的陪伴,給孩子足夠的愛,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

    4、不要在孩子面前詆譭另外一半-婚姻的失敗是兩個大人之間的事情,和孩子沒有關係,婚姻失敗和孩子也沒有關係,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詆譭另一半,說他們有多麼多麼的不好,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也會讓他很糾結。

  • 4 # 海綿媽媽育兒

    我很幸福,因為我的倆寶出生在父母和睦的家庭,一家人每天開開心心,其樂融融。

    但是在這個社會里,總有那麼一些人,因為各種內部、外部的原因,最終導致家庭破裂,讓小孩不得不在不完整的家庭長大。

    我居住的小區就有這樣一個小孩,是個男孩,名字叫毛毛,毛毛從小跟我家大寶一起玩,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倆人也是在同一個班,後來從跟毛毛的奶奶聊天得知,他的爸爸媽媽在兩年前就離婚了,現在是週一到週四在奶奶家,由奶奶進行幼兒園接送,週五下午外公外婆到幼兒園接,週末就在外公外婆家過。也許是由於毛毛尚小,不明白為什麼爸爸媽媽沒有住在一起,倒是覺得挺好玩,因為不管跟奶奶在一起,還是跟外公外婆在一起,他們都會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給他。於是,在毛毛的家裡,我們看到了成堆的玩具和零食。

    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也忙工作不在家,奶奶一個人操持家務,買菜做飯拖地洗衣,所以毛毛經常一個人在家玩,偶爾看到毛毛爸爸帶著他,手上肯定是拿著零食。就這樣,毛毛慢慢變得不愛說話了,一個人玩玩具,一個人看電視,有時候幼兒園放學了或者晚飯後出來到花園玩,看著其他小朋友高興地在一起玩,毛毛也想加入到一起,但是不知道如何融入進去,每次他都帶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分給其他小朋友,但是其他小朋友拿到玩具後,就跑開了,去跟另外的小朋友一起玩了。每當這樣,毛毛就很傷心。

    每當看到這種場景,我都很難過,毛毛缺少爸爸媽媽的陪伴,其實心裡還是挺難過的。我想說的是,雖然爸爸媽媽沒有生活在一起了,但是不能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要讓他覺得,雖然爸爸媽媽分開了,但是爸爸媽媽仍然是愛你的,要多跟孩子單獨相處,一起踢踢球,一起玩遊戲,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開朗,就會有一起玩的小夥伴,並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5 # 百合媽媽讀心理

    據我觀察,單親媽媽比一般家庭的媽媽更加努力,也更加獨立,更加註重對孩子的教育。

    因為相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面臨著更多的問題,單親媽媽必須比一般媽媽付出更多努力、學習更多育兒知識,來應對孩子的各種問題。

    大部分的單親媽媽都是非常優秀、非常堅強的。她們會陪伴孩子一起面對困難,一起走出家庭陰影,完成自我蛻變,也幫助孩子修復。

    只要單親媽媽是健康、獨立、樂觀、勇敢的,孩子也可以健康地成長,而且可以成長的很好,因為他們從小經歷了更多磨難,這些磨難不會使他們倒下,而是變成一份人生閱歷,讓他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害怕,因為他們的內心已經種植了免疫力,那麼那麼難捱的日子,小小的他都勇敢面對了,還有什麼挫折能夠打倒他呢!

  • 6 # 聽說吧心理諮詢

    如今的婚姻越來越不穩定,離婚、分居也越來越多,很多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中。近年來,由於單親家庭教育不當引發出來的青年犯罪等等社會問題日益增多,可見,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長及教育是非常值得父母注意的。

    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的子女通常表現出來的孤僻、任性等性格弱點,這與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不當有直接關係。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長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內心幸福快樂,往往能傳遞給孩子成長的正效能量。

    很多單親孩子的家長總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都歸咎於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傳遞單親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長經常說“孩子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很可憐”一類的話,在孩子的心靈罩上陰影。其實,父母親經常吵架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很大。父母不經常在身邊陪伴並不影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要讓孩子理解單親家庭也是正常的社會現象,單親家庭也是可以幸福快樂的。

    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比較少,大多數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溺愛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單親家長表現往往更明顯。他們總覺得夫妻離異了,沒有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很對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無論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都無條件滿足。孩子總能得到滿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無法得到鍛鍊,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點。

    另外,很多夫妻在離婚時有有不愉快的經歷,離異後更不願意再見到對方。當孩子跟隨一方生活的時候,一方帶著孩子,就不願意讓對方與孩子接觸,有的甚至乾脆搬遷到對方找不到的地方,讓孩子看不到父親或母親。有的有意識地把對方貶得一無是處,向孩子灌輸敵對情緒。比如"你爸爸沒有文化,像他那樣肯定沒什麼出息"之類的話,孩子聽得多了就會在心理上對另一方形成排斥,這是許多單親家庭孩子性格偏離正常軌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 7 # 翔媽育兒

    首先,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我覺得應該儘量減輕家庭不完整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儘量給孩子更多的陪伴,更多的愛,讓孩子不會因為少了爸爸或媽媽而有被遺棄的感覺。其次,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開拓眼界,多和別的小朋友交流,幫助孩子交到好朋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最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獨立意識,孩子會越來越堅強獨立。

  • 8 # 真心育兒寶媽

    單親家庭更需要做好育兒工作,因為無論缺失任何一方,孩子都會丟失一份愛。所以做家長的要做好心理準備,充當好又當爹又當媽的角色,來呵護自己的孩子。孩子才不會孤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改裝車的車輪為什麼會改成外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