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話童心

    是的,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但並不是每個人對孩子的世界都瞭解。

    體現最多的方面就是家庭教育上,面對孩子的成長,很多的家長會忽視孩子的成長規律,一味地被社會狀態影響,過分追求孩子的成績,而讓孩子的各項能力得不到良好的發展,卻還篤定自己是為孩子好。真的的是這樣嗎?值得反思。

    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從小對孩子專制管教,結果造成孩子在人格方面嚴重的缺失。

    有一個例子,說是父母把兒子精心培養,一直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兒子的優秀成績讓父母感到無限光榮。可是孩子長大後,竟然選擇了與父母個斷絕關係,這讓這個父母無法理解,他們全心全意為兒子付出,甚至都不曾讓兒子剝過一個雞蛋,為什麼孩子卻這麼做?後來在兒子的斷絕信中,我們發現兒子就是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專制教育下。除了成績,在人性的各方面的發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但是由於父母的存在,他無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導致了長大後選擇這種方式來讓自己得到解脫。

    這種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因為父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的教育經驗導致的,所以大家延續下來的思想就是孩子必須聽從大人的管教,不得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社會發展迅速,人的生存環境和心態環境已經有了太大的不同,很多過去的理念已經嚴重不適合現在的教育,我們更需要去關注孩子的心智發展規律,去了解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詩選注》有什麼特別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