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還有什麼能比生命更重要的嗎?
13
回覆列表
  • 1 # 普外科曾醫生

    做為一個醫生,我見過很多這樣的情況。很多重症的患者,目前的醫學已經無法治癒了,家屬也簽字放棄搶救和有創治療,但仍在醫院住著。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親情,愛情,友情,這些人之常情。

    雖然已經身患絕症,但誰也不想患者就這麼去世,往往心底還留有一絲絲的希望,期待奇蹟的發生。中國是一個人情味很重的國家,從感情上來說,自己的至親,子女,愛人,朋友,很難放得下這些感情的牽掛,在醫院還能留一個念想,回家就只能等死了。

    第二,在醫院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質量。

    雖然疾病晚期沒法治癒了,但是可以採取姑息治療,疼痛可以用止疼針,吃不下東西可以輸液補充營養。這些都是在醫院能做到的,姑息治療能讓患者走的更舒服,更安詳,滿足患者心理及生理的各種需求,讓生命的最後這段時光不那麼痛苦。就算是死,也死的有尊嚴。

    第三,在醫院方便照顧患者。

    醫院裡面有醫生,護士,護工。對患者的照顧和關心可以更加全面和細緻。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患者生活基本都不能自理了,護士和護工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她們都是專業的,可以幫忙洗澡,擦身,換衣服等等。

    第四,有些封建迷信,不希望患者死在家裡面。

    確實,有個別的封建迷信患者和家屬,認為患者不能在家裡面去世,影響風水,家裡變成凶宅。

  • 2 # 清澈的小溪水6

    我有刻骨的經歷,我就想媽媽留在醫院,讓醫生能延長媽媽的生命,減輕媽媽的痛苦,直至醫生說再不快點離開可能就回不到家了,才帶媽媽吸著氧包離開,回到家不久媽媽就真的走了。痛澈心肺呀!願媽媽在另一世界安好

  • 3 # 蘇舟2

    患者放棄治療仍住在醫院有各種原因。首先,放棄積極治療了,仍然存在一個臨終搶救的問題,住在醫院有護士觀察,家屬放心。其次,重病患者出入醫院很不方便加上床位緊張,導致家屬不敢讓患者出院。還有一個護理問題,現代家庭成員較少,又缺乏專業護理知識和經驗,患者的吃喝拉撒往往十分困擾家屬,讓患者長期住院也是無奈的選擇。另外,心理和風俗習慣也有很重要的因素,患者在醫院“走”了,經過了醫生的積極搶救,即對得起患者,對患者的親戚朋友也有了交待,家屬的心靈同時也同時得到了安慰。中國己進入了老年社會,重病患者日益增多,這給很多家庭造成了困擾,也是社會的沉重負擔。如何化解這個矛盾,各界人士理應出謀劃策,積極應對。竊以為,增加臨終關懷機構、擴大社群醫院床位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讓放棄治療的患者走出醫院進入臨終關懷機構,即解放了緊缺的醫療資源又讓患者得到了尊重,體現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我們的社會和各界人士應當為之努力。

  • 4 # 波波外婆

    我們華人的觀念認為,患者臨終放棄治療回到家裡就是不人道,患者本人也會覺得放棄他(她)了,會很心寒。好歹在醫院家屬會感到安心,也能給患者減少些痛苦。現在有些人呼籲立法安樂死,不切合實際,在中國能健全臨終關懷體制就好了,這樣能讓患者減少些痛苦,有尊嚴的走完自己的人生路,患者家屬也能少陪些罪,心理也會平衡些。

  • 5 # 黃水箐5818

    各人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如癌症晚期病人,術後感染,不在醫院怎麼辦?癌痛針水不能帶出醫院,僅靠止痛藥片根本止不了痛,傷口感染不癒合,在家如何處理,對於這種病人在醫院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患者在最後的日子裡儘可能的減輕痛苦

  • 6 # 熙熙美圖

    這是多麼常見的一件事情啊!患者放棄治療不等於放棄生命,放棄尊嚴啊!

    他們仍抱著僅存的一點希望,也許在醫院就有奇蹟,對生的渴望,對世間的留戀!在醫院,有許多的病友,有醫務工作者,讓人減輕對死亡的恐慌,減輕死亡的痛苦,這也是近些年醫院在不斷開展臨終護理關懷的一種成果!

    而且,現在很多人住的都是樓房,也有許多沒有電梯,病人上下樓都不方便,醫院無論從環境還是設施都符合臨終病人!

    還有在醫院,病人雖然放棄了治療,但是他們會得到更多的照料,能很好的維護病人的尊嚴,提高臨終生活質量,有大家陪同一起面對死亡,減輕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媽媽陪伴寶寶時間太少了,半歲寶貝不和媽媽親近,那媽媽還有機會亡羊補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