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是指牙齒在無意識狀態下節律性習慣性的研磨現象,可以發生在睡眠狀態的夜磨牙症,也可以發生在清醒狀態下的清醒磨牙。對於兒童我們所說的磨牙,往往指的是夜磨牙症。
1. 睡眠姿勢: 很多研究都提示某一個特定睡眠姿勢與兒童夜磨牙症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比如有研究發現右側上下尖牙磨損較重的磨牙症,睡眠姿勢多以左側臥位為主;左側上下尖牙磨損較重的磨牙症患者,睡眠姿勢多以右側臥位為主;而前後牙磨損都較重的患者,多以仰臥位為主;還有上下前牙切嵴對稱磨損較重的, 多以俯臥位為主。究其原因可能由於睡眠時全身肌肉應處於放鬆的狀態, 但在側臥位或俯臥位睡眠時下頜支撐著不正常的頭頸位置,並處於外部壓力的狀態中,後牙處於非正中接觸狀態,為擺脫受到的壓力, 顳下頜關節及其附屬肌組織高度緊張,表現出一種無意識的肌震顫動作,最終導致磨牙。另外一些調查發現,睡眠時採取各種各樣的姿勢,變換睡眠體位者, 絕大數人並無夜磨牙症狀。鑑於此,家長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固定一種睡眠姿勢,可能導致或加重夜磨牙症狀。
2. 遺傳因素: 夜磨牙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 。遺傳學分析顯示,磨牙症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長曾經有夜磨牙史,孩子夜磨牙的發生率高10餘倍。 磨牙症存在明顯的人種差異性,在美國一項調查中提示,非洲裔美華人發生率最低,而亞洲裔美華人發生率則高出數倍。
3. 牙齒咬合因素:牙齒咬合的不平衡如錯、缺牙、個別牙齒缺損或過長、 單側咀嚼等 ,均與磨牙症密切相關 。尤其是後退接觸位和牙尖交錯位的干擾 , 一直被認為是磨牙症最普遍的誘發因素。磨牙症牙磨耗部位以全牙列最多, 程度以後牙區最重, 其次為前磨牙、尖牙和切牙。但是關於牙齒咬合問題對於磨牙症的致病因素仍存在一些爭議。
4. 心理因素: Tischler(1928年)首先提出磨牙症與精神因素有關,並稱之為口腔習慣性神經症,後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支援精神+神經變化的病因模式,認為磨牙症是與精神緊張有關的中樞神經問題。焦慮是肌緊張的一種表現形式,焦慮在口腔副功能運動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焦慮程度越高,口腔副功能運動出現的可能性越大,發生的頻率越高,比如學生考試或月經期間磨牙症發病率升高; 精神緊張的人群,其夜磨牙發生率也顯著增高。因此,口腔副功能運動可能是人們緩解焦慮或緊張的一種形式。
但是,近期的系統綜述發現夜磨牙對於5歲以內兒童心理因素相關性並不明確。心理因素的影響相對於大齡兒童和成人有顯著的相關性,在6-11歲年齡階段,夜磨牙和心理因素(壓力、緊張、個性拘謹)顯著相關。在6-11歲兒童也是磨牙症發生率最高的階段。
5. 其他因素:在一些研究中,夜磨牙與其他可能相關的因素包括顱頜面形態因素,神經系統疾病因素等等。
總之,磨牙症磨牙症病因很複雜,迄今病因機制無確切結論,多數學者認為磨牙症是多因素協同致病。
寄生蟲感染以兒童多見,尤其是90年代以前,中國兒童蛔蟲感染率非常高,甚至最高達到70%以上的感染率,所以,不但醫療工作者將很多疾病與蛔蟲感染聯絡起來。老百姓更是自然而然的將各種觀察到的情況與“有蟲”聯絡起來,蛔蟲感染與兒童夜磨牙的猜想也是如此。得意於當時多年全民蛔蟲化療運動,目前對於城區的蛔蟲已經相當低了(小於0.5%),然而目前並沒有研究和證據能夠證明磨牙與寄生蟲相關。磨牙症來推測寶寶存在寄生蟲或者蛔蟲感染是沒有任何依據的。所以驅蟲治療就更加沒有必要了。
現在夜磨牙的原因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沒有公認的治療夜磨牙的方法,以前咬牙合板對症治療為主,同時輔以心理治療,肌肉鬆弛治療,以及調牙合擊藥物治療。
咬合板/墊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症狀,避免給牙齒咬合面帶來的破壞,保護咀嚼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牙體組織免受異常磨損,至今仍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治療手段。
心理治療,減少緊張情緒,作肌肉鬆弛訓練。家長應該多瞭解和關注兒童的焦慮情緒,精神壓力所在,幫助孩子緩解緊張,焦慮心情。必要時可以做一些兒童心理輔導。
最近的meta分析認為藥物治療證據不足。
磨牙症是指牙齒在無意識狀態下節律性習慣性的研磨現象,可以發生在睡眠狀態的夜磨牙症,也可以發生在清醒狀態下的清醒磨牙。對於兒童我們所說的磨牙,往往指的是夜磨牙症。
為什麼會出現磨牙?1. 睡眠姿勢: 很多研究都提示某一個特定睡眠姿勢與兒童夜磨牙症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比如有研究發現右側上下尖牙磨損較重的磨牙症,睡眠姿勢多以左側臥位為主;左側上下尖牙磨損較重的磨牙症患者,睡眠姿勢多以右側臥位為主;而前後牙磨損都較重的患者,多以仰臥位為主;還有上下前牙切嵴對稱磨損較重的, 多以俯臥位為主。究其原因可能由於睡眠時全身肌肉應處於放鬆的狀態, 但在側臥位或俯臥位睡眠時下頜支撐著不正常的頭頸位置,並處於外部壓力的狀態中,後牙處於非正中接觸狀態,為擺脫受到的壓力, 顳下頜關節及其附屬肌組織高度緊張,表現出一種無意識的肌震顫動作,最終導致磨牙。另外一些調查發現,睡眠時採取各種各樣的姿勢,變換睡眠體位者, 絕大數人並無夜磨牙症狀。鑑於此,家長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固定一種睡眠姿勢,可能導致或加重夜磨牙症狀。
2. 遺傳因素: 夜磨牙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 。遺傳學分析顯示,磨牙症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長曾經有夜磨牙史,孩子夜磨牙的發生率高10餘倍。 磨牙症存在明顯的人種差異性,在美國一項調查中提示,非洲裔美華人發生率最低,而亞洲裔美華人發生率則高出數倍。
3. 牙齒咬合因素:牙齒咬合的不平衡如錯、缺牙、個別牙齒缺損或過長、 單側咀嚼等 ,均與磨牙症密切相關 。尤其是後退接觸位和牙尖交錯位的干擾 , 一直被認為是磨牙症最普遍的誘發因素。磨牙症牙磨耗部位以全牙列最多, 程度以後牙區最重, 其次為前磨牙、尖牙和切牙。但是關於牙齒咬合問題對於磨牙症的致病因素仍存在一些爭議。
4. 心理因素: Tischler(1928年)首先提出磨牙症與精神因素有關,並稱之為口腔習慣性神經症,後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支援精神+神經變化的病因模式,認為磨牙症是與精神緊張有關的中樞神經問題。焦慮是肌緊張的一種表現形式,焦慮在口腔副功能運動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焦慮程度越高,口腔副功能運動出現的可能性越大,發生的頻率越高,比如學生考試或月經期間磨牙症發病率升高; 精神緊張的人群,其夜磨牙發生率也顯著增高。因此,口腔副功能運動可能是人們緩解焦慮或緊張的一種形式。
但是,近期的系統綜述發現夜磨牙對於5歲以內兒童心理因素相關性並不明確。心理因素的影響相對於大齡兒童和成人有顯著的相關性,在6-11歲年齡階段,夜磨牙和心理因素(壓力、緊張、個性拘謹)顯著相關。在6-11歲兒童也是磨牙症發生率最高的階段。
5. 其他因素:在一些研究中,夜磨牙與其他可能相關的因素包括顱頜面形態因素,神經系統疾病因素等等。
總之,磨牙症磨牙症病因很複雜,迄今病因機制無確切結論,多數學者認為磨牙症是多因素協同致病。
夜磨牙是不是因為有寄生蟲?寄生蟲感染以兒童多見,尤其是90年代以前,中國兒童蛔蟲感染率非常高,甚至最高達到70%以上的感染率,所以,不但醫療工作者將很多疾病與蛔蟲感染聯絡起來。老百姓更是自然而然的將各種觀察到的情況與“有蟲”聯絡起來,蛔蟲感染與兒童夜磨牙的猜想也是如此。得意於當時多年全民蛔蟲化療運動,目前對於城區的蛔蟲已經相當低了(小於0.5%),然而目前並沒有研究和證據能夠證明磨牙與寄生蟲相關。磨牙症來推測寶寶存在寄生蟲或者蛔蟲感染是沒有任何依據的。所以驅蟲治療就更加沒有必要了。
關於磨牙症的治療:現在夜磨牙的原因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沒有公認的治療夜磨牙的方法,以前咬牙合板對症治療為主,同時輔以心理治療,肌肉鬆弛治療,以及調牙合擊藥物治療。
咬合板/墊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症狀,避免給牙齒咬合面帶來的破壞,保護咀嚼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牙體組織免受異常磨損,至今仍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治療手段。
心理治療,減少緊張情緒,作肌肉鬆弛訓練。家長應該多瞭解和關注兒童的焦慮情緒,精神壓力所在,幫助孩子緩解緊張,焦慮心情。必要時可以做一些兒童心理輔導。
最近的meta分析認為藥物治療證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