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對教育也愈發重視,投入加大,有兩免一補,寄宿生生活補助,營養餐計劃,少數民族學生補助等等一系列資助,農村貧困家庭的學生享受了優惠政策,但卻有很大部分學生雖然在經濟上、生活上得到了扶持,卻在精神上扶不起來,以貧困為傲,得過且過,不求上進,是不是扶貧也要扶志呢?
5
回覆列表
  • 1 # 栗子哥

    窮學生來自於窮家庭,那他家庭為什麼那麼窮。說完這個故事你就曉得了。

    話說某村某山頭上某寨子,哪是貧困村中的貧困村,窮得叮噹響,收成全部看老天爺,就是大家常說的出門靠走通訊靠吼取暖靠抖的村子。像這種情況國家肯定注意到的,並指派了專人進行扶貧工作,過年慰問一下,村名肯定是高興的,但是總是慰問,肯定不能解決問題的,久了還會養成村民伸手要錢要東西的習慣,所以扶貧工作還是會走“授人予漁”的路子。就有技術下鄉,經濟作物脫貧等。不過這事需要村民自己動手啊,懶一點的就不幹了,檢查脫貧情況的時候工作人員都氣得吐血啊,發給的新品種玉米種子,隨手撒地裡活不活不管,要不就是拿去炒吃了。所以說一個村子之所以都窮,就是因為懶能傳染,窮也可以傳染的。

    家庭情況這樣子,孩子肯定收到影響,認為窮就是靠他人,靠國家,想辦法跟國家要就得了。而懶帶來的後果就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所以人家說,一個家族花幾代人才能培養出一個貴族。懶的話一代人估計都可以培養出一窩。所以國家也跟我們傳達了這個道理:扶貧必須扶志!改變不了家長就改變小孩!

  • 2 # 藍羽LY

    對於教育扶貧,我先說說我的經歷。

    這學期,我當六年級班主任,學校說發營養餐補助,給真正的困難孩子稍微的幫助,比如孤兒,亞孤兒或者是家庭有長期病人生活貧困的家庭。錢不多,一天一塊錢。

    這件事我在班裡宣佈後,來要表格進行申請的竟然不少,有的家長打電話申請,有的直接來申請,還有家長透過學生申請。但調查下來,那麼多申請的只有一兩個符合的。

    而家長的這種做法對自己的孩子影響極壞,一是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會因此自卑。二是認為自己沾光的孩子容易長大沾小便宜。百害而無一利。

    也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家長不是經濟貧窮,而是精神上的貧窮。而這種貧窮也影響了孩子。一種不佔白不佔,我貧窮我沾光的心理讓一些孩子得過且過,不求上進。

    在經濟上扶貧固然對一些家庭有幫助,但精神上的扶貧更重要。

    你們對此事怎麼看?

  • 3 # 書歌李老才

    謝邀請!該問題問對於教育扶貧,認為大多數學生透過扶貧,在生活、物質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在精神層面是越扶精神越貧窮,對這一觀點我是不認同的!(一)扶貧攻堅,精準扶貧,是我們國家從中央領導到各級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的一項政治任務,社會機構企事業單位都有力配合做好此項工作。特別是教育方面,事關我們國家未來前途,因此在下一代成長的教育方面更是下大力氣予以解決!長期以來的希望工程,讓我們貧困家庭的孩子燃起希望,國家要讓每個孩子不能因為貧困失學,更要解決他們的吃飯營養問題,在我家的隔壁就是一所中學,前幾年孩子每天早上就免費發放雞蛋麵包牛奶,很贊!

    (二)國家社會機構曾有百萬圖書進鄉村活動,下鄉演出,放電影等,多數鄉村都有圖書館,籃球場,健身器材,特別是學校校園,國家投巨資對全國農村學校進行整合,擴建,修繕一新,像大花園一樣,更是一個靈魂精神修煉進步提升的地方,孩子在這裡努力學習,健康快樂的成長,多麼幸福!國家發放貧困家庭學生助學金等等有力舉措解決了多少農村孩子貧困家庭的燃眉之急,深入人心。

    (三)提問所說的精神越扶越貧,我認為此言不妥!至於出現的以貧困為傲,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的精神貧困現象,還有及個別受好心人幫扶的貧困物件不僅沒有感激之情,甚至冷言惡語相向,忘恩負義,這與其人自身的道德、素質、認識水平的侷限有很大的關係,有的現象也和基層扶貧執行力度和能力有關,甚至和個別環節出現違規違法腐敗現象有關,但這也只是個別特例,絕不能以偏概全,盲人摸象一樣見識過淺。針對扶貧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儘管是個別現象,但影響很壞,一定要予以查處,出現違法違紀的必須嚴厲制裁。對於有片面錯誤認識還是要進行引導糾正,用事實來教育扭轉其觀念,使其能夠正確認識。我相信隨著中國教育精準扶貧力度的不斷延伸加大,這種錯誤片面認識就會消失。隨著反腐力度的持續加大,教育扶貧一定會越來越好,相信中國教育扶貧在物質和精神上雙管齊下,最終會邁進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 4 # 史方舟

    關於這一點我不認同。我認為教育扶貧從實際上根本上解決了學生上學難的問題。現在有很多人,做好事做善事的目的,動機不純。好像我做的好事,你就一定要感恩。如果你不改,我就認為你的精神上有問題。你是扶不起的阿斗是越扶精神越貧困。這也太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了。大家知道對於一個人的培養不是三年五年就能見效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輔助一個人。並不一定要讓他非得有感恩之心,只要他能成才,他能健康的成長,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拖累社會。我們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至於他將來是不是成為一個像我們一樣擁有愛心,能夠對別人的困難施以援手,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考慮我們實行教育扶貧的初衷是什麼?我們不是為了施恩。不是為了回報。我們只是為了做善事。我們認為做這樣的事,對他們的成長有利,所以我們去做了。至於被扶助將來怎麼樣不是我們出發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羽毛球怎麼從零開始學跳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