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這方面中國電影和好萊塢或者其他國家有什麼區別?
11
回覆列表
  • 1 # 這是一個漫威迷

    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說明他們三者間的關係

    電影的製片人,可以理解為甩手掌櫃聘請的工廠廠長,他是出品方的人,負責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一般不管電影的具體拍攝工作,當然也有一些製片總是想對電影的具體拍攝指手畫腳,結果就鬧掰了。比如某著名導演和某著名製片人鬧翻了。

    (嗯,那個,此配圖與本文無關)

    電影的導演,有時候也是製片人之一,通常來說導演就是製片人聘請的工廠總工程師,他負責電影的藝術部分,指導演員的表演、決定畫面的呈現,激發演員的表演才能,在整體上決定電影的藝術效果

    不過由於國內對這一塊的名詞經常混淆,有時候會把出品人叫做製片人,把製片人叫做監製。

    好了,就當拋磚引玉,讓其他的同學來繼續回答和國外的區別吧。(懶)

  • 2 # 阿狸的荊棘物語

    大家對電影導演的職責應該是最熟悉的,在認知上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其實主要就是對出品人和製片人這兩個職務的概念有點混淆。

    華誼兄弟 王中軍 王中磊

    先不說這兩位在職務上的區分,相信光看照片大家心裡就能看出端倪啦。王中軍商界大佬的氣場很足,王中磊就比較帥啦,一看就是商界精英。

    出品人 王中軍

    簡單來說出品人相當於集團的董事長,企業的法人。所以無論是製片人還是導演或者其他任意職務的工作人員都是在給出品人打工。在一些商界大佬眼裡的電影已經商品化,他不會考慮電影的藝術性,只會分析目前的電影市場是否可以推出一部電影來賺錢,如果經過分析可以獲利,那麼他就會投資。所以王中軍作為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內地最有實力的電影出品人之一。

    製片人 王中磊

    那麼當出品人擁有了投資電影的想法,也具備了雄厚的資金和所有的背景和條件時,該具體如何推出這部電影,該拍什麼電影,由誰去拍這其中所有的籌備、監督和發行工作都要交給製片人去做。如果說出品人是一個公司的董事長,那麼製片人就是ceo,正如王中磊既是國內金牌製作人,也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Quattroporte和副董事長。他不但要對電影市場擁有敏銳的洞察力,把控電影的運作方向運籌帷幄,他還對攝製組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導演,主演和編劇有絕對的選擇權和棄用權,在業內往往製片人的人脈是最廣的。所以製片人是既要懂得電影市場經濟運營還要懂得內部管理的綜合性人才。一個優秀的製片人可以說是一部電影的品質與票房的保障。

    導演 馮小剛

    導演的職責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導演是電影創作團隊的領導者。主要工作就是前期分析研究劇本,選角,選取拍攝場地。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協調各個部門包括演員、燈光、服裝、道具等一系列的現場指導動作,將自己的藝術思想貫穿到整部電影作品中。導演的水平決定了整部電影的藝術風格和層次。比如馮小剛馮導,雖然王中軍和王中磊是他的老闆,但是兩位也給了他絕對大的創作空間,也是因為馮導的電影常常叫好又叫座的緣故。如果中國電影界能多一些諸如此類的從業者,中國電影也就多了一些希望。

  • 3 # 吳下張阿蒙

    先說出品人,這個最好理解,就是出錢的,一般是投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我們經常看到的比如博納影業的於冬,光線傳媒的王長田,英皇影業的楊受成……

    再說製片人,製片人是這三者裡面最辛苦,任務最繁重的人,也理應是權力最大的人。影視劇的整個製作過程,上至拉投資,下至發行,包括找導演,請演員,控制預算,安排拍攝進度等等,製片人都需要親力親為,事無鉅細。製片人是一部影視劇的靈魂,統籌全域性,讓影視劇在合理的預算內、規定的製作週期內完成、保證順利上映。港臺影視劇中,製作人的責任被監製所代替。一般而言,電視劇中,製作人(監製)的權力相對大,比較有名的比如內地的侯鴻亮,張紀中,於正;港臺的戚其義,李添勝……

    而中國的電影中,製片人一般不那麼為人所看重,導演,才是整部電影的標籤。如果說製片人給了影視劇以靈魂,那麼導演則是豐滿了影視劇的血肉。導演是整個攝製組的決策者,完全對作品負責。導演是對編劇作品的影視化再加工,並需要將自己的解讀透過鏡頭傳遞出來,他們需要指導演員去表演,需要掌控好敘事節奏,需要調配好光線和畫面……由於各個導演的經歷不同,所以他們的作品都會有不同的各人風格。馮小剛不論早期的喜劇還是近些年的正劇,作品都帶有一定的社會性,充滿人文關懷;陳凱歌偏好宏大的題材,有時免不了形式大於內容的空洞;杜琪峰的作品中有著男人肆意的浪漫,往往奇峰突起,結局充滿宿命感;王家衛電影中男女主角的獨白,值得玩味的臺詞,精緻的畫面都成為了一種範……

    當然,在中國,以上的劃分大部分時候只存在理論上,華人講究交情,又好管閒事,所以有時出品人又兼任製片人(監製),同時又幹涉電影的拍攝,干擾選角;有時候製片人(監製)礙於交情只是掛個名或者管太多而去幹涉導演的決策;有時候導演的權力過大而越界……諸如此類問題,在中國並不鮮見。而好萊塢,作為世界上電影工業發展最完善的地方,分工明細,每個職位的人幹每個職位的事。比如我們熟悉的漫威英雄電影就是由漫威影業所一手打造的,漫威影業負責投資、製作,然後請導演,請演員,發行等等,拍攝過程由導演全權掌握。一部部電影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被生產、銷售。在這方面,中國電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4 # 佛系杜拉拉

    通俗的講,製片人就是專案經理,主要負責融資,策劃宣傳,籌備,拍攝,後期製作,發行等等的,就是一個大管家。有一些明星會轉型成為製片人,比如大美女陳紅,在跟陳凱歌導演在一起以後,就開始轉型做陳凱歌導演所有作品的製片人,既管小家,又管大家,管家不好乾啊,所以大美人最近出現都會被錯認成倪萍姐姐。出品人,就是影視劇投資人,往往就是隻看賬本,賺錢為主。比如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博納的於冬,華誼兄弟的王中軍王中磊等就是投錢的人,花錢特別是花這種大錢也是技術活,一個電影投好了,自己能賺的盆滿缽滿,投不好就收不回成本。博納的於冬就很會投資,跟林超賢的合作,都有很不錯的回報。

    導演,為電影的效果呈現負責,負責拍攝,管理導、攝、燈、美等部門。

    至於與好萊塢的區別,我覺得國內的很多分工並不清晰,即便清晰,很多人也會越權,比如有錢就是爺,爺就會想著摻和更多的事兒,比如塞和自己喜歡的演員,或者覺得劇本得按自己的設想進行等等。

  • 5 # 影視圈Magazine

    一部電視劇/電影從拍攝到上映,它一定會有一個製片人從頭到尾把控全域性。

    找編劇寫劇本、挑選合適的導演、尋找拍攝地,還有美術服裝、化妝造型、燈光攝影、場務道具、後期製作、配音配樂以及宣傳上映那都是製片人負責的,可以說這是一個什麼都得懂,什麼都得乾的苦力角色,但他所掌握的權力卻是極大的。

    因為導演是他選的,錢財等資源也是掌握在製片人手中,奧斯卡獎項設定“最佳影片”那可都是頒給製片人的。

    除了製片人,誰的權力大呢?動動腳趾頭都知道,那自然是投資方啦,誰出錢誰就有話事權。投資方也叫作出品方/出品人,不過,出品人是咱中國才有的東西,像歐美都是寫出品方,署出品公司的名。

    舉個栗子,給《大話西遊3》投錢的是春秋時代影業,那麼出品方就是這家公司,而春秋時代影業的董事長呂建民就是出品人。當然,給影視劇投資的一般都會有多家公司,所以除了出品方,還會有聯合出品方。

    另外,影視圈現在也出現了這樣一個趨勢,那就是很多明星都參與到了影片投資上,所以出品人的名單列表上就會出現明星的名字。

    當然,不同導演擅長的領域不同。像張藝謀,就很注重畫面佈局,所以他拍出來的片子視覺上令人震撼,大場面恢宏壯觀,小場景也很有層次與調性。周星馳則是注重表演,透過創意性表演將社會現象與人類三觀以普羅大眾易於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對了,有些導演是編劇出身,對劇本的控制度更強,那此片編劇的話事權就相對減弱,所以一部片的劇情太爛,拍攝場景難看,不一定是編劇和攝影師的問題。但不管怎樣,導演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親沒有車和房,相親成功的機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