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97064441

    中國一二三線藝人的評判標準

    根據這些年影視策劃、製作,對電視臺和電影院線播出、放映、收購等等諸多複雜因素的分析,一線演員應該是在那些婦孺皆知、業內外交口稱讚、海內外引起巨大轟動效應的電影、電視劇中擔任第一主角的演員, 比如李雪健《渴望》,姜文《紅高粱》、《北京人在紐約》,陳寶國《大宅門》,陳道明《圍城》,李保田《劉羅鍋》,李幼斌《亮劍》等。以上幾部電影電視劇都被稱為“豐碑級”的經典。

    此外,一線演員陣容裡還有幾位雖然沒有出演過“豐碑級”的大劇,但他們出演的劇也相對較好(比如文章因主演電影《失戀33天》票房破了低成本電影的超高紀錄),又趕上以上那幾位一線明星星光開始黯淡,後來者被歷史推上了前臺,新人人氣居然超過前者。

    姑且把前者稱為“口碑級一線”,後者稱為“人氣一線”。這前後兩茬一線演員相加也就十多位。這些一線演員在他們人氣最高的時候,一旦出演了什麼電影或電視劇,電視臺和電影院都會一哄而上。

    二線演員: 擔任過某部比較火的影視劇的男一號或女一號,這個劇在它播出那年的收視率在全國名列前茅,他們當中有的是演過許多主演的中老年演員,有的是後起之秀。二線演員的意義是,製片方搭構的新劇陣容,只要男女主演都是二線演員,再搭兩個三線演員,題材劇本都不錯,班子也不差,電視臺基本就願意購買了。二線演員也跟一線演員一樣,分“口碑派”和“人氣派”,原因相同,都受自然規律和演員換代影響。二線口碑派和人氣派各佔50人左右。

    三線演員:有的擔任過幾個反響平平的劇的主演或某個大劇中的幾個重要角色之一,俗稱“臉兒熟”,觀眾一看就能叫出他(她)演過某個劇其中角色的名字,但演員的名字叫不出。他們的片酬不高,卻片約不斷,片酬的伸縮性很大。為了能儘早升至二線陣容,如遇到好角色,他們會忍辱負重,把片酬降到很低。他們是一個基本能滿足溫飽的群體。

    三線演員能有多少人?可能是二線演員的十倍?一千或兩千人?難以估量。

    此外,還有一種劃分:少數製作方和電視臺將二線演員里人氣突出的前幾名劃為準一線,三線演員裡也有劃為準二線的,但對這僅有的幾個演員的認知是有爭議的,不是公認的。需要說明的是,由於自然規律的原因,也由於某些演員自身的問題,人氣一旦大不如前,由一線降為二線甚至三線的情況時有發生,二線降至三線的更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產婦坐月子要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