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自己會吃飯,脫衣服穿衣服,會幫老師幹活,總之都能自理。回到家之後就判若兩人,非常任性無理取鬧,不知道怎樣才能和幼兒園一樣乖巧?
4
回覆列表
  • 1 # 青草夜談

    首先,你要判斷,是什麼情況造成的。是不是家裡的老人太溺愛了。是不是孩子每次發脾氣,你們都順從他。是不是孩子這種習慣已經養成了,而且很喜歡這樣的習慣。 其次,針對他的問題作出對策。如果是老人太溺愛了。父母可以跟老人商量,不要把孩子寵得太過了。講道理,老人已經能瞭解的。 如果是孩子每次發脾氣,你們都順著他。那麼,孩子就知道,他想要做什麼,只要透過發脾氣來就可以了。所以,要逐漸減少這種情況。 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了。那就要一點一點的來改變。不要一下子來,孩子會接受不了的。 最後,不管如何做。都是有一個過程。不要心急。相信你的孩子是一個明事理的孩子。

  • 2 # 傾心辣媽

    其實這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關鍵要看你能不能把我以下說的幾點都堅持做到。

    首先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就特別的乖巧,老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

    因為在幼兒園都有統一的規矩,統一的規則,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應該什麼時候做,都是有明確的規定的。

    不管哪個孩子犯了錯,老師都會統一的給出相應的懲罰,不搞特殊,沒有例外。不像我們平時在家裡,孩子想做什麼,然後你就讓他去做,不管這個事情對不對?你都是看自己的心情,今天想管他就管他,不想管他就由著他去了。

    或者你要管他,看他哭兩聲,然後心軟了放款一次政策,那麼久而久之的,孩子就會掌握你的心裡,只要我哭,我鬧,我堅持,然後媽媽就會妥協。

    那麼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孩子肯定會像在幼兒園一樣乖巧。

    第一,有一定的規則,家裡作出明確規定,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應該什麼時候做,都有明確的規定。

    第二,犯錯就要有相應的懲罰。不搞特殊,沒有例外,不管什麼原因,只要做錯了就應該給他相應的懲罰,但是不能懲罰的太厲害,不然會讓寶寶心裡受到傷害,比如說犯了小錯就應該罰他,晚上不許看電視,幾天不去看動畫片什麼的。一定要做到,否則前功盡棄。

    第三,做對的事情就要表揚,給出明確的獎勵機制。比如今天寶寶幫媽媽幹活了,然後你就獎勵他,今天可以多看一集動畫片,或者獎勵一朵小紅花,或者給他製作一個卡片,以示獎勵。寶寶都是非常高興的,然後特別有積極性,以後也會以同樣的方向發展。

    總結一下,就是獎罰分明,沒有例外,不搞特殊。

  • 3 # 琳媽簡筆畫

    哈嘍,我是巧微來噠!

    我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家裡也有兩個熊孩子,鬧起來,曾經也是分分鐘鍾想崩潰。

    曾經在幼兒園代過課,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來說說這個問題——孩子在家是像個小霸王,到了幼兒園之後就特別乖巧,那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首先我們要找出問題關鍵所在,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才有更合適的處理方法。

    1,明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我們是不是都有同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有時候寶寶想幹啥。不讓乾的時候,劉開始拿出他的殺手鐧——哭。

    然後我們大人看見這種情況,就開始妥協了,繳械投降了,好了,幹吧!弄吧!你是祖宗,你咋高興咋來,只要你樂意就成!然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思維,就是說只要哭哭鬧鬧,沒有不讓乾的事兒。

    在幼兒園裡,小朋友們都是統一行動的,沒有特殊。就算是哭也不行,還是這樣的!

    2,意見統一,

    有時候家人成員比較燉,寶寶是爸媽的心頭肉,也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兒寶貝,也是見不得寶寶受一星半點的委屈,見不得哭。所以要和家人意見統一,啥能做,啥不能做。

    原來接觸過一家人,男的教育孩子的時候,女的不讓教育,還當著孩子面給男的吵,然後孩子就在一旁看著,久而久之,孩子和爸爸媽媽都沒話說,基本上見不到一家三口的互動。

    3,態度堅決

    說了不能做什麼就是不能做什麼,能做什麼就做,要從一而終,不可半途而廢。不能說我今天想起來了,心情好了,就放鬆了,哪天心情不好了再去管。要做到你哭,你鬧,我還是我,要做的事情必須做,比如寫作業!

    4,不可急功近利,

    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來。教育寶寶也是,不能一下就剎住了。就好比突然之間不讓你玩手機,你是什麼感受?

    5,獎罰分明

    孩子都是喜歡得到表揚的,因為那是他的驕傲。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就當時就誇獎他,然後給予一定的表揚,比如帶他去一直想看的電影

    犯錯的時候,沒有什麼原因,那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了!但是注意度,比如說不讓他看他喜歡的動畫片。

    6,傾聽,分享,表揚

    我那會接大寶時候,大寶就會巴拉巴拉給我說她怎麼表現好了,老師怎麼表揚她了。然後我一高興就獎勵她一個我認為好看多髮卡!

  • 4 # 湖湘印象

    我是一個4歲孩子的寶媽,雖然我家寶貝並不像你說的孩子在家是個小霸王,一到幼兒園就特別乖的那種,但平時的很多表現,還是會有在家和在幼兒園的不同哦!

    首先,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在家比在幼兒園表現得更乖巧一些呢?其實這個問題挺簡單,因為孩子也是人啊,人是與生俱來的社交動物,他在一個社交圈中,就必須要去適應兩種東西,一個叫巴結,一個叫討好。我們的孩子一般3歲左右就有了自我意識,甚至他的自我意識到了一個發展的高峰階段,他們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那麼孩子去了幼兒園,不像是在家裡那麼自我為中心,多被家裡人寵著,他到了幼兒園之後,他也希望得到幼兒園老師的欣賞和認可,這時候他們本能的只能去控制自己的一些行為,甚至去巴結和討好老師,向著老師要求的那個方向去做,因為只有這樣,老師才會多給他一些賞識他的東西,所以很自然,孩子就變乖了。

    其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一合格的幼兒園都會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規章制度,而這些規章制度都是帶有強制性的,是針對幼兒園所有小朋友的,任何人都不例外,孩子在長期的幼兒園生活學習中,慢慢學會和養成了那樣一種好的習慣行為。而在家中就不同了,沒有各種規則的約束,加上孩子有時一哭鬧,家長就容易妥協,孩子不需要自我控制,所以孩子在家就不那麼聽話了,甚至發展成蠻橫不講理的孩子也比比皆是。

    弄清楚了原因,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在家養成好習慣,那麼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的表現會一樣棒棒的哦:

    1.依據幼兒的特點,建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有規律,譬如起居時間、吃飯時間、學習時間、玩樂時間的規定等;

    2.制定合理的行為準則:哪些允許、哪些不允許一定要明確,譬如:玩過的玩具要及時整理歸位、懂禮貌,見到親戚朋友要主動打招呼、做遊戲要遵守遊戲規則等;

    3.注意循序漸進,不要讓孩子一下子接觸太多,孩子記不住,每天融入一點,讓孩子自然養成好習慣。

    4.少不了老師和家長的鼓勵,這裡可以請幼兒園的老師多多鼓勵和互動,放學回家,可以讓孩子多和老師電話交流,不聽話時,老師說的可能就比家長更管用哦,也可以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對一互幫,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多交流其實也是不錯的方法。我家寶貝在幼兒園就有兩個固定的好朋友,放學回家,在媽媽的監督下,會用媽媽的手機微信上常和小朋友互動,如:問問好朋友吃飯沒有,是不是自己吃的,有沒有幫媽媽做家務,是不是準備要睡覺等,真的幫助很大。

    5.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有的家長下班回家就只記得玩手機的很多,這樣家庭的孩子往往也關注於電子產品,養成不好的習慣,關於玩電子產品的危害,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的相關文章有提及過。

    以上就是我針對這個問題發表的一點點個人看法,上面的方法大家不妨試一試!

  • 5 # 春秋公社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第一:在家裡溺愛孩子造成的!第二:3歲前和同齡小朋友接觸過少。三:父母可能陪伴過少,孩子用“橫”的方式吸引你們的注意。

    先說第一種情況:父母往往過於包辦孩子的事情,導致孩子自理能力很差,對孩子言聽計從,往往順著孩子,尤其是隔代教養的孩子大多驕縱,在家裡想怎樣就怎樣,無所顧忌!因為他知道大人不會批評他,反而表揚過多,在心理上自然就放縱,而在幼兒園就不同了,只有真正做好了才能得到表揚,所以,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小襪子自己洗,自己的小被子自己疊,在家裡也要讓他明白真正去做了才能得到表揚,一句話:孩子的心理感受是,在幼兒園的表揚珍貴,在家裡的表揚廉價,這就是根本原因。

    第二種情況:孩子只有多接觸小朋友,才能漸漸學會如何交際,面對拒絕應該怎麼做,面對友誼應該怎麼迴應,受了委屈要怎麼辦,這些都是小孩子從小在接觸中鍛煉出來的,情商高的孩子能考慮別人的感受,不會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才能更好適應不同的環境。

    第三種情況:父母忽略對孩子的陪伴,孩子在家裡孤獨,覺得受到了冷落,所以透過這種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這就需要家長多和孩子玩耍、溝通。親子陪伴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 6 # 帶娃的那些事

    其實很正常的!孩子自己會吃飯、會穿脫衣服,知道幫老師幹活,其實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啊!如果沒有家庭教育之前的基礎,光靠幼兒園的教育,孩子要學會這些獨立生活的能力,會很困難。回家小霸王,出門小大人!這是孩子這個階段的一個特性,沒必要硬逼著孩子做改變!

    首先,幼兒園孩子多,孩子多對於老師管理比較頭疼,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可以有更多交流和模仿的物件,所以幼兒園裡孩子更乖巧、懂事!

    孩子去了幼兒園,認識了更多的小朋友,小朋友之間都會互相學習、互相模仿、互相交流的。本來比較排斥自己用勺子叉子吃飯的孩子,去了幼兒園,發現原來大家都會用叉子勺子吃飯。孩子就會有樣學樣的自己去嘗試用叉子勺子吃飯。

    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喜歡模仿,他們模仿的第一物件,就是爸爸媽媽。會下意識的將爸媽的一些做事方式和說話習慣,模仿出來。

    再加上,老師是孩子接觸的除了父母、爺爺奶奶這些家人以外,一直被灌輸的要尊敬的第一個人。所以,看著大家都那麼喜歡和尊敬老師,孩子們也會更願意聽從老師的安排。再加上,老師畢竟不是父母,她們不會溺愛孩子,更多是用方法讓每一個孩子有學習的姿態和能力。所以,去幼兒園的孩子,大多數都比家裡要乖巧懂事。

    但是回家就不一樣了,家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說,家就是完全可以釋放自己天性的地方,我的地盤我做主,我想怎樣就怎樣。反正就算犯點錯誤,爸媽也不會責罰我。再加上很多孩子早上送去幼兒園,晚上回來才能見著爸媽,爸媽一天見不著孩子,也不想總管著孩子。

    這也就造成了孩子幼兒園懂事,一回家就各種鬧騰的情況出現。

    其次,這樣的情況要不要去改變?爸媽要有自己的底線!

    這樣的情況要不要去改變呢?難道你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天天裝的跟大人似的,回來就捧著一本書,安靜的看書,到點吃飯,到點睡覺?如果是那樣的話,要麼是天才,要麼是傻子!

    所以,其實這種情況不需要刻意去改變的!但是爸媽也要有自己的底線。

    底線是什麼呢?爸媽要多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請教。瞭解最近孩子的情況,以及最近學習的方向。儘量做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不衝突,能同步最好。

    比如,吃飯的時候,孩子又撒嬌,一天見不著媽媽,想讓媽媽喂。這種情況,媽媽必須堅持住原則。可以用幼兒園其他小朋友舉例子,也可以用老師的話去做參考。總之,要堅持住底線,讓孩子自己開開心心的吃完飯。吃過飯以後,爸媽可以陪孩子盡情的玩鬧,畢竟這個時期孩子的天性,就應該是玩、鬧!

    最後,還想說一句,現在的孩子們壓力也越來越大,每天除了幼兒園,很多家長還有各種早教班。每天除了上床睡覺是自己的時間以外,大部分的時間,孩子們也挺不容易的。回了家,該讓孩子釋放就得讓孩子釋放釋放。而很多時候,孩子無理取鬧其實是希望得到爸媽更多的關注而已!爸媽也要和孩子多溝通,每天學到什麼了,今天做什麼遊戲了。做好親子教育,讓孩子在家裡可以玩鬧,可以放鬆,但不會任性。

    其實,我想說的是,幼兒園懂事,回家鬧翻天,這樣的孩子成長髮育其實更健康!各位爸媽,你們覺得呢?

  • 7 # 越南天牛

    孩子在家像個小霸王,毫無疑問是大人給慣的。現在雖然放開二胎了,但還是獨生子女多。家家都把孩子生成小皇帝寵著。尤其是爺爺奶奶輩的,當年因為生活條件不好,兒女小的時候沒能滿足他們的很多要求,深覺有愧,現在對孫子孫女,很想彌補一下當年的遺憾,那是要啥給啥。父母要是稍微批評一下孩子,爺爺奶奶就猶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一邊護著孫子孫女,一邊職責兒子兒媳:“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們這麼計較幹什麼?”

    但凡父母有個什麼好的教育想法,被爺爺奶奶這麼一攪和,全黃了。時間一長,孩子有恃無恐,在家不像小霸王,還能像啥?當然,還有一些是父母就寵溺,根本不需要爺爺奶奶輩加持。

    但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就特別乖巧,顯然是說明老師教育得好。幼兒園裡孩子多,小孩子很快就會知道,靠家裡的那一套是沒用的,只有表現好,才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誇獎。別以為這樣的誇獎沒用,小孩子的榮譽感其實很強的,幼兒園裡的一朵小紅花一顆五角星他們都很看重的。

    但是一回到家裡,小孩子自然又會變成家裡的樣子了。所以,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家庭教育要和幼兒園教育有機銜接起來。要讓孩子明白,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裡,都只有表現好才有獎勵,表現不好是要批評的,而觸犯某一些紀律,更是要懲罰的。

    只要規矩明確了,才可能會有好的教育。但是制定規矩,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這些規矩是稍微努力一下就能達到的,不能太難;二是規矩一旦制定,就必須嚴格遵守,父母尤其要帶頭遵守,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一旦觸犯規矩,都必須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鄰居家媽媽教育孩子方法有問題,我該不該提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