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藝術、哲學、神學是“形而上學”嗎,數學、物理和科學是“形而下學”?
5
回覆列表
  • 1 # 宙心

    感謝關注!

    這個要看理解的方向和拓展層次的效果了。

    不管是哲學上的“形而上學”,還是科學上的“形而上學”。其實都是有一個不變的初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之所以在形而上學上加上標記,就是指明瞭大家在學習求知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照抄照搬的刻板守舊的思想。這樣學下去只能使得原有的知識體系逐漸消亡而不能使得產生上升的量變,進而達到質變昇華。

    如果違背了“形而上學”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概念,那將真的變成形而下學。不管是哲學上還是科學上都將會因此陷入不復之地。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一詞多義的同時還可以一字多解。如若盲目的照抄照搬,雖然看上去形似但神已經消亡殆盡。

  • 2 # 品物不窮

    這裡面存在三個誤區:一,形而上和形而下是《易傳》的劃分,是中國古代的劃分,西方的“形而上”主要指亞里士多德的“存在論”,沒有“形而下”的說法;二,古希臘人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形而上學,專門指“關於存在的學科”,標題本為“物理學之後”;三,科學主要指近代科學,它延續了哲學,並超越了哲學。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這句話出自於《易傳·繫辭》,日本學人將這句話中的“形而上”拿出來翻譯metaphysics,meta就是在什麼什麼後面,physics則是物理學的意思。所以,古代希臘人那裡不存在“形而下”的術語。也有人以為《道德經》裡講了“形而上”,實際上,這個術語是儒家的,不是老子的。我們可以說,老子裡也有形而上的東西,但不能直接說老子發明了這個術語。

    存在論,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柏拉圖眼中的排序為:詩歌-物理學-數學-哲學,哲學最高、

    亞里士多德的排序為:詩歌-數學-物理學-形而上學(存在,另一處稱實體),亞里士多德以為,自己以前的哲學家都沒發現實體學說,所以只有他本人研究了形而上學。

    所謂的形而上學,就是關於實體的研究,ousia就是實體。由於這個詞跟on有很大關聯,所以也翻譯成“存在”。

    科學

    古希臘人的哲學本身源於物理學,代表為伊奧尼亞學派的泰利斯三人,之後發展起來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學,所以,哲學是最後產生的。進入近代社會,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也逐漸產生。所以,哲學思想就像它替換早先的物理學和數學一樣,又面臨著被物理學和數學替換的命運。

  • 3 # 理由創造心情

    形而上=假設的絕對

    比如,數學中規定的阿拉伯數字,就是數學中量的形而上,數學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就是數學中量進行變換方式的形而上。圓的面積的公式就是圓的面積大小在量的變換上的形而上。

    哲學上,把組成數學的阿拉伯數字,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組成英語的字母等各種可以組成一個整體的基礎材料,統一取了一個名字,叫“質料”,也就是將各種基礎材料抽象為“質料”;

    將四則運演算法則,基本粒子組合為物質的各種方式,英語字母組合為單詞,單詞組合為句子的語法句法等可以使基礎材料進行變換的各種方式,統一取一個名字,叫“形式”,這是條件域的“先驗絕對”。

    又將經過四則運算計算後得到的結果,基本粒子經過相互作用後產生的物質,英語字母經過語法的整理後表達的意思等在現實中呈現的各種現象,統一取一個名字,叫“目的”,這是“因果絕對”。

    然後對它們進行關聯——“質料透過形式達到目的”——這就是哲學命題,就是假設所有物質進行運動變換都會具有“質料透過形式達到目的”的這種固定模式,是一種普遍關係的“先驗絕對”,先於形成任何具體內容的物質前,就有這種固定模式存在,所以叫形而上,研究先於具體物質形成前就已經存在的各種“模式”的學問,就是形而上學。

    所以,形而上,是形成這個世界的大結構,科學,是在這個大結構下的一層層的小結構。形而上沒有具體內容,只有普遍功能的描述,科學具有內容和環境的條件限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邁巴赫曾經這麼牛逼現在連單獨的車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