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寒河岸邊的野小草

    晚晴八大名臣為 曾國藩 , 胡林翼 , 駱秉章 , 左宗棠 , 彭玉麟 , 曾國荃 ,沈葆楨, 李鴻章 。

      駱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駱俊,字籲門,號儒齋,廣東花縣人。[1] 晚清湘軍重要將領。駱秉章自少勤學, 道光 十二年(1832年)進士,選庶吉士,後被授為編修,遷移為江南道、四川道監察御史等職。因辦事清正,深得朝廷信 任。外官任湖北、雲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為湖南巡撫,入湘十載,位居封疆,治軍平亂,功績卓著。

       咸豐 二年(1852年),太平軍入湖南,駱秉章以防守不力,被革職留任。後以守長沙有功而復職,併為清廷所倚重。旋署湖北巡撫。咸豐三年(1853年),實授湖南巡撫,任上支援曾國藩辦團練,又聘左宗棠為幕僚, 事無鉅細 ,皆聽之。咸豐十年(1860年),奉命督辦四川軍務,率軍入川。咸豐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總督。 同治 元年(1862年),駱秉章派重兵防守大渡河,斷石達開後路,石達開被圍於安順場,之後石達開請求和談,駱秉章佯稱答應,後將石達開俘虜,解至成都凌遲處死。清廷授以太子太保,

    同治六年(1866年)病逝,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諡號文忠。

    駱秉章整頓選賢

    駱秉章在擔任湖南巡撫和四川總督時期,都大力整頓吏治。擔任湖南巡撫初始,他就彈劾行事魯莽的茶陵知州李光第、行為不檢的湖南揀發知州長惠等人,湖南官場風氣為之一新。在四川期間,駱秉章對不守軍紀、貪生怕死的將領給予嚴厲處罰,如參將尹士超不遵守命令,擅自行動,遭到處分;四川布政使祥奎收受賄賂,被駱秉章彈劾,革職查辦。駱秉章不但對轄區內的不良官吏嚴加治理、懲處,對其他省的問題官員同樣不留情面。甘肅提督陶茂林所轄部隊因軍餉遭到拖欠而譁變,南下四川擾亂正常社會秩序。駱秉章十分氣憤,上書朝廷彈劾陶茂林。

    駱秉章的整頓收到了積極的效果,他任職的湖南、四川兩地吏治清明,貪腐並非完全沒有,但較之其他地區大有改善。他 不拘一格 任用賢能,經他的舉薦,一批有才能、有抱負的官員得以快速升遷,如左宗棠、王鑫、胡林翼、劉蓉、蔣益澧、江忠源、蕭 啟 江、劉長佑等一大批精英人才,他們日後大多成為 獨當一面 的封疆大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清王朝

    改善民生

    駱秉章十分重視經濟發展,改善民生。駱秉章擔任湖南和四川地方大員時期,正是 太平天國 與 清朝 混戰期間。當時湖南水災頻發,造成糧食減產。為了充實政府的財政收入,不少地方政府要求農民繳納銀兩來代替糧食實物,這讓農民更加 苦不堪言 ,只能拖欠糧食繳納,甚至引發暴動。

     為了解決這一重要的民生問題,駱秉章核減錢漕,禁止貪官汙吏和不法奸商從中牟利,設立專門稽查機構,選派廉潔士紳負責監督收繳漕糧,減輕地方政府和農民的壓力。那時,駱秉章還解決了湖南食鹽短缺難題。當時湖南70%的州縣都食用淮鹽,由於戰爭的破壞,官府又壟斷食鹽貿易,導致鹽十分貴。為了解民困,駱秉章在湖南增設鹽茶局,對民間鹽和茶葉的買賣加以管理,由官府疏通銷路,推動民間鹽茶貿易的發展。這不僅調動了民間自由貿易的積極性,解決了食鹽短缺、茶葉銷路不暢的問題,又透過徵收鹽稅和茶稅,增加了政府收入,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 2 # 夜狼文史工作室

    晚晴八大名臣為曾國藩,胡林翼,駱秉章,左宗棠,彭玉麟,曾國荃,沈葆楨,李鴻章。

    曾國藩(1811-1872)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的耕讀世家。他的祖上都是以務農為生,祖父曾玉屏少有文化,父親曾麟書也只是當過塾師。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經過自身努力奮鬥,他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中的人物,他的影響力不僅深入到晚清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個領域,而且地,他還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先驅者,中國歷史上的第一艘輪船,第一所兵工學堂,第一批赴美留學生,都是在他的主導下應運而生。

    人生經歷來講,政治仕途上,曾國藩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爵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軍事戰爭上,組建起湘軍,力挽狂瀾之中,攻滅太平天國;家庭教育上,至今還有一本《曾國藩家書》被出版成多種書籍;文學學術上,繼承桐城派之餘他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思想哲學上,他又對程朱理學有著很大的發揚;書法藝術上,他提出乾坤大源之說,堪稱為當世“大家”;所有種種綜合體的曾國藩,不愧是站立在了巔峰的人生大贏家。

    胡林翼(1812-1861)

    胡林翼,字貺生,號潤芝,出身於湖南益陽縣官宦家庭。

    1836年,胡林翼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1846年,在學生們的疇湊下,他捐納了一個貴州地方上的知府。

    太平天國運動時,胡林翼被派往湖北、湖南抗擊太平軍,曾國藩對其很是看重。

    湘軍將領中,胡林翼還是比較突出的,緊緊跟隨曾老大的腳步,積極打擊太平軍,拼命敲打捻軍,後來湘軍攻克安慶,曾國藩推胡林翼為首功,清廷加封其為太子太保銜。

    而安慶被攻克後,沒多久,胡林翼就因病在武昌去世。

    駱秉章(1793-1866)

    駱秉章,原名駱俊,字籲門,號儒齋,廣東花縣人,湘軍重要將領。

    駱秉章於1832年考中進士,被選庶吉士。1850年,他被任命為湖南巡撫。駱秉章對於曾國藩辦團練很是支援,又能任用左宗棠為幕僚。1861年,他被任命為四川總督。1862年,駱秉章在與石達開和談中使詐,將石達開俘虜,後押解至成都凌遲處死,清廷授他以太子太保銜。

    1866年,駱秉章病逝,清廷贈了他太子太傅頭銜。

    左宗棠(1812—1885)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

    左宗棠年少成名,當時的清廷知名官員賀長齡、陶澍、林則徐等人都對他頗為看重,但因科舉上的屢屢失利,他也只能是以非“正途”方式踏入官場。

    1852年,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左宗棠應邀入湖南巡撫幕府,期間他的表現極為出色,力挽於狂瀾,令得時人稱之為“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1860年,清廷的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攻破,左宗棠跟隨同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的時候,在湖南等地招募到五千多人,組建成為一支軍隊,稱之為“楚軍”。

    左宗棠本身就能征善戰,有了這支軍隊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與太平軍交戰中,少有敗績。之後,在對付捻軍,平定陝甘回亂,收復新疆過程中,這支軍隊又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令得對手們聞風喪膽。而與此同時,左宗棠的官位也是節節高升,成為清廷中極為重要的漢人官員。

    1884年,正值中法戰爭,左宗棠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正是在他的積極佈防下,清軍在鎮南關大敗法軍取得勝利。然而,只是一年後,左宗棠就在福州病故了,時年七十三歲。

    彭玉麟(1816年—1890年)

    彭玉麟,字雪琴,號退省庵主人,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府,湘軍水師建立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時人稱之為雪帥。

    彭玉麟所統領的湘軍水師,與太平軍的屢次交鋒,在湘潭之戰、嶽州之戰、湖口之戰、九江之戰、天京之戰中,都佔據著很大的優勢,等到天京城被攻克,彭玉麟因功被清廷封為一等輕車都尉世職,並賞加了太子少保銜。

    太平天國平定後,彭玉麟會同曾國藩制定了長江水師營制,奉清廷之命,每年巡閱沿江水師。中法戰爭期間,他又率水師駐紮在虎門,對於朝廷的議和,並不認同。

    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州湘江東岸,清廷賜封太子太保,諡號為“剛直”。

    曾國荃(1824—1890)

    曾國藩的兄弟中曾國荃,應該是能力最為出眾,成就最高的,他是湘軍的主要將領之一,因善於挖壕圍城,素有“曾鐵桶”之稱。

    1852年,曾國荃被錄取為貢生,之後,他跟隨著曾國藩籌建了湘軍。他所在的吉字營,是曾國藩的嫡系部隊。

    在與太平軍的屢次交戰中,曾國荃曾擊敗太平天國的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先後擊斃了對王洪春元、德王唐日榮。1864年攻陷太平天國京城天京,也是曾國荃的部隊,曾國荃也因功被封賞為太子少保銜,一等威毅伯。然而,在之後的對戰捻軍過程中,曾國荃卻是屢嘗敗仗,因此還被摘取頂戴。

    1875年,曾國荃再次復起,歷任了陝西巡撫、山西巡撫,陝甘總督兼兵部尚書銜、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等職務。直到1890年,曾國荃病逝在了任上,時年六十六歲。 

    沈葆楨(1820—1879)

    沈葆楨,原名沈振宗,字幼丹,福建侯官人,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知名大臣林則徐的女婿。

    1847年,沈葆楨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1856年,沈葆楨被任命為江西廣信知府。任職期間,在與太平軍的交戰中,顯露頭角。1861年,曾國藩請他赴安慶大營,委以重用。1867年,沈葆楨接替左宗棠開始處理船政。1874年,日本發動侵臺戰爭,清廷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前往處理,至此開始了他他在臺灣的近代化倡導之路。1875年,沈葆楨又被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負責督辦南洋水師。1879年,沈葆楨在江寧任上病逝,享年59歲。

    李鴻章(1823—1901)

    李鴻章,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出生於安徽合肥,除這“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名號外,他還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他的對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稱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從小聰慧好學,學問紮實,1840年,十七歲時就中了秀才,1846年初次會試落榜後,李鴻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拜入曾國藩門下,從此人生髮生極大的改變。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李鴻章回到老家,組織團練,這段經歷持續了五年,因父親去世“丁憂”而告終。1859年,李鴻章再次復起,成為了曾國藩幕府中的一員。

    1861年,太平軍進攻上海,上海守軍抵禦不住,上海地方官紳們只得向駐紮在安慶的湘軍老大時任兩江總督曾國藩求救。

    1862年,奉曾國藩之命,李鴻章,以湘軍制度練兩淮勇丁,在安慶開始組建“淮軍”(也稱“淮勇”)。

    淮軍成立初期約有六千五百人,軍中的主要將領大多來自於李鴻章早年辦的團練隊伍,兵員主要來自於安徽江淮一帶。

    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中,這支淮軍也是出了很大的力,他們與外國軍隊協作,輔助湘軍,給予太平軍全力打擊。之後,淮軍還與捻軍扛上了,在平定捻軍過程中非常耀眼。

    淮軍的節節勝利,給予李鴻章極大的政治資本,得以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集團。

    當內亂平定後,李鴻章積極投入到洋務運動中,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軍工企業中,他一人就創辦了三個,中國第一家民營輪船公司也是由他督辦創立,這算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了。

    然而,李鴻章為後人詬病的是,在外交上,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諸如《馬關條約》、《天津條約》、《中法新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等。

    1901年,在簽訂完《辛丑條約》後,李鴻章被診斷為胃血管破裂,之後病逝在北京,時年七十九歲。

  • 3 # 味蕾家常菜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胡林翼(公元1812年7月14日-公元1861年9月30日),字貺生,號潤芝,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重要首領,漢族,湖南益陽縣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進士。

    駱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駱俊,字籲門,號儒齋,廣東花縣人。[1] 晚清湘軍重要將領。駱秉章自少勤學,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選庶吉士,後被授為編修,遷移為江南道、四川道監察御史等職。因辦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雲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為湖南巡撫,入湘十載,位居封疆,治軍平亂,功績卓著。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首領。

    彭玉麟(1816年—1890年),字雪琴,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人稱雪帥。 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大清三傑,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中興四大名臣,湘軍水師建立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封一等輕車都尉。

    曾國荃(1824—1890年),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因善於挖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咸豐二年(1852)取優貢生;咸豐六年(1856),攻打太平軍“有功賞“偉勇巴圖魯”名號和一品頂戴。

    沈葆楨(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漢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時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則徐之婿。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膚色發黃適合卡其色嗎?下面幾種顏色那個適合黃皮?